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爸媽過幾天

原來大人也會受傷,少年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媽媽的苦

原來大人也會受傷,少年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媽媽的苦

17歲的陳廷喜愛創作、外向積極,但回到家卻無法跟冷漠的媽媽對話,因為在爸爸自殺後,媽媽總是拒絕他的關心。換個家庭生活幾天之後,陳廷與Home媽的深度對談,讓他學習接受媽媽原本的樣子,而不是強求媽媽符合自己的想像。 陳廷。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17歲的陳廷是一位實驗教育學生,個性外向獨立的他,總是積極挑戰新事物,每天的計畫行程都排得滿滿滿。他因為喜歡創作而出版在地刊物,也喜歡與人交談。但是,回到家中的陳廷,卻難以跟媽媽對話。...
想養寵物的十一歲男孩,最想要的是父母的寵愛

想養寵物的十一歲男孩,最想要的是父母的寵愛

在家排行第二的子翔上有姐姐下有妹妹,總覺得爸媽不夠關心他,成天吵著希望能養寵物,其實是渴望父母關愛的眼神。他想換個家庭體驗獨生子、家裡又有寵物的感覺,希望能解開「中間孩子症候群」的心結。 子翔(右二)上有姐姐下有妹妹,排行老二的他渴望父母關愛的眼神。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子翔今年十一歲,心中有著滿滿的老二情結,「在我出來之前,我姊是個獨生女,所以她受到的關懷比較多;然後我妹年紀小、比較可愛嘛,關懷也比較多,像我就是沒有任何關懷。」...
不願素顏出門的少女,完美主義的背後隱藏被接納的渴望

不願素顏出門的少女,完美主義的背後隱藏被接納的渴望

從高一學會化妝後,芮瑜就再也不願素顏出門,出房門一定會戴上口罩,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甚至為了躲鏡頭而整晚失眠,到哪去都抱著棉被遮擋。她坦承心思細膩且缺乏安全感,但透過這趟壯遊之旅,她感受到失敗是可以被原諒的,也漸漸接受「不完美」其實也可以。 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爸爸,他的思緒比較保守,比較老舊一點。」「我常常聽不下去爸爸說的話,久了也就不是很想跟他溝通,甚至連一起吃飯都不是很願意。」 16歲的芮瑜是一位高中自學生,在選擇自學這條路和爸爸產生意見分歧。個性敏感的她與思想保守的父親,因為經常在溝通上產生衝突,而逐漸放棄對話。...
熱愛爬蟲的十歲少女,養寵物其實是想當自己的主人

熱愛爬蟲的十歲少女,養寵物其實是想當自己的主人

亭畇的日常生活,像被眷養的籠中鳥,她不能自己走路上學、點餐、穿衣服,一切都要聽媽媽的話。她喘不過氣渴望自由,也希望能養寵物陪伴;媽媽則擔憂孩子受傷繞遠路,深怕一放手就失去了最愛的寶貝。 廖亭畇。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我的家裡有阿公阿嬤、爸爸媽媽,我和弟弟,因為我們家是做小吃的,所以大人都在店裡忙,陪伴我們的時間不多。」亭畇說。小學五年級的她,有超乎同齡小孩的沈著冷靜,遇到任何事不驚不慌,一臉淡定。只有說到寵物,她的眼睛閃閃發亮。 「我會希望可以換去,可以讓我去露營啊,然後可以讓我養寵物啊,生活一些小事,自由一點的家庭。」...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一天玩手遊9小時的都市小孩,到鄉下挖蛤蜊、種芭樂,學會珍惜每個「有感」的當下。

13歲的宏澧經常因為玩手遊跟家人起衝突,他希望到一個不管他的家庭寄宿幾天。參加《換個爸媽過幾天》社會實驗去鄉下住幾天之後,拿起手機居然不是為了玩遊戲,而是要拍風景?因為「手機以後還可以玩,挖蛤蜊的機會可能就這麼一次!」 宏澧。圖/《換個爸媽過幾天》 「以後不要問我什麼時候會打完!我自動打完就會去幫忙!」13歲的張宏澧興趣是玩手機遊戲,但是經常因為玩手機常常跟家人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