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方嵐萱 | 5 月 14, 2024 | 世界那麼大, 社會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是備受尊崇的兒童權倡議者和精神分析師,她的著作《幸福童年的秘密》、《都是為你好》、《你不該知道》為無數兒童發聲。然而她的兒子馬丁·米勒自述父親從小就對他施暴,母親從未保護過他,當馬丁質問她時,愛麗絲·米勒總將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如今已成為心理治療師的馬丁,至今仍深受童年創傷所苦,決心尋找父母經歷過的戰爭與政治迫害真相,以理解他們表裡不一的行為。 愛麗絲·米勒是舉世聞名的兒童權倡議者。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愛麗絲·米勒(Alice...
by 唐墨 | 3 月 5, 2024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作家李昂小說《殺夫》雛型的「周春蘭殺夫案」、台灣「鄧如雯殺夫案」、「季姓婦人殺夫案」等悲劇的發生,共通點皆來自長期在傳統父權觀念暴力下,隱忍偷生的女性,即使在家暴法與保護令實施近20年的台灣社會,仍有「法不入家門」「以夫為天」的傳統陋見,成為婚內暴力難解之結。 圖片提供/疑案辦 1945年3月,「周春蘭殺夫案」轟動上海。...
by 陳珊珊 | 12 月 11,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韓國有一位獨力撫養兒子的單親媽媽,發現孩子偷錢又說謊。她報名電視節目想管教小孩,但製作單位卻發現這位母親有虐待孩子的傾向。積極溝通後,母親向警方自我檢舉,接受心理諮商,孩子也入住兒童保護機關。製作單位拍下一年來的過程。導演賓貞炫表示,兒童虐待是跟你我息息相關的議題,並非肢體暴力才是家暴,情緒語言暴力或放任不管,都有可能被評估為施虐。 示意照...
by Pei | 10 月 13,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孩子教我們的事, 教育
家長對兒童施虐的行為不只是「因」,也可能是家長生命中承擔多年的苦「果」。童年遭遇身心創傷、在壓力情境長大的成人,有可能呈現攻擊、逃避或失聯無互動等行為,需要自我覺察並求助社會資源,才能打破內外在的心理孤立。 多數兒少保護案件中,施虐者是孩子親近的父母或照顧者。圖/《成為更好的家人》...
by 陳至玟 | 10 月 11,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一名韓國單親媽媽報名參加電視節目求助,因為她無法克制自己虐待兒子,多年的毆打和言語怒罵已造成他孩子身心受創,孩子看到母親的一點小動作就會畏縮,在手機中寫下心聲,把媽媽形容成「假扮成母親的惡魔」。 男童長時間遭身心虐待,經診斷發現額葉功能已受損。圖/《成為更好的家人》 2021年1月8日,韓國民法修正案通過:「廢止親權擁有者的懲戒權」。全球目前已有65個國家在一切場域、包含家庭中,禁止父母體罰。(註) 當政府在法規上明定「不得對子女施以身心暴力行為」,無法改變自身行為的大人和無助的孩子,是否才有對外尋求協助的管道?...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