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盧諭緯 | 9 月 4, 2023 | 了解我們的世界, 政治
2020年至2023年,在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下,台灣突然之間成為全球的焦點,以台積電為核心的半導體產業,正決定著世界轉動的速度與方向。暢銷書「晶片戰爭」指出,「半導體與軍事力量環環相扣」,下一代戰爭武器包括無人機、通訊系統、感應測試器等使用,都仰賴新世代半導體技術。台灣半導體產業在領先的基礎下,如何應對?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圖/《晶片戰爭》 過去三年,台灣這個地不大、人不多的島國,突然之間成為全球的焦點。以台積電為核心的半導體產業,正決定著世界轉動的速度與方向。...
by Spring | 9 月 1, 2023 | 人物, 棒球, 運動, 運動人物
從小非棒球名校出身,不在鎂光燈的焦點下長大,林鉑濬在2022年U18世界盃青棒賽第一次入選國手,曾經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幫助球隊嗎?」但踏上世界級的大舞台,表現爆發性成長,成為目前國內青棒受高度矚目的選手之一,連續兩年參與U18開眼界,也讓他想旅外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 林鉑濬連續兩年參與U18開眼界,讓他想旅外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圖片攝影/葉姵妤...
by 曾景明 | 9 月 1,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墾丁國小有家長在社群媒體分享孩子的海洋教育課程,令城市親友羨慕不已。在墾丁國小,一年級學穿救生衣、二年級學浮潛、三年級自由潛水、四年級SUP訓練……階段性提升學生的海域技能,更意外帶動了學習動機,因為要到戶外上海洋課,作業一定要先寫完,孩子們都拚了。 將海洋融入生活中,是許多墾丁國小學生的成長經歷。圖片提供/曾景明 我從大學畢業就直接到恆春半島任教,原本以為在墾丁只要待個兩三年就玩夠了,可以調回高雄了,沒想到遲遲無法離開那片海,就這樣在恆春半島待了二十六年,在恆春結婚定居,有了三個小孩,在恆春半島落地生根了。...
by 吳敏欣 | 8 月 30, 2023 | 人物, 棒球, 運動, 運動人物
U18「二刀流」選手孫易磊身處青棒名校穀保家商,周遭不乏怪物級新人,他慶幸自己的定位都在中間程度,免於承受過多的期待關注,才有空間不斷成長、求穩不求猛,他也把台灣高中生頭號「二刀流」林盛恩當作模板,「他看起來就是天才,但我可以努力當『地才』。」 本屆U18中華隊孫易磊也是二刀流選手。圖片提供/孫易磊...
by 吳敏欣 | 8 月 29, 2023 | 人物, 棒球, 運動, 運動人物
來自台東偏鄉的阿美族青年王念好,短時間內從無人知曉到榮登中職選秀榜眼,還擔任U18台灣隊長重責大任,除了出眾的運動天份之外,高二遇上重大低潮的經驗,讓他學習受教與調整心態,「以前不容許自己跌倒,現在覺得失敗沒關係,要找出原因想辦法突破。」 王念好(左)擔任本屆U18台灣隊長。圖片提供/王念好 「沒有堅持就不會有現在,我真的沒想過會有今天這樣的自己。」一位來自台東偏鄉的阿美族青年,不僅短時間內從無人知曉到榮登中職選秀榜眼,即將到來的U18世界盃還要背負起「台灣隊長」重擔,王念好目前為止的棒球之旅,連他本人都覺得如夢似幻。...
by 喀飛 | 8 月 28, 2023 | 性別, 性別平權了嗎?
同志諮詢熱線共同發起人喀飛回憶,經歷同婚立法過程的風暴感概萬千,過程中有如紀錄片《牧者》記錄的黃國堯牧師、曾恕敏牧師與幹事小恩等人,即使承受極大的壓力挫折仍堅定支持性別平權;也有以各種激烈手段阻擋同婚政策的組織,製造社會對同志族群與組織更多的誤解與敵意。 同光教會於遊行現場攤位。圖/《牧者》 《牧者》紀錄片完成於2017年,影片從楊雅惠牧師(註1)遺作文字旁白開始,並訪談當時或過去曾在同光教會任職的黃國堯牧師、曾恕敏牧師和曾在同光教會擔任幹事的小恩。...
by 吳敏欣 | 8 月 25, 2023 | 人物,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教育, 棒球, 運動, 運動人物
U18世界盃棒球賽即將在台灣舉辦,我國睽違十年再度迎接盛會,總教練吳柏宏將帶領著中華隊捍衛主場。十年前吳柏宏還是U18教練團裡的菜鳥,他帶領平鎮高中棒球隊南征北討,日思夜想都是冠軍跟贏球,今年常勝軍遭遇兩次聯賽敗北,輸球反讓他有更深刻的領悟,懂得陪伴選手走出逆風。 棒球名校平鎮高中曾奪下黑豹旗六次冠軍。圖片提供/吳柏宏 「在還沒有當總教練之前,我一根白頭髮都沒有,累積的這10年,白頭髮就是一根一根冒。」...
by 藍雨楨 | 8 月 24, 2023 | 人物, 從紀錄片出發, 觀點, 關於生命的故事
《神以外靈以內-行書帖》是導演劉行欣獻給父親的作品,從接到父親的醫療報告開始,他用快速、短暫的畫面,交疊呈現與父親面對未知的相互陪伴與恐懼。他認為藝術創作跟生命經驗分不開,但創作又經常要抽離自身來旁觀,這種矛盾就是創作最大的魅力。 《神以外靈以內-行書帖》創作旅程,從導演父親的醫療報告開始。圖/《神以外靈以內-行書帖》 收到父親醫療報告那一刻,劉行欣開始了一段漫長的醫療之旅。透過實驗影像,她試圖探問,一張張醫療器官掃描影像,一條條晦澀艱深的醫學術語,如何召喚我們對於人的肉身與生命衰亡的領悟?...
by RURU | 8 月 23, 2023 | 如何撕掉標籤?, 性別, 性別平權了嗎?, 社會
「這樣的我也能夠跟正常人一樣獲得幸福嗎?」我是Ruru,從小就深受性別混亂所苦,搞不情楚「性別」跟「性向」的差異。父親第一次看到女性打扮的自己,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變態怎麼穿成這樣。」直到移居日本進行跨性別手術後,身上的違和感下降很多,也終於找回真正的自己。 這樣的我也能夠跟正常人一樣獲得幸福嗎。圖/Ruru提供 「原來性別是可以被改變的!」這是國中二年級正值青春期少年的我,看著電視新聞報導河莉秀的新聞,頓時心中衍伸的想法。...
by 楊陽老師 | 8 月 22,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小學生幾點睡覺, 教育, 理解憂鬱症, 開學症候群
「為了應付作業跟報告,好幾次明明累到覺得眼睛睜不開,還焦慮到失眠。硬逼自己睡,眼前好像會看到數學公式在飄。」聽到名校高材生娓娓道來,補習班老師楊陽英文分享他的前線觀察,「孩子從高空落下前,經常一點前兆都沒有,連學生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快撐不住。」 印度補習班。圖/《補習班的門口》 在補習班裡,我觀察台灣學生經常連自己是什麼情緒都不知道。遇到心裡有狀況,往往都是再也忍不住,才會像壓力鍋爆炸。若惡化成更激烈的結果,通常家長都是措手不及。因為孩子從高空落下前,常一點前兆都沒有。...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