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媽媽追的不是劇,是自由。」媽媽的一天通常被工作家庭與生活填滿,夜深人靜時的追劇黃金時光,可以暫時卸下照顧別人的母職角色,滿足跟自己相處、享受Me Time的儀式感。
About The Author
新疆成為最大的露天監獄,維吾爾族被迫提供生物識別資訊
起初,中國政府否認有「新疆再教育營區」的存在,但國際研究團隊透過衛星圖像找到證據,大規模的拘禁令人不寒而慄,維吾爾人被羅織罪名、進入營區,遭受強迫勞動與虐待,維吾爾兒童被迫與父母分開,在孤兒院或寄宿學校接受統一教育,傾力抑制維吾爾文化宗教的傳承。澳籍維吾爾人透過媒體與紀錄片《新疆再教育營》要向世界發聲、揭露這些惡行。
「為什麼孩子老說我偏心不公平?」處理手足衝突時,爸媽要做的是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爸媽處理小孩吵架是司空見慣的戲碼,為什麼明明爸媽已經拼命努力想做到公平、卻還是...
孩子的爸去天堂旅行了,生命教育從一支能跟爸爸聯絡的玩具手機開始
另一半因病過世後,媽媽與孩子的人生路該如何走下去?兩位媽媽分享她們的人生體悟,她們被迫變成母代父職的「萬能媽媽」,即使生活中有許多心酸時刻,但她們選擇將難關變成養分傳承給孩子,也告訴孩子爸爸永遠在身邊,拿起模型手機跟爸爸說話,祂都聽得見。
蘿蔔刀?科目三?媽媽不懂孩子在流行什麼沒關係,讓孩子有表現機會講給你聽
你家孩子唱跳過「科目三」「我姓石」、甩過「蘿蔔刀」嗎?在小學、青少年的流行文化中,孩子們找到樂趣或KUSO改編,蘊含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安親班老師郭宜達建議家長,欣賞孩子的創意與表現,同理孩子好奇、需要被看見的需求,從旁觀察,適時提供正確的觀念,可以拉近親子的距離。
你是內捲媽還是躺平媽?親子專家羅怡君用「策略躺平」兼顧健康與自律
你是焦慮到不行的內捲媽,還是放生不管的躺平媽?到底哪一種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未來才是最好的?親子教養專家羅怡君分享,他是「策略躺平」路線,看重孩子的身體健康與自律習慣,留下自由發展的空白時間,讓孩子能充分探索興趣與嗜好,才能培養出獨特性與AI時代真正的競爭能力。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自古便存在心靈道路的濫用,人們必須學會思考與分析。
紀錄片《藏傳佛教:噤聲秘密》播出後,引起眾多討論,因而在台灣,有許多關心本議題的藏傳佛教信眾,與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進行視訊訪談。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表示:此類紀錄片會打開人們的視野,讓人們思考,任何追尋心靈道路的人都要思考分析,認真地閱讀這些資訊。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讓《人選之人》往後排播,反而影響公視的獨立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認為,公共電視要話語權,輿論會站在公視這邊。
公視監察人黃銘輝:公視的框架代表責任,確保中立客觀、獨立性、公共性。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公視監察人黃銘輝認為,現階段綜合利弊得失評估後,延播可阻絕後續星火燎原的可能性。
公視董事劉昌德:可不可以勇敢一次,在不違法的狀況下不要延播?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演員賴佩霞宣布投入本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公視如何播出此劇引發討論。公視舉辦公眾意見交流活動,現場公民提出多元意見激盪。公視董事劉昌德認為,除了打安全牌的選擇之外,希望能兼顧法律、觀眾權益與公視理念,展開公眾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