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兒童權倡議者愛麗絲·米勒,被兒子揭露長期旁觀丈夫施暴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是備受尊崇的兒童權倡議者和精神分析師,她的著作《幸福童年的秘密》、《都是為你好》、《你不該知道》為無數兒童發聲。然而她的兒子馬丁·米勒自述父親從小就對他施暴,母親從未保護過他,當馬丁質問她時,愛麗絲·米勒總將過錯推到別人身上。如今已成為心理治療師的馬丁,至今仍深受童年創傷所苦,決心尋找父母經歷過的戰爭與政治迫害真相,以理解他們表裡不一的行為。

愛麗絲·米勒是舉世聞名的兒童權倡議者。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愛麗絲·米勒是舉世聞名的兒童權倡議者。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1923-2010)是一位備受尊崇的兒童權倡議者和精神分析師,曾被世人視為光明的象徵,卻在幕後默默地承受著自己的暗影。她的兒子馬丁·米勒(Martin Miller)以及其他一些家庭成員,逐漸揭開了愛麗絲背後的真相,發現了一個表裡不一的控制狂,以及一個受過戰爭創傷影響深遠的母親。《誰怕愛麗絲·米勒?(Who’s afraid of Alice Miller?)》深入探討愛麗絲·米勒和她兒子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他們背後所隱藏的心靈掙扎。

曾寫信懇求教宗對抗兒童暴力,卻被揭露是控制狂

愛麗絲·米勒是一位備受推崇的兒童權倡議者,她的著作如《幸福童年的秘密》、《都是為你好》、《你不該知道》影響了許多人,為無數兒童發聲。然而,她的兒子馬丁揭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愛麗絲,一個表裡不一的控制狂。愛麗絲的光明形象在家庭中逐漸崩塌,她的控制慾望不僅體現在對兒子的冷漠中,還在對他人的生活中。即使在面對外界時,她也努力維持著一個完美的形象,但內心的暗影卻無法掩飾。

1987年夏天,康內莉亞卡吉斯製作了瑞士境內第一個「以兒童受虐和性暴力問題」的專題報導《終結沈默》,其中主要受訪者便是知名兒童人權倡議者愛麗絲米勒。卻也因為這次採訪,讓她發現愛麗絲米勒的本性其實是個控制狂,不僅全程主導採訪的每個細節,甚至還企圖打探她的私人行程。

安德烈·米勒是社會學教授,在瑞士高等教育政策扮演著要角色,出生於華沙天主教家庭,和愛麗絲·米勒同樣在二戰期間遭遇迫害並逃出;兩人婚後於1946年移民瑞士。馬丁自述父親從小就對他施暴,「她就看著父親打我,他每天打我,從我還很小就開始打我……後來她寫了信給教宗,懇求教宗對抗加諸於兒童的暴力,她成了全世界知名捍衛受虐兒童的倡議者……。」馬丁長大後為此多次質問母親,為何從未保護過他,卻又以兒童人權倡議者的姿態假裝成偉大又出名的愛麗絲·米勒?而他的父親也是如此。

母親的回覆是:「因為我有個壞母親。你為何這樣攻擊我?跟你爸一樣。」她將過錯推到自己母親與自己兒子身上,同時抱怨是他糾結於過去童年經驗,放棄讓自己更成熟的機會,甚至認為兒子變得和自己討厭的父親一樣,不斷折磨她。然而最讓馬丁傷心的是母親甚至將他比喻成希特勒。她指控兒子一直不斷地重述幼時遭遇,才會導致無法跨越自己虛妄的認知,就跟希特勒發動大屠殺的理由一樣。這個說法,造成馬丁長久無法克服心理障礙,因為他「缺乏來自母親的理解」。

馬丁·米勒深受兒時創傷所苦。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馬丁·米勒深受兒時創傷所苦。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幼時為逃避納粹隱姓埋名,導致習慣性說謊表裡不一性格

馬丁決心尋找他父母過去的真相,以理解他們表裡不一的行為。他的旅程帶他回到了波蘭,深入探討了家族的歷史和戰爭的創傷。通過與親人和目擊者的交流,馬丁逐漸了解到父母的過去是如何塑造了他們的行為。

愛麗絲·米勒的表妹伊倫卡·陶瑞克,一個熟知馬丁與愛麗絲米勒故事的見證者。從她口中,馬丁得知一個驚人事實:原來自己出生後,立即被送到伊倫卡·陶瑞克的住處,住了六個月之久,理由是母親必須撰寫博士論文無暇分身。他認為這是母親的託辭,是謊言。

伊倫卡·陶瑞克則認為,愛麗絲習慣性說謊是從小成長歷程所致,例如二戰期間她以假名離開猶太區,從此以往,每分鐘都要說謊才能活下來。

愛麗絲·米勒的表妹伊倫卡·陶瑞克。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愛麗絲·米勒的表妹伊倫卡·陶瑞克。圖/《誰怕愛麗絲·米勒?》

心理學大師無法治癒自己,母子都背負跨世代創傷

愛麗絲·米勒在一封給馬丁的信中寫道,二戰的經歷吞噬了夫妻兩人的無意識,而馬丁則是被她無意識所傷害的孩子,更可怕的是她其實對自己丈夫的施暴無能為力。心理治療師安雅多茲烏克同時也是馬丁阿姨的好友,認為愛麗絲·米勒和馬丁都是「跨世代創傷者」,縱使愛麗絲具有心理學治療的背景,卻還是無法順利地治療自己,於是她發展出兩種方式,一種是陽光、正向充滿積極性意義的做法幫助世界。另一種則是毀滅性的,很不巧馬丁處在其中。

另一封信,愛麗絲米勒提到自己住在擁有三層厚牆的堡壘之中,第一層是保護她遠離父母的干擾。第二層是躲避戰爭和迫害。第三層則是躲避安德烈·米勒。而她所害怕的丈夫似乎烙印在馬丁身上。因此隔絕了愛麗絲·米勒與馬丁·米勒的母子連結。

在愛麗絲·米勒和她兒子馬丁之間複雜的關係中,我們看到了戰爭創傷跨越世代的傷害。愛麗絲的光明形象與她內心的控制狂之間的對立,凸顯了戰爭對個人心靈的深遠影響。馬丁的童年陰影成為他成年後的心理糾結,他追尋真相的旅程帶他走向了對過去的反思與理解。

愛麗絲和馬丁都是「跨世代創傷者」,他們雖然有不同的方式應對這種創傷,但最終仍然受到其影響。人類必須謹記戰爭不僅是當下的人、事、物的破壞,心靈的影響更為深遠影響。受傷的靈魂只有通過理解、接納,配合政府、社會進行各種轉型正義的工作,經歷戰爭的跨世代創傷者才能走向真正的療癒與和解。

《公視主題之夜SHOW》連線馬丁·米勒。

【延伸推薦】

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愛麗絲·米勒為兒童創傷心理學家,但她的兒子卻飽受母親帶來的創傷。戰爭與政治暴力如何影響受難者後代?

文章|受盡納粹極權折磨的母親,對女兒刻薄殘酷竟是因為病態的愛

文章|《幽暗小徑的鬼》如實轉化白色恐怖歷史,在國家暴力下沒有人是自由的

作者:方嵐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5.14

從主流媒體出逃,但仍然在字海裡浮沈,書寫他人的故事與經營各類專題報導。喜歡和人聊天,喜歡聽故事,更愛把聽到的故事寫成故事。現在還喜歡起捻花惹草,期待有生之年寫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