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跨性別者,爸媽幫孩子在親友面前出櫃,「無論什麼性別,你都是我的孩子」

某天孩子傳訊來,說明他是「跨性別」。我跟太太徹夜上網找資料查詢「跨性別」是什麼?明白孩子的身心掙扎後,為了他的幸福快樂,我們選擇尊重支持。上天給了我們這個勇敢特殊的孩子,做父母的若能讓旁人更瞭解他們,他也會少吃一分苦。我們替孩子與長輩親友溝通,也樂於分享心路歷程,只要孩子開心,我們就開心。

示意照片
示意照片

猶記那天夜裡,手機傳來陣陣訊息的鈴聲,定睛一看,長長的內容是孩子涵文傳來出櫃的告白。好一陣的面面相覷,孩子的媽脫口而出:「甚麼是跨性別?」

涵文從小短髮束胸不穿裙子,國中以來也只邀過一位女同學來家玩,我跟太太早已暗地裡研判,女兒可能是同志,「跨性別」這個詞也是第一次聽到。驚嚇疑惑之餘,反覆看著涵文的解說,決定先回覆表明父母基本上支持的態度,之後除了徹夜上網尋找相關的資料外,還陸續諮詢熱線等相單位,大致瞭解了何謂跨性別。

那個周末,涵文回家與我們促膝長談,深入解釋跨性別及長久來的心路歷程,並且表明要做平胸手術和賀爾蒙治療。至此我跟涵文媽終於明白孩子長久以來的身心掙扎,並真正認識除了同志之外,還有「跨性別」這個族群。

涵文寫訊息向爸媽出櫃,爸媽上網找資料、諮詢了解跨性別。公視《誰來晚餐》

父母擔心跨性別手術與社會眼光,仍堅定尊重支持

一直以來我們有甚多憂慮,例如涵文手術用藥會不會傷身?保守社會下,人數稀少的族群會不會沒朋友?若不理性的反對、造成親子衝突,會不會讓彼此距離漸行漸遠?等等憂慮。但想來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只要涵文慎重考量而做出的選擇,為了他的幸福快樂,我們只能尊重支持。

另一方面在經常見面的家人,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族間,我們則是先替涵文間接循序溝通,尤其是老人家更輔以相關影片說明。雖然過程尷尬、內心忐忑,所幸最後大家都能開明地坦然接受,倒是外婆心疼一手拉拔的愛孫受皮肉之苦,還想掏出積蓄勸涵文不要動手術。

涵文剛對我們出櫃時,媽媽相當自責,因為懷胎六個月前產檢醫生誤判寶寶是男生,沒想到後來轉院例行產檢卻變成女生!也因此涵文媽覺得是不是錯誤的胎教造成這種結果?

為了安撫媽媽的心情,我覺得自己得先冷靜下來,儘快學習吸收跨性別資訊,並且擔任涵文與其他家人間溝通的橋梁,幸運的是迄今周遭終於完全接受涵文是個男人的事實 。

看孩子注射賀爾蒙,那針「像打在我們父母身上」

不可否認,除了親近的家人,仍有一些我們保守的同事及朋友,依舊無法接受同志與跨性別族群,每當討論到相關議題,若遇到上述保守人士義憤填膺,我只能笑笑帶過,避免無謂的紛爭;而這也是我目前一直擔憂的,整個社會的人未盡友善,代表涵文還要多受些苦。

涵文是個獨立自主的小孩,做甚麼事都不讓父母操心,我們也儘量尊重不干涉。除了平胸手術術後我們全程陪伴照護外,之後的賀爾蒙治療門診及注射,或許怕我們擔心,他都獨自進行。涵文為了幫助更多人瞭解跨性別族群,毅然決然建置網站分享自身經驗,我們還是在相關頻道上,才看到他真正注射賀爾蒙的實況,那一針就像是打在自己身上一樣。

這些年涵文致力於擴展跨性別族群的能見度,建置網站影片及錄製podcast,擔任熱線義工四處演講,為的是幫助跟他一樣曾經在生理心理上徬徨無助的朋友。看他一邊為了理想奮鬥,一邊擔任忙碌的旅行社領隊工作,蠟燭兩頭燒的樣子也常於心不忍,但是那是他選擇的道路,只要樂在其中,我們也只能把那份擔心放在心中。上天給了我們勇敢特殊的孩子,做父母的如果能相對勇敢地讓旁人更瞭解他們一分,孩子也會少吃一分的苦,所以雖然我跟孩子媽都是低調的人,但是對各種採訪邀約分享心路歷程,倒也來者不拒。

跨性別不是疾病,父母關心支持能讓孩子真正做自己

最近有幸獲邀觀看一部有關跨性別紀錄片《我就是我》,其中爸媽發現2歲半的孩子愛穿洋裝,只跟女生朋友玩,而主動陪孩子到丹麥當地性學診所(Sexological)評估是否為跨性別,直到5歲的過程。

艾斯塔從兩歲半開始對穿裙子很感興趣。圖/《我就是我》
艾斯塔從兩歲半開始對穿裙子很感興趣。圖/《我就是我》

片中的父母不覺得跨性別是一種疾病,耐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去除性別框架,由孩子自己選擇,培養自信做自已很驕傲的女生,體驗到孩子變得更快樂更自在,覺得一切都是對的。整個過程令我深受感動,也不禁反思,如果我能在涵文小時候多一點關心,他是不是在五歲就能做自己?!

另一位主角則是焦急成為完全女性的18歲青年,爸爸對著出櫃的女兒說出了我的心境:「小孩就算做出意料之外的事,依舊是我的小孩,也許有小震驚、也許會措手不及,總是會慢慢習慣;我不會生氣或不認妳,只要妳開心,我就開心,我愛妳!」

16 歲的弗蕾德里珂和 5 歲的艾絲塔生來是男孩,但心理認定自己是女孩。《我就是我》

【延伸推薦】

紀錄片|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我就是我》:自 2014 年以來,千名丹麥兒少被醫生推斷可能為跨性別,轉診到醫院進行治療,16 歲的弗蕾德里珂和 5 歲的艾絲塔生來是男孩,但心理認定自己是女孩,本片追蹤她們 6 年來的成長日記,近距離紀錄身體的轉變的同時,她們的家人又是如何面對親人的性別變化呢?

紀錄片|《游移之身》:紀錄Erika逐步打造理想身體,直至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移居日本的過程。

戲劇|《阿媽》:國倫的家族因阿媽過世從各地奔喪,與家人久無聯絡的他以女兒身回鄉,發現害死阿嬤的人竟是初戀男友。

作者:鄧志祥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10.23

鄧志祥(右)與妻子支持孩子涵文(左)為跨性別者。

鄧志祥、56歲男性、花蓮人,聯合技術學院(時為聯合工專)電子工程科畢業。職業軍人服務單位於桃園平鎮,退役後定居該地,從事零件加工貿易商迄今20餘年。

僅有的一個孩子因跨性別,而同時擁有過女兒及兒子的體驗,願意藉著各種因緣,儘力分享跨父母的心路歷程,期待社會多點瞭解與包容,幫助唯一的兒子在追求幸福人生的道路上更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