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趙奕霽 | 4 月 1,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教育
手足吵架、告狀、爭執甚至拳打腳踢,這些衝突與競爭行為,提供家長一條了解孩子的路徑: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在讓大人知道:「我想要被重視、被認可、被愛」。面對衝突,家長可以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也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一起討論處理方式。 有二寶以上的家庭,難以避免手足衝突議題。 (示意照片)...
by 林靖嵐 | 3 月 29, 2024 |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台灣角落觀察, 教育, 社會
我是先天聽障者,遇過許多被歧視或被捉弄的狀況,高中前我一直感到自卑,直到考上大學我才感受到自己的勇氣和成長,開始接觸多元事物。《謝謝再聯絡》聽障女孩的故事讓我讓我深感共鳴,我也曾像主角一樣缺乏自信,但我選擇面對挑戰、創設聽障舞團,希望對社會傳達「同理」與「共融」的想法。 兩位聽障女孩的公路旅行,遇到不少狀況。圖/《謝謝再聯絡》 編按:本文討論涉及《謝謝再聯絡》劇情,請斟酌閱讀。 我是先天聽障者,2歲時被診斷為重度聽覺障礙。...
by 張吾青 | 3 月 28,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教育, 追劇學教養
每部動畫短片,都像絢麗和驚奇交織的冒險故事,其中充滿了轉折與感動,而旅程的最後,總會有出乎預料的驚喜。身為動畫導演,深刻感受若能以動畫的形式與孩子對話,不僅容易啟發他們的想像力,也能引導他們探索世界,同時更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傳達善待他人、接納自我的價值觀。 劇照/《箱裡裝了啥?》 動畫是一種直觀且極具表現力的媒介,透過豐富的美術和動人的敘事,能夠深刻地觸動人們的情感,尤其對於孩子們而言,它更是一段啟發與探索的旅程,能夠傳遞孩子重要的價值觀。...
by 大坦誠 | 3 月 27,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教育
大人一個無心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印象深刻,成為他一輩子的痛苦或力量,《七號獎品》的故事就是如此,主角奮力集點想換獎品,老師卻疏忽把獎品給了別人,大人或許覺得「不過就是個獎品而已嘛!」但這種「小事」對孩子造成的衝擊失落與崩潰感,在我小學教書生活中看來無比真實。如果我們也在乎孩子心中的「大事」,哪怕只是一支沒水的彩色筆,就會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看重的。 孩子的煩惱常是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圖/《七號獎品》 編按:本文討論涉及《七號獎品》劇情,請斟酌閱讀。...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