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灣同婚合法,祁家威是如何辦到的?

台灣第一位公開出櫃的同志祁家威,17歲起立志爭取同志人權,他說「同婚釋憲通過當天,很多人喜極而泣,但對我來說就像一般的日子一樣。」因為過去三十多年來,祁家威一直走在這條路上。

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拆掉圍籬的二二八公園(舊稱新公園),隨處可見家長帶著孩童在此散步嬉戲,此地如同一般公園是個家庭休憩的場所。然而60、70年代的台灣,這裡是專屬同志的天堂,閒人勿近。

祁家威17歲起立志 為同志爭人權

「早期這裡盛名遠播,外縣市到台北的都知道,這裡是釣同志的場所。」祁家威雲淡風輕地談起三十多年前的回憶,那個沒有電腦也沒有手機的年代,同志們都是利用晚上、週末或假日到二二八公園找人,尤其是公園內的水池旁總是圍滿了人。而他則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前來,便被這裡的朋友看作「園丁、保姆」一般的存在。

會有這樣的稱呼,不僅是因為隨時可見他在公園內出沒,更重要的是祁家威總在同志遇難時挺身相助。「他們有很多事情不敢面對處理的,我都會想辦法去幫他們爭取。」因此,來到二二八公園對他而言「於公」是為了愛滋的防治宣導,與爭取同志人權的政治目的;「於私」他自己本身也是同志,亦是來此地尋找感情寄託,滿足自己的情慾;正謂「公私兩便」。只不過在「於公」替同志人權革命這件事情,早在祁家威17歲時便立下志願。

80年代 報他的名字就能匿名進行愛滋血液檢測

1984年12月,醫師莊哲彥在一位過境台灣的外籍旅客身上檢驗出愛滋病,成為台灣首次發現愛滋個案;原本就不接受同志族群的台灣社會,因對愛滋病的無知加劇對該族群的敵視與排拒。

1986年3月7日,祁家威召開記者會,成為首位在媒體前「出櫃」的同志。他以清晰的思路道出同志的困境:礙於社會對同性戀者抱持鄙夷與反感,不少同志朋友只能藏身暗處,縱然罹患愛滋病也不敢讓外界知道,甚至連求醫也是困難重重。在這樣的氣氛下,在推動愛滋病防疫與血液檢測勢必難度更高,對於台灣整體國民健康安全有害無益。他希望透過這場記者會向社會宣告,他身為一名「同志」,將作為國家、政府、社會和同志們的橋樑,協助愛滋防治。

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至此,他作為民間的代表與南昌醫事檢驗所配合,讓同志朋友可以匿名進行愛滋血液檢測,全程身份保密。「當時男同志就是用代號、藝名自稱,光是大台北地區叫葉倩文的就有九個。…你逼他用本名他根本不來。」因此同志只需報上祁家威的名字就能匿名檢測且免費。而後續報告則由祁家威協助回報給匿名者,好處在於對方若罹患愛滋,他能第一時間掌握身份,告知就醫資訊並帶去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舊稱性病防治所)治療,同時提供往後生活照顧相關訊息,做到最好的防疫圍堵。

他很喜歡二二八公園內「名翠亭」樑柱上,由嚴家淦題的對聯:「於兩間留正氣、為萬世開太平。也就是在天地之間留下正氣。「第一天進來看到這個對聯,我就覺得很符合我的理想。」他認為自己手上拿著兩把劍,一把是針對愛滋防治,另一把則是爭取社會、國家還給同性者的婚姻平權運動。祁家威手持雙刃,挺著單薄的身軀、扛著巨大的壓力與外界的指指點點,向前駝行,為了留下正氣與太平。

借錢負債也要推動愛滋防治 勇敢站街頭發聲

讓同志免費血液檢測固然是好事,但對不富裕的祁家威卻是經濟重擔,「民國七十五年開辦後的經費都是我跟朋友借,累積七年下來高達兩百五十萬。還好七年間不少媒體幫忙曝光。」像是驗血服務、同志諮商電話、同志中途之家設立等等正面訊息,不斷在台灣社會傳遞散播,也建立起祁家威的信譽和名聲。民國八十年四月一號,祁家威開始於街頭替愛滋防疫工作募款,直到民國八十五年九月三十日截止,一共募得一千八百萬新台幣。

祁家威曾穿著以保險套製成的服飾,在台北火車站天橋發裝有保險套的紅包,推動愛滋防治。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祁家威在八零年代為了同志愛滋問題上街宣導。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祁家威上街宣導進行募款。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臨界點劇象綠劇團團長詹慧玲提及:「我覺得祁家威他非常的勇敢,在那個時候,肯暴露自己的身份,為同志發聲,風雨無阻地站在街頭,告訴大家他是誰,然後被他吸引。你可以說他一意孤行,可是也因為他一意孤行有一種帶頭的作用。即便他做的事情有些爭議、不合宜,但我覺得每個時代都必須要有這樣的鬥士。」

祁家威生命中第一個律師,同時也是台灣伴侶權利推動聯盟理事長許秀雯認為他是個不可思議的人,因為過去所有訴訟都是他自己寫狀紙,在爭取同性婚姻的訴訟案中也是如此。直到多次敗訴要上訴到最高行政法院時,情況才有了變化。「我們的法院規定上訴最高法院一定要有律師代理,祁大哥跑來有點無奈地對我說,這個要拜託你了。」許秀雯說,「我猜測祁大哥或許也會有一些挫折感,因為過去都是他自己說了算,但跟律師團合作後,我們會給他不同的意見與限制。」2014年12月24日祁家威在律師團的陪同下,於司法院前召開同性婚姻釋憲記者會,祁家威也情緒激動地向律師團道謝。

2014年祁家威在同婚釋憲記者會上向律師團下跪表達感謝。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2014年祁家威在同婚釋憲記者會上向律師團表達感謝。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申請同婚釋憲屢敗屢戰,累積社會共識終成功

祁家威於1986年開始向立法院請願,希望通過同婚合法,於同年也提起第一次聲請釋憲遭駁回,之後又遭遇重重挫敗;原因除了他不具備相關法律知識,因此在前幾次訴訟過程中,被大法官以訴願書內僅載個人意見,未見沿用法條具體牴觸憲法的規定有哪些,而以「程序要件不具備」遭駁回。

此外,許秀雯也認為當時社為氛圍尚未具足,應該也是大法官不願接這個燙手山芋的原因。但祁家威這段時間累積的個人失敗並非沒有意義,反倒成為更多人往前與奮進的養分和力量。因此,當祁家威將同志婚姻平權釋憲案委託律師團進行後,他雖然不再如過去想說什麼說什麼,但心裡頭也明白唯有如此,團隊才能運行。

最終,在義務律師團和眾多同志運動組織各方協力,以及台灣社會逐漸對同志身份的理解與接納下,2017年5月24日司法院公布《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釋文表示原先的《民法》內容違反人民婚姻自由權利,要求相關機關必須修正。

「同婚釋憲通過當天,很多人喜極而泣,
但對我來說就像一般的日子一樣。」-祁家威

因為過去這三十多個年頭,祁家威一直走在這條路上,「為天地間留正氣、為萬世開太平」,從來沒有改變過。

每屆同志大遊行的現場,都可以看到祁家威在制高點現身。圖/《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

本文整理自公視紀錄片《以人為名-祁家威30年同運之路》(2018)

【延伸推薦】

文章|不只是牆上的另一塊磚,石牆事件作為永恆的里程碑 (李屏瑤)
文章|教會對同志族群的意義?牧師黃國堯:願所有人都可自由地信上帝、自在地做自己

文字整理:方嵐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9.23

從主流媒體出逃,但仍然在字海裡浮沈,書寫他人的故事與經營各類專題報導。喜歡和人聊天,喜歡聽故事,更愛把聽到的故事寫成故事。現在還喜歡起捻花惹草,期待有生之年寫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