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救世主》拍出4.5億美金天價,卻也揭開藝術市場的金錢遊戲

畫作《救世主》拍出4.5億美金天價,卻也揭開藝術市場的金錢遊戲

男版《蒙娜麗莎的微笑》、號稱達文西真跡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被畫商在拍賣會看上時只不到1200美金,經過古畫修復師、藝術史鑑定專家與英國國家美術館陸續背書後,價值水漲船高,在藝術拍賣商佳士得行銷推波助瀾下,最後以4.5億天價售出。但後續傳出羅浮宮婉拒展出、畫作消失無蹤等爭議,這場金錢遊戲的真相至今無法落槌。 以天價4.5億美金售出的《救世主》。圖/《消失的達文西》 當一幅售價1175美金、原本在美國紐奧良拍賣會乏人問津的畫作《救世主》(Salvator...
我的孩子在學校偷錢?強調誠實的好處,陪他學習承擔責任

我的孩子在學校偷錢?強調誠實的好處,陪他學習承擔責任

當學校有人東西被偷,親師生該怎麼處理?電影《失控教室》提醒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信任與懷疑之間的平衡很微妙,家長除了擔心孩子受到挫折、也擔心孩子不誠實,也需要為孩子創造信任與支持的空間環境,用理解取代指控,引導孩子面對問題,並從中學習與成長。 卡拉老師想找出一連串偷竊事件的真相。圖/《失控教室》 如果班上有人的錢被偷了,身為班上老師,要怎麼辦?若是孩子可能涉及偷竊事件,身為家長,又可以怎麼做呢? 校園發生偷竊事件,急著找小偷恐弄巧成拙 電影《失控教室》(德語:Das...
金牌總教練曾豪駒:不把選手變成教練的樣子,而是幫選手展現最好的自己

金牌總教練曾豪駒:不把選手變成教練的樣子,而是幫選手展現最好的自己

率領國家隊在2024年世界12強棒球賽帶回歷史性的一面金牌,總教練曾豪駒的帶兵哲學一夕之間受到關注,這位賽前列隊對每一位球員手比著愛心的教頭,究竟是用什麼樣的魔法,讓臺灣棒球攀上過往無法觸及的世界之巔?或許「將心比心」就是他的答案。 曾豪駒擔任總教練資歷5年,就締造臺灣棒球的空前成就。圖片提供/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我與躁鬱症共存二十年:學習接受自己的病,沒有光鮮亮麗也能綻放生命的美

我與躁鬱症共存二十年:學習接受自己的病,沒有光鮮亮麗也能綻放生命的美

斐喬罹患雙極性情感障礙,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從19歲發病到現在,她學習接受與病症共存,不排斥自己的狀態、順心而行;斐喬認為,因為生病讓她更能體會他人患病的辛苦,因此創立社團鼓勵病友相互理解,並不是生病就一無是處,每個人的存在都有意義,走下去就能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斐喬仍在學習接受與躁鬱症共存。圖/《極樂世界》...
鍾宇政奪巴塞隆納奧運銀牌後,走過投球失憶症選擇深耕大學棒球

鍾宇政奪巴塞隆納奧運銀牌後,走過投球失憶症選擇深耕大學棒球

昔日王牌投手、現任嘉義大學棒球隊教練鍾宇政,18歲時就成為國家代表隊拿到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銀牌,但回國後受盛名之累、罹患「投球失憶症」,每天起床眼睛睜開就很怕面對球場。在前輩建議下,他考取國立體大研究所往學術界發展,在嘉義大學耕耘在地棒球,投手倪福德與官大元等人都是得意門生,20多年來的棒球人生,都以教育任務為優先。 鍾宇政帶隊到日本比賽。圖片提供/鍾宇政...
示弱不可恥!「博愛座」改「優先座」有需要可大方說

示弱不可恥!「博愛座」改「優先座」有需要可大方說

「博愛座」的英文為「priority seat」,起源於北歐國家的「優先席」,認為行動不便人士與年長者都享有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權利,因此在大眾運輸上設置「優先席」,保護各式族群的乘坐權益。這項立意良善的制度移植到台灣後,卻漸成為非讓座不可的社會壓力,《少年願望事務所》主持人鄧惠文點出,很多長輩不喜歡用示弱的方式來獲得讓座,她建議長輩要調整心態,有需要就開口說出來好好溝通。 示弱不可恥!「博愛座」改「優先座」有需要可大方說...
博弈公司用VIP待遇與免費賭金讓人上鉤,連青少年都難逃成癮漩渦

博弈公司用VIP待遇與免費賭金讓人上鉤,連青少年都難逃成癮漩渦

「賭博成癮」是可以治療的腦部疾病,各地已有「博弈門診」協助病友擺脫賭博的糾纏,「病態性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通常包含三個階段:「再接再厲乘勝追擊」、「扳回一成挽回頹勢」與「一敗塗地絕境求生」,紀錄片《一鍵成癮博彩陷阱》中呈現出博弈產業費盡心思在這三階段中誘使人不斷下注,連青少年都不放過。 博弈公司的廣告在法國隨處可見。圖/《一鍵成癮博彩陷阱》...
打罵與威脅利誘無法引發學習動力,以理服人啟發興趣更貼近教育本質

打罵與威脅利誘無法引發學習動力,以理服人啟發興趣更貼近教育本質

台灣社會中體罰與霸凌案頻傳,共學與自學家庭堅持「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那該怎麼教小孩?其實當大人放下打罵、威脅、利誘手段後,會形成與孩子平等的狀態,父母想要影響孩子,只能靠著誠懇的態度、有道理的說話內容,去啟發和感動孩子。藉由共學與自學等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同步教育了自己。 共學團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圖/《這樣我怎麼教小孩》...
請接住我們—那些渴求被信仰群體了解及接納的同志基督徒們

請接住我們—那些渴求被信仰群體了解及接納的同志基督徒們

同志基督徒張原境,生前是台灣教會公報社記者,在疫情期間,他的躁鬱症益發嚴重,於2021年6月選擇結束生命。張原境的好友、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現任駐堂傳道師陳家玉(小恩)點出,即使台灣已是亞洲同志能登記結婚的唯三國家之一,但同志基督徒的處境沒有太大轉變,同光教會粉專近期還收到「教會不需要支持同志,只要不恐同」的求助訊息。 張原境。圖/《上帝上帝,祢在哪?》 那是一個猝不及防的傍晚。我接到紀錄片導演謝淨亘的電話,說張原境已經離世⋯⋯縱使那陣子陪伴他的所有人都知道有機會迎來這天,但我們還是在各自的自責傷心遺憾中過了這些年。...
虐待病患的精神病院,竟是制度下的救命稻草?日本NHK深度調查瀧山醫院虐待事件

虐待病患的精神病院,竟是制度下的救命稻草?日本NHK深度調查瀧山醫院虐待事件

日本東京瀧山醫院(Takiyama Hospital)收容精神病、失智症或洗腎病患,該院傳出醫護人員虐待病患、不當處置的事件,NHK深度調查報導《出院比死亡更難:精神病院實錄》中,吹哨者提供瀧山醫護虐待病患的殘酷影像,但因為精神病患的社會觀感、照護壓力、申請醫療補助等結構性問題,仍有病患持續被送來住院。 日本瀧山醫院內部影像。圖/《出院比死亡更難—精神病院實錄》 這是一間沒有人權、病患遭受言語暴力,甚至被打到骨折,也不會有人救他的醫院;要離開這裡,往往只能透過死亡。 位於日本東京八王子市的瀧山醫院(Taki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