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用語入侵」:詞彙的使用是一種現象跟結果,而非問題的根源。

文化之間的影響是正常現象,為何我們對「受中國影響」特別焦慮呢?有問題的不是「視頻」這種詞彙本身,而是背後可能意味著的文化現象:中國文化、政治認同、思維模式,已全面佔據主導位置。

前陣子處理公司的事情,隨口與妻說起我正要和人簽「合同」。妻皺眉,說什麼是合同?合約就合約,合同是中國用語。當時聽到一時沒反應過來,合同這個詞我從讀書的時候就在用,難不成不知不覺間也受到中國「視頻」的影響了嗎?仔細一想,「合同」這個詞也不那麼現代,大概我當年不知道在哪本古書上看到,用起來順,就這樣用到今天。

查查資料,最少元帝國時期的文獻就出現以「合同」表示「契約」的說法了,明清小說裡更有些例子,若真要說是「中國用語」,好像也不算錯。而我不禁想:許多人擔心年輕人慣於使用中國用語,甚至習焉不察,失去判斷何者是中國用語的能力,這些擔憂背後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畢竟從語言上,我們很難指出現代白話文跟過去的文言文之間不存在任何關係,儘管這個關係未必是單純的「傳承」,但很多詞彙顯然是古代就一直有的,而我們今天依然在使用。我不希望直接將古今共同存在某些詞彙,當作二者之間有著延續關係的證據,畢竟這中間的過程是否連續,其實有待被進一步證明。

一個詞彙可能曾存在於過去某個時空,但後來失落了,人們不再於生活上繼續使用。但經由文獻保存,後世再因著種種原因(諸如經典地位變動等),這些詞彙又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這是可能的。而如這般「並非一路被使用」的詞彙,是否仍可視為一種語言的「傳承」呢?這意味著即使找到了根源,也不能證明詞語中間的連續關係,今人用古語,不一定是「代代相傳」而來的。

特別說明這一點,只是希望避免另一個論述產生:

有人認為刻意避開中國用語很無聊,因為我們的語言「來自中國」,或者說我們根本就是使用同一種語言。這些論述與預設白話文來自文言文一樣,是沒有弄清楚語言之間的關係,且透過某些文化想像所建構出來的結果。語言之間的影響未必就是傳承,但這些論述畢竟會影響「中國用語入侵」的討論,是以我想先在前面梳理一下。

切入正題。顯然,現代人擔心的「中國用語入侵」現象,指的應是在網路時代之後,中國的影音文字等,以各種方式滲入我們的生活。這種滲入是防不勝防的,以至於有人擔憂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下一代會默默被「文化統戰」。

這裡一樣可以提問:

當前台灣的語言中,許多詞彙確實也是「外來語」,那麼這些是否也會構成一樣的威脅呢?台灣的語言組成其實頗為複雜,除了前述提到的古代中國的文言系統,還包含了中國各地的方言,當然也免不了日本與歐美各國之影響,更不用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新興網路用語,有些時候根本很難考證其源頭。然而,在如此多元的影響中,為何獨獨「中國用語」會引起這麼大的焦慮呢?要論影響的話,(當今的)中國文化真的有比美、日、韓要來得強烈或無孔不入嗎?

或者,我們可以試著去問:

文化之間的影響本就是正常的現象,為何我們對「受中國影響」感到特別的焦慮呢?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了。

中國政權的存在對台灣本就是威脅,比之任何一個文化體,中國帶來的威脅是最大也最具體的。從那些我們老早就被告知,始終對著台灣各處的飛彈,一直到處處滲透進來的認知作戰,有形無形,這些威脅連帶著讓我們對「中國用語」非常感冒,更將之描述為一種文化入侵。(類似的情節如部分人對簡體字被廣泛使用特別感冒、焦慮)

然而,真正的問題一直都不是幾個詞而已。事實上,年輕人不會因為分不清楚馬鈴薯跟土豆、番茄跟西紅柿,因而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會因為老是把影片講成視頻,音檔說成音頻,因此就被政治洗腦。甚至幾年前許多流行語,在還沒那麼敏感的年代,許多台灣人也用得很順,更不會去思索其源頭是否來自中國。

我這麼說並不是要說語言的使用不重要,相反的,我認為語言、詞彙的使用,關乎一個文化的認知、認同與種種價值觀。但這些認知與價值,並不是透過對幾個詞彙的正本清源,就能被塑造或重構的。多數時候,正因詞彙與背後的價值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更傾向於將詞彙的使用當作是一種現象,一種結果,而非問題的根源。

我們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這些詞彙背後是否牽動著一些錯誤的認知。譬若過去習慣稱「大陸」,但現在許多人自覺的去稱「中國」,這個改動背後反映的是「台灣與中國不是一個整體,是以大陸並不必然指中國大陸」這樣的思想。又如過去教育中學到的「日據」被改為「日治」,也是希望表明台灣的主體性,以及中國不必然合理管理這塊土地的概念。

詞彙代換並不是最重要的,思想的釐清才是。關於中國用語入侵,我想更根本的問題也在這。我目前是看不出「土豆」、「西紅柿」有什麼巨大威脅,但如果台灣人在買菜時,不再使用馬鈴薯和番茄等詞彙,我想這會是一個重要的警訊。有問題的不是詞彙本身,而是背後可能意味著的文化現象:中國文化、政治認同、思維模式,已全面佔據主導位置。

是以,我想真正重要的永遠不是「嚴格區分中國與台灣用語」,而是在教育中加入更多關於語言與文化現象的思考。沒有任何詞彙是「不應該」被使用的,但如果能進一步分析其背後的來龍去脈,去探討文化之間的關聯,反覆思索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化價值如何確立、主體性如何確立,這樣的教育也才能讓我們心裡踏實,能更平常心去看待中國用語問題。

焦慮的解除,在於更謹慎而坦然的面對威脅之存在。無論是武力或是文化上,我們都應該意識到中國的政權確實蠢動,唯有真正建立屬於我們的文化認同,才能夠在各個層面上站穩腳步,才能好好談談未來。

【延伸推薦】
文章|擔憂中國用語正在「入侵」臺灣?讓臺灣流行文化再次崛起,才是治本之道。(黃震南)
文章|「在臺灣可以講中國用語嗎?」「當然可以!」(何萬順)
紀錄片|《不可不知的中國》系列:《新疆再教育營》《黃雀行動》《餐桌上的紅金帝國》


作者:陳茻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3.29

沒有教師證的國文教師,後來創辦與點堂,提供一個邊上課邊吃喝的舒服地方。著有《地表最強國文課本第一冊:翻牆出走自學期》、《地表最強國文課本 第二冊:不如歸去休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