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吳敏欣 | 8 月 25, 2023 | 人物,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棒球, 運動, 運動人物
U18世界盃棒球賽即將在台灣舉辦,我國睽違十年再度迎接盛會,總教練吳柏宏將帶領著中華隊捍衛主場。十年前吳柏宏還是U18教練團裡的菜鳥,他帶領平鎮高中棒球隊南征北討,日思夜想都是冠軍跟贏球,今年常勝軍遭遇兩次聯賽敗北,輸球反讓他有更深刻的領悟,懂得陪伴選手走出逆風。 棒球名校平鎮高中曾奪下黑豹旗六次冠軍。圖片提供/吳柏宏 「在還沒有當總教練之前,我一根白頭髮都沒有,累積的這10年,白頭髮就是一根一根冒。」...
by 藍雨楨 | 8 月 24, 2023 | 人物, 從紀錄片出發, 觀點, 關於生命的故事
《神以外靈以內-行書帖》是導演劉行欣獻給父親的作品,從接到父親的醫療報告開始,他用快速、短暫的畫面,交疊呈現與父親面對未知的相互陪伴與恐懼。他認為藝術創作跟生命經驗分不開,但創作又經常要抽離自身來旁觀,這種矛盾就是創作最大的魅力。 《神以外靈以內-行書帖》創作旅程,從導演父親的醫療報告開始。圖/《神以外靈以內-行書帖》 收到父親醫療報告那一刻,劉行欣開始了一段漫長的醫療之旅。透過實驗影像,她試圖探問,一張張醫療器官掃描影像,一條條晦澀艱深的醫學術語,如何召喚我們對於人的肉身與生命衰亡的領悟?...
by RURU | 8 月 23, 2023 | 如何撕掉標籤?, 性別, 性別平權了嗎?, 社會
「這樣的我也能夠跟正常人一樣獲得幸福嗎?」我是Ruru,從小就深受性別混亂所苦,搞不情楚「性別」跟「性向」的差異。父親第一次看到女性打扮的自己,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變態怎麼穿成這樣。」直到移居日本進行跨性別手術後,身上的違和感下降很多,也終於找回真正的自己。 這樣的我也能夠跟正常人一樣獲得幸福嗎。圖/Ruru提供 「原來性別是可以被改變的!」這是國中二年級正值青春期少年的我,看著電視新聞報導河莉秀的新聞,頓時心中衍伸的想法。...
by 楊陽老師 | 8 月 22,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小學生幾點睡覺, 教育, 理解憂鬱症, 開學症候群
「為了應付作業跟報告,好幾次明明累到覺得眼睛睜不開,還焦慮到失眠。硬逼自己睡,眼前好像會看到數學公式在飄。」聽到名校高材生娓娓道來,補習班老師楊陽英文分享他的前線觀察,「孩子從高空落下前,經常一點前兆都沒有,連學生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快撐不住。」 印度補習班。圖/《補習班的門口》 在補習班裡,我觀察台灣學生經常連自己是什麼情緒都不知道。遇到心裡有狀況,往往都是再也忍不住,才會像壓力鍋爆炸。若惡化成更激烈的結果,通常家長都是措手不及。因為孩子從高空落下前,常一點前兆都沒有。...
by 致頴 | 8 月 21, 2023 | 了解我們的世界, 政治
「喪宴」(Mrityubhoj)是印度教徒的傳統,在死者火化後的第13天舉行,招待對象包括親戚、村莊所有人,動輒上千人以上、開銷驚人,對貧窮家庭來說是雪上加霜,甚至有懷孕婦女為辦喪宴,將肚子裡的小孩抵押給債主,造成「出生即奴隸」的悲劇。 喪宴賓客動輒上千人,鉅額花費讓貧窮家庭困境雪上加霜。圖/《喪宴之後》 紀錄片《喪宴之後》跟拍印度昌巴爾區一個家庭籌備父親喪宴的過程。維倫德拉.庫希瓦是家族三兄弟的長子,父親因癌症病逝後,他成為一家之主,承擔起家族的重擔。...
by 文蔚然 | 8 月 18, 2023 | 人物, 性別, 性別平權了嗎?, 關於生命的故事
牧師楊雅惠在1996年創立台灣第一個同志專屬的「同光同志長老教會」,後因疾病、經濟困頓、外界批評等原因燒炭自殺。導演盧盈良的《牧者》記錄了牧師黃國堯、曾恕敏與創立「微光計畫」的同志基督徒小恩,前後輾轉投入同光教會,朝著友善同志基督徒的目標努力。 已故牧師楊雅惠。圖/《牧者》 同志在基督教的教義裡是「罪」?那麼,同志基督徒該何去何從?...
by 小綿羊 | 8 月 17, 2023 | 台灣角落觀察, 山道猴子的一生, 社會
許多網友認為「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猜忌自私,但或許我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當過「猴子」,笨拙地尋覓真愛,跌跌撞撞想找出自己與眾不同之處、中二地想確認自己的人生錨點,希望獲得肯定與自信,卻忘記真正的自信應該是來自於內心,而不是外在。 「山道猴子的一生」上下集的點閱已超過四百萬次。...
by 許慧玲 | 8 月 16,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開學症候群
透過「2030 雙語政策」(Bilingual 2030),真的能有效提升競爭力與雙語力?深耕英語教育超過20年的英文老師,認為雙語政策、城鄉教育差距或升學管道的問題,原本就會以不同方式存在,學習無法只依賴政府、學校或補習班來全然解決,需要家長們承擔起家庭教育,並參與孩子的「自主學習」,透過營造家庭雙語環境,善用免費資源,自然培養孩子的雙語力。 雙語政策不只是英語教育。圖/許慧玲提供...
by 致頴 | 8 月 14, 2023 | 了解我們的世界, 人物, 厭女症, 政治, 關於生命的故事
阿富汗少女Sonita因戰亂逃至伊朗,與母親久別多年後重逢,卻是因為母親急著要將他帶回阿富汗嫁人,如此一來哥哥才有有足夠的錢娶妻。熱愛音樂的Sonita創作「待售新娘」歌曲訴心聲,上傳網路後迴響熱烈與共鳴,他也幸運獲得前往美國讀書的獎學金,得以圓夢追逐夢想,並持續為女性發聲。 Sonita創作的歌曲「待售新娘」在Youtube超過百萬觀看。圖/《我是歌手Sonita》 Sonita...
by 方嵐萱 | 8 月 11, 2023 | 厭女症, 如何撕掉標籤?, 性別, 性別平權了嗎?, 社會
紀錄片導演申善熹,在韓國出生後即被送養至丹麥,長大成人之後,她回到韓國未婚媽媽庇護所「愛瑞園」,嘗試理解生母的生命軌跡,認識多位未婚媽媽後,他發現在南韓,未婚懷孕的女性不僅讓家族蒙羞,同時也面臨「降低身價」的社會困境,一輩子恐難翻身。 韓國未婚媽媽庇護所「愛瑞園」的母親與孩子。圖/《不要忘記我愛你》...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