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師手冊,國小社會科安排兩節課、80分鐘,老師要教完「戰後時期:從威權到民主」。除了教科書篇幅有限、教師的學能、學生與家長的態度,都會影響教學的品質。
「教師要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教學,讓學生閱讀教科書時不再是擷取考試的訊息,而是與教科書對話,透過探究問題投入思考,自己建構意義。」–明華國中黃麗蓉老師
在求學的過程中,我一直對於史地情有獨鍾,常在這兩個科目考取高分,而在成就感的推動下又會投入更多的心力,就讀師專時就選擇了史地組。畢業後分發至國小任教,擔任十年導師後因兼任行政工作,開始了社會專任科任的教學工作,許多學生常常忘記了我的名字,卻會一直記得我是「社會老師」、「歷史老師」。
曾在一次出版社的諮詢中,主編對我語重心長地說了一段話:可以將自己的興趣與工作結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仔細思量,的確是如此,所以在進修的過程中,曾因考慮生涯規劃等問題嘗試著跨領域學習,但到最後仍然是選擇了自己的最愛,報考了國內第一所成立與臺灣史地有關的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在師資養成的過程中,臺灣史幾乎是隻字不提的,約從民國九十年代起,在國小教材裡有關於臺灣地理與臺灣歷史的篇幅才大幅度增加,對於民國五十八年出生的我來說,是相當陌生的領域,從此成為重要的學習課題,延續至今。開始教臺灣史的過程中,也是自己逐漸摸索,買書自修慢慢學習,即使進入研究所就讀,當時也以通史為主,除了與自己論文有關的主題外,許多內容大多也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學習。
即使經過十幾二十年,面對大同小異的教科書內容,採取了滾動式的調整,不斷修正中。面對教學上的許多問題與困擾,在此提出了自己的某些想法,企圖從「教科書」、「教師」、「學生」三個面向去探討。
教科書有如老師的「聖經」 卻也限制了教學
從以前的國立編譯館到今日的開放民間出版社,在教學的過程中,教科書(含電子書等周邊設備)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幾乎所有的教師們都會依循教科書的編排流程進行教學,近幾年再加入電子書的協助,更加重了老師對教科書的依賴。印象中在許多年前,曾有位家長致電教育局督學室,反應期中考試題出現「不妥」的命題,對方非常在意「中華民國政府」或是「臺灣政府」一詞的使用,督學來電學校詢問時,恰巧在教務處處理公務,直接回報督學:某某用詞出現在課本的第幾頁第幾行,得到回應以後,這項反應馬上就結案了,原因無他,就是教科書是由國家教育部經過審核出版。
教師經由教科書的措辭來命題沒有爭議,往後雖然沒有再見過這樣的問題,但許多老師在月考出題時,就相當在意這點,也就是說教科書有如銅牆鐵壁一般擋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尤其是部份對於分數錙銖必較或是對於意識形態立場鮮明的家長。
戰後部分的歷史教學,難免會牽涉到某些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的問題,因此名詞的使用就顯得特別敏感,不管是持中立立場也好,保護自己也好,教科書就有如老師們的「聖經」,為數不多的文字則成了金科玉律。不過教科書也限制了老師的教學,成為老師教學的唯一依循,也成為學生考試擷取答案的依據。歷史的學習陷入「集體記憶」的困境,侷限了思考能力,常對某些事件有一特定觀念而不自知,少了對問題實質的觀察與省思的能力。
而在教學工具的使用上也出現有趣的對比,以前除了教科書、教師手冊以外,就以老師的講述為主體。而現在除了書商提供的電子書以外,隨手在網路可以搜尋出一堆相關影片,會以動畫、紀錄片等不同方式呈現,一些教師在教學時常會使用,學生在學習時似乎更熱衷於看影片。只是在眾多影片中,製作者的「史觀」、內容是否經過嚴謹的考察等會衍生出許多後續問題。因此輔助的影片內容就得由教師來做嚴格的把關,欣賞影片之後還得再做進一步的分析檢討,方為良策。
社會領域教學 教師學科知能須不斷進修
我在社會領域教學的過程中,也發現自己在學科知能上的不足,以戰後時期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議題,深究其內容都是可以寫成數篇甚至更多碩博士論文的主題,所以意識到自己必須不斷的進修,以白色恐怖為例,透過臺灣師大臺灣史研究所許佩賢老師的推薦,近來參與了由春山出版社、共生音樂節舉辦的線上研習,每每上課聽講後,都是以非常驚訝的心情接收新知,畢竟自己對於當時的事件了解太少。如果教師在學科知能上缺少足夠的能力,可能就會影響其觀念,而在教學上捉襟見肘。
因為生長的時間背景,自己在學習歷史的過程是先學習中國史,再學習西洋史,最後才接觸臺灣史。有了中國史的基礎,對於鄭氏王朝、清領時期和日治時期,可以清晰其始末,有了西洋史的基礎,也對於荷西時期能夠有進一步的認識。
而反觀現在國小學生在五年級學習臺灣史,是歷史課程正式學習的開端,許多知識脈絡對於大部分的學生是很陌生的。特別是戰後時期這一段,馬關條約前對岸是清朝政府,二次大戰結束後卻「馬上」變成中華民國,對於其中的變遷,課文常常只用到一兩段大約一兩百個字來交代,沒有相關的背景作為輔助,學生是很難理解其中的關聯。接下來的二二八事件、民主化的過程更是錯綜複雜,只有三四頁的篇幅來做介紹,考驗著教學者的功力。
學習歷史的態度 需同理體察過去人事物
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是重點,回想自己在線上研習聽到白恐時期受害者的口述歷史,心理受到相當大的衝擊,有了這樣的覺悟才會在許多疑問中得到提醒,例如:以前非常不解為何在噍吧哖事件中會有這麼「無知」的信眾「盲目」的追隨余清芳等人?體會出來的答案就是「活不下去了」那種被壓迫的痛苦與困境吧!如同東吳大學林慈淑老師的提點:學習歷史要能以當時的時空背景與「心境」去體察人事物,而非以現在的觀點去觀察「過去」。常在上課時會告知學生該以嚴肅的心情來面對這段悲劇,反觀現在的學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只是一個符碼,出生於二十一世紀的他們,除了考試會考的某些重點外,無法「神入」當時的情境,無法感同身受或有同理心去覺知那種家破人亡的絕望與悲痛,二二八事件只是成就了「和平紀念日」的國定假日。
接下來就以戰後時期:「從威權到民主」為例,來看看看教師手冊裡部分內容(註):
教師手冊裡羅列出在這一課裡,老師該教些什麼?學生該學到什麼?有了明確的說明,但最讓人感到驚心動魄的是「教學節數」,手冊中的教學節數是2節,國小1節上課時間是40分鐘,換句話說教學者只有80分鐘的時間完成如此複雜且艱鉅的任務,即使有心,在時間的壓力下,相信多數的老師只能盡力的完成課文中大約6頁篇幅的進度,而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教科書的篇幅有限,教學時數不足,教師學科知能的待加強,學生的學習態度等,都是教學現場呈現出的問題。我長時間參與「歷史教學學會」,在林慈淑老師的帶領下不斷的研習進修,期待提升自己的教學知能,改善教學技巧,突破教科書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如同林老師所言:學習歷史不是讓學生導出蓋棺論定的答案,而是藉此學生得以展開眼界,得以見識差異和不同,理解分歧所在,最終能獨立判斷,自我抉擇。
只是這是理想,在國小的教學現場,理想與事實似乎是兩條平行線,在家長們或是相關部門與人物主要關注在國語、數學、英語等「主科」心態下,似乎是無解的難題。
註:「分段能力指標」是指教科書在編輯、教學、評量時的重要根據。
【延伸推薦】
映後論壇|公視主題之夜SHOW《談轉型正義 WHY SO 尷尬?》
戲劇|《返校》
紀錄片|《傷痕二二八》
戲劇|《武裝台中:二七部隊,1947(台文字幕版)》
文章|國高中老師怎麼教轉型正義?|與轉型正義對話(李卓勳)
作者:羅千倫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 2022.2.22
民國五十八年生(1969),省立花蓮師專普通師資科社會組畢業、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畢業、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民國七十七年(1988)師專畢業以第一志願分發至母校鳳山國小服務,擔任社會領域教師多年。研究所指導教授賴志彰老師,為學習臺灣史的啟蒙教師。教學期間長期參與歷史教學學會及高雄市歷史讀書會,追隨林慈淑教授學習「歷史學」與「歷史教學」。也因學會與臺師大臺史所許佩賢教授結緣,常常請益,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