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女權自助餐?
性別平權了嗎?
政治
不可不知的中港台
了解我們的世界
教育
追劇學教養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那些運動教我的事
歷史
台灣史上的人事物
社會
如何撕掉標籤?
寶島or鬼島?
台灣角落觀察
觀點
與觀點對話
從紀錄片出發
人物
人物特寫
關於生命的故事
Search for:
過勞怎麼辦
月經貧窮
手天使
☰
☰
☰
X
性別
女權自助餐?
性別平權了嗎?
政治
不可不知的中港台
了解我們的世界
教育
追劇學教養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那些運動教我的事
歷史
台灣史上的人事物
社會
如何撕掉標籤?
寶島or鬼島?
台灣角落觀察
觀點
與觀點對話
從紀錄片出發
人物
人物特寫
關於生命的故事
X
☰
過勞怎麼辦
月經貧窮
手天使
觀點
了解我們的世界
作為一名旁觀他人痛苦的紀錄者,我能給難民簡單的藥物、食物,卻給不起他真正需要的「希望」。
台灣同志遊行20周年
台灣第一場同志婚禮,許佑生:「我花費了整整35年才走到這裡來」
台灣同志遊行20周年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台灣角落觀察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不可不知的中港台
重看20年前的SARS醫療紀錄片,導演汪怡昕:「在當時的醫療現場,其實所有行為都是政治決定的結果。」
與觀點對話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性別
拍親密照是一種錯誤?《台北女子圖鑑》是否再現社會上男賺女賠的價值觀?
人物
反骨也不足以形容!七等生與他備受爭議的內在書寫
從紀錄片出發
那些年懷抱職棒夢的男孩,現在好嗎?十年後重看紀錄片《揮棒》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