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當喜憨兒成為老憨兒,雙老家庭的悲歌如何解?

金馬獎入圍紀錄片《寍》紀錄了喜憨兒Peter與母親的故事。Peter在35歲後生理急速老化,影響情緒與工作表現,也出現偏差行為;照顧他的年邁母親身體狀況惡化,從照顧者變成需要被照顧的人。 圖/《寍》 Peter獨自走在馬路上、隻身搭捷運、滑手機。在紀錄片《寍》的鏡頭下,導演與他刻意保持距離,從遠處紀錄他的日常生活。Peter是年過35歲的老憨兒,生理面臨急速老化的問題,連帶影響了情緒與工作表現,這一天他到心路基金會進行工作面談,與社工有以下的對話。...
「我希望把話語權還給殺馬特,讓他們講自己的故事。」

「我希望把話語權還給殺馬特,讓他們講自己的故事。」

到中國沿海工廠討生活的農民工後代,發展出用誇張髮型抒發壓力的文化,被稱為「殺馬特」族群。殺馬特的出現與數年來分崩離析的過程,在導演李一凡的轉譯下,成為了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 圖/《殺馬特,我愛你》 「勞動階層沒有話語權,不代表他們沒有道理邏輯,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公眾與菁英不懂。」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由數十位殺馬特受訪者提供的九百多段影像片段與訪談組合而成,導演李一凡把自己定義成轉譯的角色,將話語權還給殺馬特。...
當憂鬱症女孩遇上絕症患者,生命會發生變化嗎?【改變】

當憂鬱症女孩遇上絕症患者,生命會發生變化嗎?【改變】

憂鬱症患者霍珊認識一位絕症患者後,人生隨之改變。以前她覺得憂鬱症難以啟齒,現在居然可以侃侃而談? 圖/《生死之間》 「你說你希望,你葬禮上的每個人都喝威士忌,我說你瘋了……在這裡,我敬你一杯,桑德。」 桑德的大嫂在他喪禮上說了這段致詞,桑德就是這麼一個幽默體貼的人。 在喪禮上,桑德甚至還選擇放了「地獄之火迪斯可」這首歌(桑德選擇火化)。我知道他躺在那裡,我當時還在哭,但是聽到這首歌唱著「燃燒吧,寶貝,」我真的笑出來。 圖/《生死之間》...
當憂鬱症女孩遇上絕症患者,生命會發生變化嗎?【相遇】

當憂鬱症女孩遇上絕症患者,生命會發生變化嗎?【相遇】

霍珊外表漂亮又開朗,但罹患恐慌症與憂鬱症讓她幾乎想結束生命。《生死之間》紀錄她認識一位絕症患者後產生的改變。 霍珊。圖/《生死之間》 我是霍珊,今年20歲,是個模特兒。 一般人覺得我在鏡頭前充滿自信,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大家覺得我常常笑容滿面,是熱情開朗的女孩,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我是恐慌症與憂鬱症患者,我被這些疾病折磨了好多年。低潮時,雖然我不會躲起來,但是只要我自己一個人獨處,那種孤單的感覺就會逐漸淹沒我,開始有很多負面想法,我真的認真考慮過自殺,也知道怎麼做了,我有上網查過。...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牠歷經的整個過程。」盲眼、跛腳、皮膚潰爛、身心受創的流浪動物,管理員如何救援?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牠歷經的整個過程。」盲眼、跛腳、皮膚潰爛、身心受創的流浪動物,管理員如何救援?

門上註記著「被飼主刺傷」、「被棄養在大樓內」、「缺乏關愛」,門內是被棄養的各型犬隻、貓咪、兔子。紀錄片《浪浪救援隊》呈現荷蘭阿姆斯特丹動物收容所管理員的工作過程:為牠們找到適合飼主是工作中最棒的一刻、將牠們安樂死則是永遠無法習慣的煎熬。 圖/《浪浪救援隊》 對於喜愛動物的人們來說,觀看紀錄片《浪浪救援隊》就像是同時進入天堂與地獄,在動物收容所裡,隨時可能配對成功找到合適的飼主,籠子裡的浪浪瞬間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動物;但也要面對永遠無法習慣的煎熬:為無法馴服、攻擊力強的流浪動物,執行安樂死。 浪貓受重傷 管理員學習「放手讓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