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的校安通報事件中,學生自殺自傷的比例不斷攀升;憾事發生後,家長老師大多難以接受與不解,就如同電影《年少日記》刻劃的情節,每個成人都不是壞人、都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但無形壓力與焦慮仍讓孩子處在崩潰邊緣。「為孩子好」的執念與被恐懼驅動的動力,是台灣教改後升學壓力依舊的原因之一,家長有責任自我覺察、跳脫這個彼此共建的價值系統。
About The Author
「躺平」「暫停」都有積極意義,跟《媽媽朋友的兒子》裴石榴一起學習好好倒下
學直排輪的時候,第一堂課教練會教「如何安全跌倒」;學拳擊或柔道等項目,初階課程也一定練習「如何挨打」,那麼人生呢?韓劇《媽媽朋友的兒子》女主角職場失意辭職回鄉,總以女兒為傲的母親驚覺不對勁、自省調整心態,重新建立「讓孩子願意開口談傷心事的家庭氛圍」,母女一起在人生谷底伸展修補身心,為這段「暫停」賦予正面意義,成為生命的新起點。
不論怎麼栽培孩子都不是你想的那樣,保持「觀察之眼」別急著貼標籤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不同經文裡卻是類似課題。影集《孫家兄弟》(The Brothers...
不忍了要「卒婚」!為何家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什麼有些事你不會跟家人說,他們卻能一語擊中要害?為什麼面對家人也有人設面具,無法有話直說?共同生活...
《Woman》顛覆「為母則強」價值觀:擁有感受幸福的心,缺乏資源也不能阻止你快樂
最新上檔日劇《Woman》,從單親家庭與重組家庭的母女關係,探討親情與人生的議題,顛覆過往「為母則強...
過度教養有礙自我成長,請父母別再說這沒什麼好哭的
新聞中越來越多孩子自殺自傷、關於失眠、憂鬱服藥的討論也逐漸增加,現在追求身體長壽健康的社會已開始重視...
每個孩子都有《異能》?請守護孩子的天賦特質與自由選擇的權利
超能英雄劇《異能 MOVING》,描述一群隱市異能者的動人故事,被譽為2023...
想成為《絕世網紅》?三種現象與提問,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
數位世代的孩子們,想成為「網紅」、「直播主」的比例節節升高,只用「觀眾視角」羨慕網紅們的收入與生活,...
《王后傘下》遮的不是風雨,而是撐出親子之間的信任空間
韓劇中的爭位宮鬥,也可對比現代家庭面對的隔代教養、婆媳問題、家族成員相互較勁,「孩子就是母親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