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了要「卒婚」!為何家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為什麼有些事你不會跟家人說,他們卻能一語擊中要害?為什麼面對家人也有人設面具,無法有話直說?共同生活了一輩子,卻會有「原來我們一點也不了解彼此」的感覺。韓劇《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的首集前三分鐘,主角恩熙(排行老二)上班途中接到母親來電,心情有點抗拒不想接,接起時立刻秒換語氣;即便如此,母親仍敏銳感受到不耐,抱怨沒有任何「對」的時機可以跟女兒講話。短短一通電話道盡天下母女間的矛盾情結,這部開頭即展現編劇的深厚觀察功力,也深刻描繪了關於長輩「卒婚」的心境,絕對是協助自己釐清原生家庭、人際關係與創造幸福重要關連的一部好劇。

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劇照/(아는 건 별로 없지만) 가족입니다/韓國tvN

劇中一家人,老大恩珠、老二恩熙都是女兒,老三智禹是男孩,當年身世坎坷從事勞動工作的父親暗戀身為大學生的母親,當年母親與別人未婚懷孕選擇保有小孩而離家,父親完全不介意地接納媽媽並立刻求婚,兩人咬緊牙關養家持家,老大結婚嫁給醫生世家、老二已過三十離家自住,只剩下老么還在實習住在家裡。

這是一個尋常家庭、經典背景的設定,在別人眼裡即將苦盡甘來的母親,此時卻向所有家人宣布她要「卒婚」(不離婚也不同居,各自生活的狀態)的消息,這舉動像是掀開遮光罩一般,家庭裡細細密密的往事裂縫一覽無遺,「原來我們一點也不了解彼此」的真相,逼迫每位家庭成員面對環環相扣的家內風暴。

「卒婚」就是不離婚也不同居,各自生活的狀態。圖/示意圖
「卒婚」就是不離婚也不同居,各自生活的狀態。圖/示意圖

家人間該直話直說還是選擇不說,體貼界線反而成為互相了解的阻礙

若說每個人一定有面具、有人設,我想絕對沒有人敢否認;當自己踏入家門的那刻,就會自動成為「家人」模式,回到離家之前扮演的角色,或者符合家人習慣的那種模樣,不過誰也想不起來,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大姊恩珠說話毫不留情一針見血,當妹妹失戀找她訴苦卻換來一頓分析指教,讓姊妹倆好一陣子冷戰不聯絡。事隔多年才知道姐姐抱著剛流產的身體出來赴約,堅強、冷靜的形象是「大姊」設定,而不是一位傷心的媽媽。

「永遠的老么」則是大家心中永遠的幼稚鬼,每個人都能對他指指點點,早已成年的智禹不得不隱藏自己想法,和父母同住的他繼續扮演依賴的小孩,直到有一天突然收拾行李,一聲不吭地遠走高飛,在信中透露自己想擺脫家人的念頭,自由自在成為不一樣的智禹。至於老二恩熙,早已將看臉色辦事、打哈哈圓場的習慣內化,潛意識逃避的心態默默影響自己成年生活而不自知。

每個人讓對方以為自己直話直說,實際上選擇某些部分不說,長年下來造成「明明是家人,卻不認為對方了解自己」的感受,而那些沒說出口留在心裡的話,即使找到朋友傾訴,卻都成為日後離家生活的動機。嚴格說起來,那些不追問、不過問的事情,就是不夠了解彼此的原因,仔細想想,會不會這也是只有家人才做得到的事呢?

這正是該劇丟出的第一個大哉問:家人就必須知道彼此的一切嗎?那種體貼的界線該怎麼劃,只有家人才知道吧:知道什麼不問、什麼事情要當作沒興趣、刻意忽略什麼就能繼續走下去,也因此,以為不夠瞭解自己的家人,才能擁有一語擊中自己要害的能力。

明明是家人,卻不認為對方了解自己。圖/示意圖
明明是家人,卻不認為對方了解自己。圖/示意圖

結婚一輩子晚年才要卒婚,父母的幸福也是孩子的預言人生

劇中另一條軸線聚焦在年輕時熱戀、晚年卻要卒婚的家長,爸爸相植被提卒婚後鬱鬱寡歡,因此發生意外,醒來後記憶停留在熱戀的二十幾歲,行為舉止回到甜蜜時光,讓另一半小淑頓時難以適應。失憶相植感受到極大落差,透過日常生活重新回顧:為什麼我們會變成這樣?

即使父母為了孩子彼此隱忍,孩子也能察覺感情不睦的事實,不論是眼神、態度、表情甚至是沉默,都是再明顯不過的線索,別忘了孩子也是這齣家庭大戲的一份子,大人以為這樣能保護孩子,實際上孩子早已下意識地「配合演出」。於是,劇中大姊厭倦家人和經濟壓力急忙結婚、老二養成凡事嘻嘻哈哈、迴避衝突的處事哲學,老三則扮演依賴者的角色,好讓整個家有維持運作的理由。

孩子為了最適生存而採取的策略,也等於預言自己人生如何發展,如果身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那麼我們的一生就是最好的示範教學。一個沒有愛只剩下功能的家,讓想離開的孩子感到內疚:如果當時我在他們身邊,會不會事情不一樣呢?若因此留下來,這個家究竟給孩子的是牽絆還是助力呢?

身為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那麼我們的一生就是最好的示範教學。圖/示意圖
身為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那麼我們的一生就是最好的示範教學。圖/示意圖

生命個體需要隱私獨立,成熟的情感更能同理與尊重

透過劇情細細抽絲剝繭,劇中的老公相植因為自卑心作祟懷疑妻子,一輩子都在對抗不存在的假想敵而誤讀妻子的言行舉止;妻子因為愧疚拼命忍耐日益暴躁的老公,但情緒來的時候也不願意解釋誤會,終究漸行漸遠各自孤獨。

最終解開心結的這對老夫妻,決定支持彼此做最想做的事。妻子離家旅行走遍山間小路,享受一個人的自在快樂;而老公練習最愛的吉他自彈自唱,每天視訊分享創作;孩子們終於知道爸媽也有夢想和未完成的心願,那是孩子們未曾認識的另一面;媽媽不在的那段時間,反而降低子女的愧疚感,沒有誰的歲月靜好,是應該透過犧牲別人生命換來的。

《了解的不多也無妨,是一家人》點出個體生命需要的界線、隱私、獨立,也提醒隨時溝通、坦誠、表達的重要性。當我們思考哪些話對家人說或不說的時候,不再只是依循自己的直覺與衝動,而能帶著更多同理和尊重,讓整個家庭朝著緊密卻自在的成熟情感發展。

【延伸推薦】


紀錄片|《中場換人&半離婚》:荷蘭男孩Din的父母離婚三年,他始終避談自己的感受。9歲的Levin不太理解「離婚」的意思,因為父母還是常見面,跟別人的「離婚」不太一樣?

影集|《離婚一瞬間》:桌上的蛋糕、父母的動作、內心閃過的疑問和感覺……八個孩子透過敘述,分享爸媽離婚後的心理歷程。

節目|《下半場練習生》:跨年齡的人文紀實,不管幾歲都要看的實境節目。「人生就是不斷的練習。」進入人生下半場的每一位學長學姊長輩們,都將成為節目的核心。

文章|當夫妻只剩親情沒愛情,想跟老公談心他卻不耐煩,留意婚姻變質警訊

文章|台美遠距離婚姻,視訊時只看得見老公額頭,但還是心安了

文章|如何與有情緒困擾的家人溝通?馬大元:「無知就是美德」

文章|《Woman》顛覆「為母則強」價值觀:擁有感受幸福的心,缺乏資源也不能阻止你快樂

作者:羅怡君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吳小瑾
出刊日期:2024.05.30

羅怡君

斜槓中年,現以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為主要身分。

曾任職於奧美公關、三立電視與外商,擔任行銷公關與企業溝通之角色,離開職場後已溝通與教養為出發點,展開多元人生的探索與實踐,創立「Home Page首頁讀書館」,成立讀書會推廣兒少閱讀小說。

出版七本著作,fb粉專為:「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Home Page首頁讀書館」

Podcast:《K歌Su房》、親子天下《少年特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