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羅怡君 | 5 月 30, 2024 | 人物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 關於生命的故事
為什麼有些事你不會跟家人說,他們卻能一語擊中要害?為什麼面對家人也有人設面具,無法有話直說?共同生活了一輩子,卻會有「原來我們一點也不了解彼此」的感覺。韓劇《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的首集前三分鐘,主角恩熙(排行老二)上班途中接到母親來電,心情有點抗拒不想接,接起時立刻秒換語氣;即便如此,母親仍敏銳感受到不耐,抱怨沒有任何「對」的時機可以跟女兒講話。短短一通電話道盡天下母女間的矛盾情結,這部開頭即展現編劇的深厚觀察功力,也深刻描繪了關於長輩「卒婚」的心境,絕對是協助自己釐清原生家庭、人際關係與創造幸福重要關連的一部好劇。...
by 劉凱莉 | 5 月 29, 2024 | 了解我們的世界 , 人物 , 政治 , 關於生命的故事
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與已故南非屠圖大主教,兩位世界宗教領袖都在為自由、正義與人民自決奮鬥,經歷許多脅迫與苦難,也認定彼此是「心靈上的頑皮兄弟」,每次相聚都妙語如珠、如孩童般天真無邪。《喜悅:達賴拉嘛遇見屠圖主教》記錄他們的最後一次相遇,在充滿歡笑的對談中,向世人傳遞喜悅的源頭。 達賴喇嘛與屠圖主教認定彼此是「心靈上的頑皮兄弟」。圖/《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 這天,印度達蘭薩拉(Dharamsala)看似一切如常,但空氣中隱約感覺到些許的騷動。當飛機降落在以喜馬拉雅山為背景的機場,屠圖主教(Desmond Mpilo...
by 藍雨楨 | 5 月 28, 2024 | 世界那麼大 , 社會
「烹飪治療」如同藝術治療、園藝治療、遊戲治療等表達性治療法,在歐美是一門專業的心理諮商方法。烹飪過程包含問題解決、時間管理、溝通、團隊合作,能幫助人變得更穩定踏實並減低焦慮。澳洲名廚奧利佛就曾與弱勢社區民眾一起翻轉餐桌,讓烹飪成為自我培力的途徑,成功提升了自信與成就感。 圖/《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 結束疲憊的一天,你都怎麼療癒自己? 對許多人來說,烹飪或許是最接近魔法的過程,一個療癒身心的儀式。即便你獨自一人,只要手邊有簡單的廚具,就能為自己好好做一頓飯,享受料理的魔幻時光。...
by 飛鳥 | 5 月 27, 2024 | 棒球 , 運動
日本「夏季甲子園」是高三棒球選手最後一次代表學校的機會,又被稱為「最後的夏天」,很多職棒明星一輩子都沒拿過甲子園冠軍,《甲子園:夢想競技場》紀錄了大谷翔平、菊池雄星淚灑甲子園的青澀畫面,也紀錄橫濱隼人高中、岩手花卷東高校兩隊朝著甲子園奮戰、學習接受失敗的過程,未來遇到更艱難的考驗,都能以這段經歷勇敢面對。 大谷翔平高中時期曾淚灑甲子園,但隔天繼續練習,心理素質強大。...
by 公視數位內容部 | 5 月 24,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教育
你家孩子唱跳過「科目三」「我姓石」、甩過「蘿蔔刀」嗎?在小學、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中,孩子們找到樂趣或KUSO改編,蘊含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安親班老師郭宜達建議家長,欣賞孩子的創意與表現,同理孩子好奇、需要被看見的需求,從旁觀察,適時提供正確的觀念,可以拉近親子的距離。...
by 郭子老師 | 5 月 23,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台灣角落觀察 , 教育 , 社會
你聽過洗腦神曲缽缽雞嗎?你知道誰是馬桶人嗎?你玩過彩虹朋友逃離恐怖的遊戲嗎?α世代的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接觸各種數位產品,碎片化的學習已經成為日常,當孩子口中充滿次文化的流行用語,越是搞笑、充滿地獄梗的短影音越受到歡迎,家長要如何有效幫助孩子們,面對數位時代的誘惑和影響。 馬桶人短影音爆紅,成為孩子流行次文化。圖片來源/《Skibidi Toilet》- Season 1...
by 吳詠心 | 5 月 21, 2024 | 世界那麼大 , 人物 , 人物特寫 , 教育 , 社會 , 追劇學教養
曾經,我也是不敢一個人吃飯的人,害怕被別人覺得孤單沒朋友、被認為沒人陪。自從2015年我到日本留學開始,更深刻體會到,在日本要一個人吃飯,真的好難。然而,因著一次偶然一個人去迪士尼玩的經驗,讓我發現獨活的樂趣。一個人行動不是孤單、更不是不合群,學著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順位,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吃飯、好好旅行,找到屬於自己的日式獨活哲學。 獨旅迪士尼的時候,比起搭乘遊樂設施,更喜歡去找迪士尼角色拍照。圖/吳詠心提供...
by 漁夫 | 5 月 20, 2024 | 人物 , 棒球 , 運動 , 運動人物
台鋼雄鷹外野手陳文杰來⾃花蓮光復鄉,在中職選秀時獲中信兄弟球團選進職棒殿堂,在二軍表現出色獲得上一軍機會,關鍵時刻屢屢為球隊建功。但求好心切的的心態讓他遭遇幾波低潮,後來被新成立的球隊台鋼雄鷹網羅,雖然棒球路不斷出現轉折,他也努力從挫折中進步、反思再進化如何讓球技更上一層樓。 陳文杰的棒球路不斷出現轉折,他也努力學習調整面對。攝影/漁夫...
by 公視數位內容部 | 5 月 17,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教育
你是焦慮到不行的內捲媽,還是放生不管的躺平媽?到底哪一種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未來才是最好的?親子教養專家羅怡君分享,他是「策略躺平」路線,看重孩子的身體健康與自律習慣,留下自由發展的空白時間,讓孩子能充分探索興趣與嗜好,才能培養出獨特性與AI時代真正的競爭能力。 內捲媽媽焦慮怕孩子跟不上別人?媽媽到底在害怕什麼? 黎詩彥(主持人,以下簡稱黎):這幾年很流行一個網路用語叫做內捲,意思就是過度競爭。...
by 郭子老師 | 5 月 16,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教育
身為安親班老師,可以第一線接觸孩子們的流行用語、觀察同學彼此間的互動、感受時下最夯的次文化,像是蘿蔔刀、科目三,都很常在孩子間的對話出現。但也經常接到家長們的擔憂詢問,覺得似乎跟不上孩子們的思維,甚至被過於露骨的不雅用語所驚嚇。這時我都會先請父母放寬心,因為這是孩子融入團體生活的一種社會化過程,屬於正常的發展歷程,唯有先認同後教養、以欣賞取代擔憂,才有機會將好的價值觀種子,埋到孩子的心中。 孩子流行的次文化是一種融入團體生活的社會化過程。圖/示意圖...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