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工作者王墨林的反體制,以身體的藝術展演衝撞權力機器

王墨林是台灣小劇場運動的先驅人物,他長期探索身體與社會文化、政治威權與歷史的脈絡,他引介的《怒吼吧 花崗》是台灣戲劇史上第一次「報告劇」的演出;他策畫的《拾月》更是解嚴後重要的小劇場展演。

王墨林(右)。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王墨林有個座右銘:「劍在、江湖在、我人就在。」他說恁爸沒咧驚,沒咧驚,外在的世界翻騰成什麼規格化的樣子,恁爸不怕那些。

王墨林服役十年看清權力關係,赴日留學認識「身體論」

人稱「大墨」的王墨林是劇場工作者、行為藝術家,也是一名文化批判者,1947年出生。他是左翼思想的知識份子,卻在1968年開始就讀政工幹校(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前身)影劇系,從軍十年。

王墨林從軍時期。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王墨林曾寫下:「身體在軍隊服役十年的歷史,是被刻在皮膚下面的戒嚴記憶,自己則像一個生殖力被閹割的身體。」面對外在體制,王墨林回憶自己年輕時在軍中的日子,他說軍中讓他很清楚的看到權力關係,有人軍服上多一條槓,階級就比你高。軍中有階級、有命令,面對錯綜複雜的關係,到最後就會用軍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問題就在看你要不要遵守。」

當年在軍中的青年王墨林,偷偷看黨外雜誌、柏楊、李敖的文章是他在體制裡的呼吸出口,《夏潮》雜誌裡的異議言論也給了他養分。1982年退伍後,王墨林到日本東京留學,正式接觸到日本的前衛劇場,認識了以身體作為劇場主角的「身體論」,成為他的思想核心,長期探索身體與社會、政治、歷史的關係。

小劇場運動加入社會議題,《拾月》打破傳統劇場空間

1986年王墨林從日本回台灣,他開始參與《人間雜誌》,以小劇場作為反體制的嘗試。王墨林引介日本劇團來台演出《怒吼吧 花崗》,是台灣戲劇史上第一次「報告劇」(註)的演出。此後,王墨林與夥伴發現,原來「報告劇」這種以史實與報導為素材的劇場形式,可以將台灣民眾的歷史結合起來。

1980年代,王墨林與夥伴製作一系列反應真實社會議題的報告劇。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1980年代,王墨林與夥伴製作一系列反應真實社會議題的報告劇。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1980年代的小劇場運動,王墨林是重要的參與者,他把社會議題加入戲劇當中,像是1987年的《工人顏坤泉》報告劇、《台灣民眾黨六十週年歷史證言》報告劇、《射日的子孫 霧社事件》報告劇等,都是王墨林在小劇場的嘗試。

王墨林持續挑戰主流論述,持續對抗體制對自我、身體的宰制。1987年7月台灣解嚴,10月份在三芝鄉演出的《拾月》,成為台灣小劇場的重要事件。《拾月》討論的是兩岸議題,在城市邊緣的廢棄造船廠、飛碟屋、解禁的海岸邊表演,以藝術展演衝撞國家機器的管制權力與意識形態。當時共同參與的劇場導演黎煥雄回憶,「『拾月』是一個很『可怕』的一個劇場經驗。這個可怕不是負面的,是不可抹滅的。」

《拾月》(1987)演出現場。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拾月》(1987)演出現場。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拾月》(1987)演出現場。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王墨林發表《小劇場已死》論,想用身體的方式重新探索

不過,王墨林可能知道,自己的反體制再怎麼前衛,依然只能像在夢中顛覆世界一般,他曾在雜誌撰文:「小劇場在本質上所具有的顛覆性,因革新勢力的政治思想與民間社會運動不能產生連帶,他們只是在自身繁殖出無益無害的一種社會革命幻想。」

1990年,王墨林與林寶元、韓嘉玲、陳界仁等人成立「台灣民眾文化工作室」,他們受到「菲律賓教育劇場」的啟發,開始作以民眾為主體的民眾劇場。不過也在那一年,王墨林發表「小劇場已死」的論述,認為劇場已不自覺地成為「政商複合體」。1991年,王墨林離開了「台灣民眾文化工作室」,成立「身體氣象館」,他想要用「身體」的方式探索前衛,但許多人都覺得,他拋棄了民眾劇場。

時至今日,事過境遷,王墨林與一群好友開會,他跟昔日一起作「台灣民眾文化工作室」的林寶元忽然吵了起來。林寶元說要怪王墨林,當年跟鍾喬鬧脾氣離開了民眾劇場,自己去創業。

王墨林被稱為「劇場老頑童」。圖/《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

王墨林的身體往後退,其實是為了往前跳

面對王墨林離開民眾劇場,外人看以為一向勇往直前的王墨林,在劇場運動中往後退了。但王墨林的「退」,是在重新準備身體,想要往前跳。王墨林說:「當我退的時候,我不是那種沒有動作的退…..後退是為了往前跳。我看看我有沒有那種可能性再往前大跳、彈跳過去。就是一種重新找到一種力的那個,那是什麼,我不曉得。」

王墨林被稱為「劇場老頑童」,今天跟明天講的不一樣,經常自我推翻、自我懷疑。長久以來的劇場夥伴、工人報告劇編劇韓嘉玲看得透徹:「我們以前看他是一個小孩,現在他老了還是一個小孩…他通過戲劇的形式、信仰的形式、或者是跟人吵架的形式,其實都是通過這些,來面對他自己孜孜探索的,什麼是真理。」

註:「報告劇」是以史實或新聞報導資料所呈現的紀實劇場表演形式。另有論點指出,看似中性的素材,也有可能經過創作者的框架或詮釋,在表演中輸入隱含的政治傾向或意圖。

【延伸推薦】

文章|台灣「接觸即興」舞蹈之母古名伸,完整台灣舞蹈版圖
文章|紀錄片《海之岸》結合藝術實踐,走出年輕世代與環境共感的歷程
紀錄片|《如夢之行走 王墨林》:劇場創作者王墨林的作品結合社會運動與劇場行動,挑戰主流論述,持續對抗體制對自我、身體的宰制。透過創作與論述,建構其獨特的美學架構與辯證史觀。長年的劇場實踐,持續一以貫之的批判精神,展現不妥協的時代意義。

作者:江婉琦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3.05.19

台南關廟人,本人很內向,但內心卻很厚話,所以寫作,平衡看來冷冷靜靜的自己。興趣是在台北夜裡的河堤騎腳踏車。喜歡東南亞議題,曾服務於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移民工文學獎,現為《Mingalar Par緬甸街》刊物採訪撰寫與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