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著重表達侘寂風,源自僧侶為了悟道的輕斷食

懷石料理著重表達侘寂風,源自僧侶為了悟道的輕斷食

NHK這部紀錄片日文片名「未だ在らず」,出自佛教禪宗的禪語「祇是未在」中的未在,意思是「還沒到啊!尚未啊!修行再怎麼有成,離臻於化境還遠著呢。」本片主人翁石原仁司主廚在京都經營連續13年獲得米其林三星殊榮的茶懷石料亭「未在」,店名即取自他做為座右銘的「未在」二字。 石原仁司主廚在京都經營連續13年獲得米其林三星殊榮的茶懷石料亭「未在」。劇照/《京都食未在》...
大坦誠老師的校園觀察:想受歡迎不需費力變成別人,一起吐槽出真誠精彩的友情

大坦誠老師的校園觀察:想受歡迎不需費力變成別人,一起吐槽出真誠精彩的友情

小學生中有一種最受歡迎的「人設」,就是「連老師都抓不住你」的酷炫與新鮮感。但常有孩子弄巧成拙,無法掌握「做自己」與「社會化」的分寸,搞得人人都討厭他。其實,精采的友情就是在彼此的吐槽和磨合之中增長的,你不用學著成為別人,而是要學習讓「自己」和「別人」的特色融洽地結合,就像《什麼都沒有雜貨店》裡聚集不同特色的小朋友,透過相處經驗的累積,來接納自己與別人。 孩子的友情通常是在彼此吐槽和磨合之中增長。圖/《什麼都沒有雜貨店》...
第六次大滅絕正在發生?親子觀影共讀改變對環境的認知與習慣

第六次大滅絕正在發生?親子觀影共讀改變對環境的認知與習慣

前年,我送兒子小川的新年禮物是《漫遊者號:海洋生物日曆》。從一月一號開始,我們每天翻開日曆,認識一種海洋生物:水母、小丑魚、海筆、環海豹、米點箱魨、聖誕樹管蟲⋯⋯。日曆上的手繪插畫和簡介檔案是我們認識那些生物的起點,接下來,我會上網找出那些生物的影片,投影到牆上給小川看牠們的形貌、習性、與其他生物互動的方式。小川說:「我最喜歡可怕的魚!」所以,鮟鱇魚和錘頭雙髻鯊破例進了他最愛的恐龍排行榜。有時,他會叫我把影片倒回去某一個畫面,他要用筆把魚抓進紙上。...
和食文化注重季節限定,吃進四季也嚼入浪漫

和食文化注重季節限定,吃進四季也嚼入浪漫

有來過日本旅遊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從郊外的大自然景色、路上店家的宣傳看板,到餐桌上的佳餚,在日本,處處都能捕捉到四季的蹤影。南北狹長的地理條件,讓日本一年四季的景色變化極大,也間接影響在地居民的飲食習慣,進而發展出獨特的「和食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在2013年將「和食」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其代表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性。 日本獨特的「和食文化」。圖/吳詠心提供 四季分明發展獨特飲食文化,時令食材成為和食代表特色 橫跨亞熱帶至亞寒帶的日本四季分明,春櫻、夏綠、秋楓、冬雪的季節更迭,總是吸引不少旅客前來朝聖。...
個人不是主角、夢想不在他鄉,最有人情味的法式甜點來自對家鄉土地的愛

個人不是主角、夢想不在他鄉,最有人情味的法式甜點來自對家鄉土地的愛

近十年是甜點師的時代。甜點師從廚房走到台前,不僅甜點受到更多關注,甜點師也成為鎂光燈焦點與媒體寵兒。社群媒體上,甜點師是理所當然的明星;電視則有專業競賽節目,更有以此為主題的紀錄片。法國電視頻道Canal+在2022年推出《Planète Pâtissiers》(台譯:《法國神廚:甜點的故事》)系列紀錄片,第一季中拍攝了四位甜點主廚的故事,深入介紹了他們各自成為甜點師的契機、經歷,以及對這個專業的未來展望。四位主廚中,有兩位我曾經親身接觸過,特別是第三集的Maxime Frédéric(本片譯為邁克斯・費德里克)。...
李二毛的悲淒人生,是中國底層跨性別者的悲歌

李二毛的悲淒人生,是中國底層跨性別者的悲歌

男同志、跨性別者李二毛出身中國社會底層,他渴望能成為女人,在變裝舞台上大紅大紫,但好賭的性格讓他人生大起大落,渴望找到真愛卻無法如願。導演賈玉川的紀錄片《二毛》拍了14年,見證李二毛一生的悲歡離合,也毫無保留的暴露他害怕孤獨、渴求愛情的暴烈性格。 貧苦出身的李二毛從農村到都市打工,逐漸確定自己是男同志。圖/《二毛》...
傾聽二戰臺籍日本兵的回憶,歷史研究為無法發聲的抑鬱留下紀錄

傾聽二戰臺籍日本兵的回憶,歷史研究為無法發聲的抑鬱留下紀錄

近十多年來,我投注大量時間進行臺籍日本兵的口述歷史,傾聽百餘位長輩當年的選擇與心境。臺籍日本兵背負著戰爭創傷,許多人終其一生未能痊癒;遺族則須面對失去至親的痛楚如影隨形,很多故事還來不及記錄下來,曾經分享故事的人就已經不在了。除了研究者之外,戰爭影集《聽海湧》也描繪出大時代下臺籍日本兵的處境與角色心理狀態,用戲劇為這些臺灣子弟留下紀錄,讓更多人憶起並理解那個時代。 《聽海湧》描繪出臺籍日本兵的處境與角色心理狀態。圖/《聽海湧》...
憂心暑假孩子變「阿廢」?躺平放空是避免大腦過度運轉的自我調控

憂心暑假孩子變「阿廢」?躺平放空是避免大腦過度運轉的自我調控

或許你我都有這樣的經驗:一整天沒什麼來由,便感到沒什麼精神,不想起身、更不想出門,若能不用工作、不用做正事,而躺在床上放空看影集、或窩在沙發上隨意滑手機,心中期盼著:生活若能如此那就再美好不過了。又或許,有些人不能容許自己如此無所事事,覺得沒有產值、生活沒有目標。因而,雖然沒有精神,仍強迫自己克服抗拒、開始活動。而這樣的性格,若是看到旁人如此耍廢懶躺,可能會難以苟同,若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恐怕會感到相當焦慮。 暑假孩子在家耍廢的時間大增。圖/示意圖 當看到《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為什麼孩子老說我偏心不公平?」處理手足衝突時,爸媽要做的是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孩子老說我偏心不公平?」處理手足衝突時,爸媽要做的是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爸媽處理小孩吵架是司空見慣的戲碼,為什麼明明爸媽已經拼命努力想做到公平、卻還是被孩子嫌偏心呢?心理師泰坦指出,當內在需求例如被愛被關注沒有被滿足,就可能會有競爭的行為出現。當衝突發生時,爸媽要先停下來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急著擺平衝突,要營造順暢的親子溝通空間,傾聽孩子說出自己的委屈跟需求。 Podcast《媽媽不想努力了》ep3:為什麼孩子老說我偏心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