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廖泊喬 | 1 月 18,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在課堂中,當一位營養學老師,用誠懇的眼神、穩定的話速、信仰般堅信不移地對你說:「要有意識地吃東西啊!(Conscious eating!)」帶著各種家庭故事來到課堂的學生,他們分別會怎麼做呢?這是2023年底在台灣上映的電影《餓之必要》(Club Zero),劇情到後頭,會有些意想不到的驚人發展,從英文影名《Club Zero》直翻「零卡俱樂部」或許可以看出端倪,而電影中反覆出現的「吃東西」畫面,則讓我聯想到「飲食疾患」。 《餓之必要》電影劇照。圖/東昊影業 「To eat or not to eat, that is the...
by 羅怡君 | 1 月 16, 2024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新聞中越來越多孩子自殺自傷、關於失眠、憂鬱服藥的討論也逐漸增加,現在追求身體長壽健康的社會已開始重視「心理健康」。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以不同案例的症狀與背後成因,勾勒出現代人生活的困境與壓力,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覺察、呼吸和反思、每一種角色帶來的責任和選擇,都是自己與他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即使是護理師或醫生們也都需要面對自身生命的課題,誰又能說自己是完全健康的「正常」人呢? 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以不同案例的症狀與背後成因,勾勒出現代人生活的困境與壓力 。劇照/NETFLIX...
by 吳欣怡 | 1 月 9, 2024 | 世界那麼大 , 人物 , 人物特寫 , 教育 , 社會
「柳登汁」、「堆是比」、「卸茶園」等幽默的名詞,是蘭嶼「蘭式風格」的縮影。蘭嶼人說話直接、喜好直接、愛也直接。台北女孩吳欣怡,在這落腳成家,成為專業的蘭嶼人,從剪頭髮修水電到扛瓦斯蓋房子,生活上的大小事都得靠自己,也感受到少用3C的單純快樂,開設獨家「媽媽課輔班」、「爸爸才藝班」,與孩子共同成長。 在蘭嶼的孩子獨立且自由,天氣熱了就去跳海。圖片提供/吳欣怡 有人說,來蘭嶼的人,有三「失」:「失業」、「失戀」和「失意」。當年失業的我來到這座藍色的島嶼,從此黏住,找到歸屬,一待就是十二年。...
by 劉凱莉 | 12 月 25, 2023 | 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 台灣角落觀察 , 教育 , 社會
從小在安置機構長大的阿元,缺少親友的關愛,整天沉迷在網路遊戲的世界裡,為了購買遊戲點數,曾經鋌而走險網路詐騙網友。16歲那年他被逮捕,法官判處他「保護管束」再給他一次機會,這個經驗讓阿元痛定思痛,進入社區據點接觸餐飲業與人互動,在自食其力的路上找回自我肯定與歸屬感。 阿元(化名)曾誤入歧途詐騙網友。圖/《青春發言人》 「一天24小時,我幾乎20個小時都在打遊戲,甚至連等公車我也在打遊戲,我就是那種人,」現年18歲的阿元回憶過去的自己。...
by 黎詩彥 | 12 月 15, 2023 | 教育 , 追劇學教養
暢銷書籍與動畫《神奇柑仔店》真切地描繪出小學生各式各樣的煩惱,讓孩子感到被同理,讓不容易說出口的情緒得以被接住。其實《神奇柑仔店》最厲害的魔法,不只是吃下零食後會有奇遇,而是光用幻想的,情緒就能找到宣洩的出口,面對人生的挫折與煩惱,先不用急著解決問題,優先照顧好自己的情感及內心需求,才能找出新角度來見招拆招。 《神奇柑仔店》是暢銷書籍,也發行動畫。 「人與零食的相遇都有道理,人和零食相遇後,很有可能改變那個人的一生。」...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