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公司用VIP待遇與免費賭金讓人上鉤,連青少年都難逃成癮漩渦

博弈公司用VIP待遇與免費賭金讓人上鉤,連青少年都難逃成癮漩渦

「賭博成癮」是可以治療的腦部疾病,各地已有「博弈門診」協助病友擺脫賭博的糾纏,「病態性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通常包含三個階段:「再接再厲乘勝追擊」、「扳回一成挽回頹勢」與「一敗塗地絕境求生」,紀錄片《一鍵成癮博彩陷阱》中呈現出博弈產業費盡心思在這三階段中誘使人不斷下注,連青少年都不放過。 博弈公司的廣告在法國隨處可見。圖/《一鍵成癮博彩陷阱》...
打罵與威脅利誘無法引發學習動力,以理服人啟發興趣更貼近教育本質

打罵與威脅利誘無法引發學習動力,以理服人啟發興趣更貼近教育本質

台灣社會中體罰與霸凌案頻傳,共學與自學家庭堅持「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那該怎麼教小孩?其實當大人放下打罵、威脅、利誘手段後,會形成與孩子平等的狀態,父母想要影響孩子,只能靠著誠懇的態度、有道理的說話內容,去啟發和感動孩子。藉由共學與自學等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同步教育了自己。 共學團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圖/《這樣我怎麼教小孩》...
請接住我們—那些渴求被信仰群體了解及接納的同志基督徒們

請接住我們—那些渴求被信仰群體了解及接納的同志基督徒們

同志基督徒張原境,生前是台灣教會公報社記者,在疫情期間,他的躁鬱症益發嚴重,於2021年6月選擇結束生命。張原境的好友、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現任駐堂傳道師陳家玉(小恩)點出,即使台灣已是亞洲同志能登記結婚的唯三國家之一,但同志基督徒的處境沒有太大轉變,同光教會粉專近期還收到「教會不需要支持同志,只要不恐同」的求助訊息。 張原境。圖/《上帝上帝,祢在哪?》 那是一個猝不及防的傍晚。我接到紀錄片導演謝淨亘的電話,說張原境已經離世⋯⋯縱使那陣子陪伴他的所有人都知道有機會迎來這天,但我們還是在各自的自責傷心遺憾中過了這些年。...
虐待病患的精神病院,竟是制度下的救命稻草?日本NHK深度調查瀧山醫院虐待事件

虐待病患的精神病院,竟是制度下的救命稻草?日本NHK深度調查瀧山醫院虐待事件

日本東京瀧山醫院(Takiyama Hospital)收容精神病、失智症或洗腎病患,該院傳出醫護人員虐待病患、不當處置的事件,NHK深度調查報導《出院比死亡更難:精神病院實錄》中,吹哨者提供瀧山醫護虐待病患的殘酷影像,但因為精神病患的社會觀感、照護壓力、申請醫療補助等結構性問題,仍有病患持續被送來住院。 日本瀧山醫院內部影像。圖/《出院比死亡更難—精神病院實錄》 這是一間沒有人權、病患遭受言語暴力,甚至被打到骨折,也不會有人救他的醫院;要離開這裡,往往只能透過死亡。 位於日本東京八王子市的瀧山醫院(Takiyama...
國寶電影看板繪師顏振發的作畫秘訣:粉筆、木尺、自信與十足膽量

國寶電影看板繪師顏振發的作畫秘訣:粉筆、木尺、自信與十足膽量

2024年4月,台北電影節頒發「卓越貢獻獎」給奉獻自身才華與台灣電影界超過半世紀的台南全美戲院手繪看板師傅顏振發。日本導演今關明好(Akiyoshi Imazeki)也特地來台拍攝顏振發的傳記電影《顔さんの仕事》(顏師傅的看板人生),紀錄他的作畫歷程。面對這門即將失傳的技藝,顏師傅如何堅持理想、持續發光? 顏振發正在繪製《灌籃高手》電影看板。圖/《顏師傅的看板人生》...
食農教育從生活五感開始,陳光鏡用「田野運動會」讓人感受農業力量與汗水

食農教育從生活五感開始,陳光鏡用「田野運動會」讓人感受農業力量與汗水

「食農教育」就是在建立人與自然的連結,用生活五感經驗的開啟與轉換,讓人們有更多機會接觸了解自然土地。堅持自然農法的陳光鏡從半導體業返鄉耕耘在地黃豆,還利用黃豆田收穫後的空白時間,設計「田野農村運動派對」,將田間的勞動工作姿態、合作協力融合進比賽項目,讓食農教育變得更好玩有趣。 參加食農教育的孩子們。圖片提供/田野勤學 很多人常問我:以我學物理同時還有半導體產業工作的背景,卻選擇投入自然農業的原因是什麼?...
兩個農夫的「種土」夢滅:有機堆肥與自然野放,難敵經濟現實與土地徵收

兩個農夫的「種土」夢滅:有機堆肥與自然野放,難敵經濟現實與土地徵收

工程師阿仁放棄竹科工作,打電腦的手改開貨車怪手,載運發臭的果皮垃圾追逐「種土」夢,他希望用有機堆肥從根基來改變台灣農業;同樣想讓土壤活起來的老農安和哥有機耕作數十年,他說農業是最高級的生活方式,果園內平均三到四成果實都跟昆蟲分享,因為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兩位農友因種土夢而相知相惜,分享彼此生命的春夏秋冬。 阿仁放棄百萬高薪,從工程師轉業成「種土」的農夫。圖/《種土》 「我只是不爽,不爽『土』出問題,農民賺不到錢,我有沒有能力,花一百年甚至以上的時間達成一個目標,讓60萬甲的農地它的有機值在5%,這是我的核心目標。」...
洪裕朗用「水田排球賽」推廣農業,田裡大小事都是「食農教育」

洪裕朗用「水田排球賽」推廣農業,田裡大小事都是「食農教育」

農夫洪裕朗對「食農教育」原本一無所知,後來才發現原來自己每天在做的農務都是食農教育的一環,他用友善環境的理念推廣農業旅遊、導覽與料理製作,更讓出一塊水田讓大家運動打泥灘排球,打出特色與名號,讓食農教育更深度結合五感體驗。 洪裕朗為學童導覽農園。圖片提供/于恩果園-彰化二林農產 我務農十多年,深刻覺得台灣農業需要「被知道」、「被認識」及「被認同」!而「食農教育」就是拉近農業與一般民眾最好的橋梁。...
「跑山獸」直言不喜歡山難搜救工作,最大的希望是不要有人再走失了

「跑山獸」直言不喜歡山難搜救工作,最大的希望是不要有人再走失了

來自捷克的「跑山獸」Petr原本是來台大攻讀博士,卻意外愛上台灣的山林,花了許多時間探索平溪、烏來、南投等台灣各地的高山,開始與妻子創業舉辦越野比賽。疫情期間,因朋友委託協尋山難者,開啟了搜救工作的契機。兩夫妻每天忙得不可開交,Petr也努力推廣山林安全知識。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要有人再失蹤了。 來自捷克的Petr,熱愛台灣的山林。圖/《誰來晚餐》 台灣是群山之島,許多人喜愛登山,而當山難事件發生時,搜救隊便成了失蹤者與家屬唯一的指望。在眾多搜救英雄中,...
最好的人生旅伴就是親子關係,要有「雙向互動」彼此支持才走得遠

最好的人生旅伴就是親子關係,要有「雙向互動」彼此支持才走得遠

孩子遇困難時需要父母的鼓勵,父母也需要孩子的支持與回饋,教導孩子的同時,也在學習解決問題和情感管理。這種親子間的雙向互動就像《朝聖之路:一路平安》的兩位長途旅伴,從陌生到熟悉,看過彼此最好與最壞的樣子,在互信基礎下勇於表達情感、支持對方,成為彼此成長的助力。 親子關係就像長途旅伴,需要情感支持與相互理解。圖/《朝聖之路:一路平安》 能和孩子相遇和相處,是難得的緣分。在孩子仍需要許多照顧和渴望父母陪伴的時光,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照顧與陪伴,其實不是單向而是雙向的。孩子給予父母的那些歡笑、暖心及動人時刻,讓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