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如何面對破碎的生命經驗?《捕鰻的人》凝視修補生命的過程

面對生命困境,人生該如何繼續?這是導演許哲嘉的中年提問,他在宜蘭海邊紀錄捕撈鰻苗的阿美族人過程中,獲得啟發。 圖/《捕鰻的人》 紀錄片《捕鰻的人》在2021台北電影節拿下百萬首獎,同年也入圍金馬獎、2022年再入圍金鐘獎多項大獎。拍攝期間,導演許哲嘉在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也面臨某些生命困境,《捕鰻的人》為他帶來巨大的啟發。 《捕鰻的人》是記錄一群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二月,在宜蘭蘭陽溪出海口捕撈鰻苗的一群阿美族人的故事。 這個片子試圖想要看,在這個獨特的海邊,這群族人生存的困難挑戰,以及存在在各自人生的生命狀態。...
人有沒有尊嚴死亡的權利呢?紀錄片《下一站》,遙望死亡權合法的路

人有沒有尊嚴死亡的權利呢?紀錄片《下一站》,遙望死亡權合法的路

處在痛苦難耐的疾病桎梏,沒有治癒可能的處境時,人有沒有求死的權利? 圖/《下一站》 公視紀錄片《下一站》藉由溫金盛的敘事,傳遞台灣社會一項終極人權的訊息,那就是處在痛苦難耐的疾病桎梏,沒有治癒可能的處境時,人有沒有求死的權利?25年前,溫金盛因車禍,頸椎骨折、陷入四肢癱瘓,肌肉不自主抖動,尿管糞布不離,所有衛生和進食完全仰賴看護。 紀錄片呈現的議題包括存在的意義、倫理抉擇和經濟面向。雖然溫金盛有清楚的求死意願,他的死亡權利仰賴同理和同情的人或組織的協助,但是目前台灣沒有這樣的建置。...
家庭失能的青貧族,雖想望改變機會,卻無法擺脫惡性循環的宿命。

家庭失能的青貧族,雖想望改變機會,卻無法擺脫惡性循環的宿命。

金馬獎獲獎紀錄片《度日》,紀錄鄉間青年輪迴的生命低語。為了養活自己,他們必須同時兼兩三份工作,若未成年懷孕生子,就變成「小孩照顧小孩」的狀況。 圖/《度日》 紀錄片是記錄真實生活的影音,述說每個真實存在的故事。《度日》一開始轉換的幾個主角生活場景:誦經燒庫錢、唱KTV、騎車沒戴安全帽、裝一卡車要載運的庫錢金紙。這些畫面就足以讓人在刻板印象中,快速搜尋配對到片名的意義。 掌鏡的林佑恩導演說:「認識這群青年時,他們還是 16、17...
「我只是奉命行事,是國家要殺人的。」

「我只是奉命行事,是國家要殺人的。」

儘管台灣近年來執行死刑的頻率不如以往高,但配置好專業級的劊子手仍為必要,這群出任國家槍手任務的人就是高檢署及高分檢的法警,也正是金鐘戲劇《大吉》描述的一頁切片。 金鐘戲劇《大吉》從法警的角度探討死刑議題。圖/《大吉》 《大吉》 短片描述台灣法警執行死刑的故事。用紅筆寫於冰棒棍上的吉字,代表選中成為該次執行死刑的執法人員。劇中貴武抽中了寫有吉字的籤,卻因為妻子懷孕,擔心這個任務會對未出世的寶寶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拜託信全學長代班。...
那場沒有子孫送行的喪禮,誰來披麻戴孝?

那場沒有子孫送行的喪禮,誰來披麻戴孝?

印尼看護莎莉照顧的阿公過世,在沒有子孫送行的喪禮中,她被迫充當披麻戴孝的親族……。這是金鐘入圍劇《入世》的劇情。或許多數台灣人仍對移工充滿誤解與歧視,但願戲劇是互相理解的開始。 圖/《入世》劇照 今年公視學生劇展有兩部作品的主角來自印尼,分別是吳郁芬 《入世》 的莎莉(陳莎莉飾演),與劉純佑《紅色》的Lily(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