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配偶過世後還要扶養他的家人?法院依「同居事實」等要件斟酌扶養義務

配偶過世後還要扶養他的家人?法院依「同居事實」等要件斟酌扶養義務

配偶離世後,生存的一方除了調適情感失落,還必須處理法律責任與義務。正如《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2》喪偶的女性長輩,陷入與姻親相處與扶養公婆的困境。依法律見解,配偶死亡並不會使姻親關係自動消滅,法院會依「同居事實」、亡配偶父母是否有扶養需要、生存配偶的扶養能力及其他順位義務人等四項要件綜合判斷,而生存配偶仍為法定繼承人,這些原則構成喪偶後法律責任的核心。 圖/《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2》...
公民不服從對嗎?檢察官:法規並非不可動搖的真理

公民不服從對嗎?檢察官:法規並非不可動搖的真理

關愛之家楊婕妤用「以工代賑」方式,提供失聯移工工作機會,又可以邊照顧小孩,卻造成違法聘僱的違法事實;有民眾在大湖公園划船被開罰,主張「公民不服從」拒繳罰款。如果為了達成公理正義的目標、進行非暴力的違法行為,會有哪些權衡的標準? 關愛之家的孩子。圖/公視主題之夜SHOW 如果是為了達成公理正義的目標,可以因此犯法嗎?...
為什麼要幫壞人辯護?當律師,不是為「壞人」辯護,而是為「做了一件壞事的人」辯護。

為什麼要幫壞人辯護?當律師,不是為「壞人」辯護,而是為「做了一件壞事的人」辯護。

承辦重大刑事案件相當不輕鬆,律師絕對無法「把黑的說成白的」,沒有要把大家眼中的惡魔粉飾成天使,僅是盡所能挖掘出被告人性的一面,避免已存在的傷口更加惡化、試著修復各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傷疤。 「律師您好。」這位被引領進看守所接見室的男子見到我就客氣地向我問候,我則偷偷打量著眼前這位當事人,邊和腦海中原先預設想像中的形象做比對。...
「半夜空檔不支薪,凌晨四點叫你回來值班」:矯正機關的過勞班制,需要法務部的改革決心

「半夜空檔不支薪,凌晨四點叫你回來值班」:矯正機關的過勞班制,需要法務部的改革決心

過勞班制一直是監獄、看守所、少年觀護所及強制工作場所留不住人的主因之一,法務部長邀約獄政工會與基層討論改革方向,但各機關的人力運用與排班思維仍難跳出舊窠臼。 獄工理監事開會速寫,右一為林文蔚。(繪圖/林文蔚) 我從1999年開始擔任獄政人員,也是台灣獄政工作權益促進會常務監事。2022年我參加《公視主題之夜SHOW》的錄影,在節目中分享獄政工作的心得。...
有關死刑存廢,為什麼不應該先討論「正義感」?

有關死刑存廢,為什麼不應該先討論「正義感」?

當學生只知道殘酷的殺人事件時,多數人會毫不猶豫選擇「應該判死刑且不同情犯案者」,但經過逐步揭露犯案者的身世背景、社會情境、犯後態度、討論和反思之後,學生會有完全不同的思考。遺憾的是,媒體和社群平台,並沒有高中生課程那麼多的時間和耐性。 示意照片 有關公平正義的事,社會科教師的習慣是先從讓青少年練習區別立場和理由開始,然後,透過閱讀資料訓練其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在課堂中撐出一個寬闊的言論空間,讓各種議題都有理性討論的機會。至於,「正義感」這樣難以定義、且非常主觀的非認知能力,有時候甚至是妨礙理性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