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緒被壓抑到只能厭食?從電影《餓之必要》反思孩子的自主掌控感

在課堂中,當一位營養學老師,用誠懇的眼神、穩定的話速、信仰般堅信不移地對你說:「要有意識地吃東西啊!(Conscious eating!)」帶著各種家庭故事來到課堂的學生,他們分別會怎麼做呢?這是2023年底在台灣上映的電影《餓之必要》(Club Zero),劇情到後頭,會有些意想不到的驚人發展,從英文影名《Club Zero》直翻「零卡俱樂部」或許可以看出端倪,而電影中反覆出現的「吃東西」畫面,則讓我聯想到「飲食疾患」。

《餓之必要》電影劇照。圖/東昊影業
《餓之必要》電影劇照。圖/東昊影業

「To eat or not to eat, that is the question.」面對眼前的食物,究竟要吃或是不吃,對一些人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問題。買食物之前會觀察熱量、吞下去之後會感到有點後悔,很多人聽過一個詞「厭食症」,直接翻譯似乎是討厭吃東西(與其帶來的影響)。然而,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在精神醫學中是一個正式的診斷名稱,被分類在飲食疾患下,它的表現、診斷與治療方式比「厭食」兩字更為複雜。

厭食症患者「覺得自己胖」,堅信不吃東西才能維持身材

聽到「厭食」,第一個常想到的是又瘦、又不太吃東西的人。因為需要維持體態,某些特定職業會有「控制飲食」的表現,像是影視偶像、模特兒、運動員等;青春期的男女會想要愛美、給人好形象,因而想控制體重,進而想控制飲食量,這些可能都還不算是「厭食」。

厭食表現中常出現、幾乎是堅信不移的信念,是「覺得自己胖」。在一些人的想法中,吃東西幾乎等於體重上升,不吃東西才可以保有身材。就算BMI(身體質量指數)算起來已經很低、體重明顯較他人是輕的,仍然「覺得自己胖」;因為「覺得自己胖」,所以要限制飲食;因為「覺得自己胖」,所以要透過過度運動、催吐、瀉藥等方式來減輕體重;就算已經瘦到出現生理疾病症狀(營養不良、月經不規則、電解質失衡等),仍然「覺得自己胖」而不在意這些狀況。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的人患有厭食症,大部分為13-25歲的青少女,大概在國高中生階段到成年初期當中。比較特別的是,較多來自相對小康富裕的家庭。厭食症的處理,除了診間的治療討論之外,若是嚴重到影響生命徵象,是可能需要全日住院做治療處理的。

厭食表現中常出現、幾乎是堅信不移的信念,是「覺得自己胖」。圖/示意圖
厭食表現中常出現、幾乎是堅信不移的信念,是「覺得自己胖」。圖/示意圖

厭食者「吃與不吃」與「自主掌控感」有密切關聯

光是吃與不吃,就會讓個案、家人與臨床醫療團隊奮鬥許久,若是強迫「給我吞下去就是了」,換來的往往是各種牙關緊閉、催吐、過度運動等回應。這些劍拔駑張的強烈畫面在一些家庭中會出現,然而,無論是親子互動、或是醫療團隊治療,底下更為隱微的情緒與感受,是無法不去面對與處理的。

那樣的情緒與感受是「自主掌控感」,這是一種期待自己能夠掌控,而非外在由他人的想法與行為所掌控的感覺。然而,當孩子們想要自我控制又有無力感時,有時心中會有這樣的對話出現:

我做這件事會被爸爸罵、我做那件事會被媽媽限制;

我想去哪裡不能去、我想要交什麼朋友也不行;

有時,爸爸和媽媽講的又不一樣,我做爸爸說的、會被媽媽罵,我做媽媽說的、會被爸爸說正在討好媽媽⋯⋯。

有時候,我希望可以讓媽媽讚美我,但是我做什麼都不對,那我能做什麼?

我也希望爸爸能多關心我,但是,我若是不生病,爸爸是不是就不會看到我、不會關心我?

厭食症個案的表現中,有時會看到要求較高的家人存在,在家人越嚴格的教育中,個案的自主性越少。當什麼都不能自我掌控的時候,或許控制「要不要吃東西」,反而成為一個可以「靠自己決定」的主題!這不是倚靠「思考」而來的想法,更常見的是,這些想法甚至連個案自己都不知道。

從這角度往下想:我「靠自己」來掌控自己的飲食,我「靠自己」來決定不吃東西,這是「我」的自主權。當我做到了,我給自己滿滿的正面感與成就感,這似乎都比餓肚子來的更讓人振奮精神!如此以往,這樣的信念繼續加深,飲食控制更為嚴格,就可能成為旁人看到的「厭食」表現。

很多時候,厭食不是討論吃或不吃,厭食表現是能否能自主掌控的展現!

厭食不是討論吃或不吃,厭食表現是能否能自主掌控的展現。圖/示意圖
厭食不是討論吃或不吃,厭食表現是能否能自主掌控的展現。圖/示意圖

自主掌控情緒而非壓抑,不評價好壞的親子互動需要多練習

所謂自主掌控,或許能從情緒表達開始,觀察個案能不能較為自在地顯露出情緒,而家人是不是能接住個案發洩出來的負面情緒與能量,會是可行的練習方向。陪伴個案與他顯露出來的情緒,不直接評價好或不好,如此一來,情緒能更自然地表現,對於情緒的自我掌握感,而不是被壓抑的感覺,也將隨這樣的經驗而增為增強。

若是有機會到診間作評估,除了可行的藥物治療之外,醫療專業人員也可能會以「認知行為治療」作為討論主題,包含一步步設定目標體重與飲食計畫、討論對於身材和體重的想法,與其中需要修正的可行調整方向。同樣地,如文中所討論,醫療專業人員也將試圖澄清家庭/親子的互動關係,觀察是否可能有更適合的互動方式。

《餓之必要》電影劇照。圖/東昊影業
《餓之必要》電影劇照。圖/東昊影業

【延伸推薦】

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宋喬安的兒子二年前因李曉明無差別殺人事件罹難,夫妻因現實磨難準備離婚,11歲的女兒卻日漸失序。【《我們與惡的距離2》挑戰律政與精神疾病問題,第二季開拍敬請期待!】

紀錄片|《超加工食品的秘密》: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從未像現在如此令人感到焦慮,我們只能求助於手機的APP,才不會迷失在成分表中。

文章|轉念無助緩解憂鬱症,患者真正渴求的是聆聽與理解

文章|人生不會一直都是黑夜,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用溫暖故事理解精神疾患

文章|過度教養有礙自我成長,請父母別再說這沒什麼好哭的

作者:廖泊喬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01.18

廖泊喬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目前在醫院服務。著有《古人解憂療鬱帖》、《文豪酒癮診斷書》。臉書:喬喬看癮科學;Instagram:addiction_ch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