透視台灣社會病灶,向複雜人性下刀—楊德昌電影中的社會預言與啟示

透視台灣社會病灶,向複雜人性下刀—楊德昌電影中的社會預言與啟示

楊德昌的《麻將》與《一一》都是著眼於台北的故事,當時美國夢移植在台北上空,台北仁愛圓環就像是點綴的金項鍊。在80年代台灣社會致富的亢奮空氣中,楊德昌以犀利視角掌握被壓抑的衝撞人性,拍出了台灣信仰「美國價值」「菁英特質」的複製再生,也預言了時代淘金熱後的集體空虛。 導演楊德昌。圖片/《藝術很有事-我和楊德昌的一天》影片截圖...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讓《人選之人》往後排播,反而影響公視的獨立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讓《人選之人》往後排播,反而影響公視的獨立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認為,公共電視要話語權,輿論會站在公視這邊。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 公視、大慕影藝共同出品的戲劇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於今年4月28日於Netflix上線。根據雙方之規劃,原先預定於平台上架半年後,由公視於10月28日接檔播出;首波宣傳也於8月28日啟動。...
公視監察人黃銘輝:公視的框架代表責任,確保中立客觀、獨立性、公共性。

公視監察人黃銘輝:公視的框架代表責任,確保中立客觀、獨立性、公共性。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公視監察人黃銘輝認為,現階段綜合利弊得失評估後,延播可阻絕後續星火燎原的可能性。 公視監察人黃銘輝 公視、大慕影藝共同出品的戲劇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於今年4月28日於Netflix上線。根據雙方之規劃,原先預定於平台上架半年後,由公視於10月28日接檔播出;首波宣傳也於8月28日啟動。...
公視董事劉昌德:可不可以勇敢一次,在不違法的狀況下不要延播?

公視董事劉昌德:可不可以勇敢一次,在不違法的狀況下不要延播?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公視董事劉昌德認為,除了打安全牌的選擇之外,希望能兼顧法律、觀眾權益與公視理念,展開公眾討論。 公視董事劉昌德。 公視、大慕影藝共同出品的戲劇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於今年4月28日於Netflix上線。根據雙方之規劃,原先預定於平台上架半年後,由公視於10月28日接檔播出;首波宣傳也於8月28日啟動。...
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錫輝:影音產品具影響力,建議《人選之人》延播

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錫輝:影音產品具影響力,建議《人選之人》延播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錫輝認為,若選擇延播,公視可脫離政治影響與被動替人宣傳的責任。 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錫輝。 公視、大慕影藝共同出品的戲劇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於今年4月28日於Netflix上線。根據雙方之規劃,原先預定於平台上架半年後,由公視於10月28日接檔播出;首波宣傳也於8月28日啟動。...
「打破你的,也是在塑造你!」足球隊長王湘惠,錯失世界盃門票重新站起

「打破你的,也是在塑造你!」足球隊長王湘惠,錯失世界盃門票重新站起

台灣女足近年兩度錯失「女足世界盃門票」,綽號八萬的台灣隊長王湘惠反思「不足」是一大原因,也反映出台灣女足訓練和整體發展碰到的困難。她也體認到這些挫敗、忍耐、謙讓的經驗,能夠鍛練內心的強大素質,成為下一次面對困難的力量。 王湘惠從八歲開始接觸足球,一路走來堅持保持奮戰意志。圖片提供∕王湘惠 我從不明白我的執著,但我總跟隨它,相信那就是「心的方向」。...
《人選之人—造浪者》公視如何播?公民提出「如期播」、「加警語」、「延後播」等意見激盪

《人選之人—造浪者》公視如何播?公民提出「如期播」、「加警語」、「延後播」等意見激盪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 《人選之人—造浪者》公視如何播?公視公眾意見交流會。 公視、大慕影藝共同出品的戲劇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於今年4月28日於Netflix上線。根據雙方之規劃,原先預定於平台上架半年後,由公視於10月28日接檔播出;首波宣傳也於8月28日啟動。...
遭狼師性侵不敢說!爸媽誤會孩子變壞,只想把他「打回正途」

遭狼師性侵不敢說!爸媽誤會孩子變壞,只想把他「打回正途」

大人要如何發現孩子受性侵狀況並能在第一時間處理?「關係民主化」是最關鍵的問題。不再以「偏差、叛逆」來詮釋孩子的行為,不要急著把他們當問題處理,而是中性地看到這是「孩子的想法行為與自己出現歧異」,詢問「怎麼了」、「還好嗎」、「為什麼」,這是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就持續進行、累積信任的歷程。...
想成為《絕世網紅》?三種現象與提問,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想成為《絕世網紅》?三種現象與提問,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數位世代的孩子們,想成為「網紅」、「直播主」的比例節節升高,只用「觀眾視角」羨慕網紅們的收入與生活,但在尚未有能力理解背後操作之前,這樣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卻已深受影響,進一步危害心靈成長與品格養成。我們不妨透過韓劇《絕世網紅》,帶家長用三種現象與提問和孩子共同討論,如何在網路社群的哈哈鏡中,辨認出真正的自己。 韓劇《絕世網紅》呈現網路社群時代追求爆紅的現狀 。劇照/NETFLIX...
重現葛飾北齋86歲巨作「須佐之男命厄神退治之圖」,考驗名畫修復師美感與倫理

重現葛飾北齋86歲巨作「須佐之男命厄神退治之圖」,考驗名畫修復師美感與倫理

身為台灣少見的「名畫修復師」,吳盈君從小就對充滿歷史的痕跡的文物感到好奇,還特別到西班牙學成修復博士,因此對紀錄片《重現名畫:葛飾北齋》中的修復專家,面臨還原色彩的難題特別有感,因為修復不只是一項科學技術工作,更是一種情感的投入,如何兼顧修復倫理與美學文化價值,考驗當代修復師的信念與功力。 重現葛飾北齋的失落名作「須佐之男命厄神退治之圖」。圖/紀錄片《重現名畫:葛飾北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