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宋家瑜 | 3 月 31, 2025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懷孕是女性的基本生理權利,但發生在移工身上,當事人往往會遭受調侃「不是來工作,是來懷孕的」。台灣已有超過39萬名女性移工,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們來到台灣,用盡全力照顧起我們的家,卻被經常忘記她們不只是勞動力,也是活生生的人,有成家的需求,也有為人母的盼望。 安置中心的移工媽媽。圖片攝影/Siswanto...
by 陳翰堂 | 3 月 24, 2025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泰國移工拜倫因職災臥病在床,雇主規避醫藥費等賠償責任,一年後拜倫跳樓輕生。另一位越南姊妹遇職場霸凌致憂鬱焦慮、差點自殺,最後簽下自願返國證明回國。若有專業中立的翻譯人員,是否能處理拜倫遇到的欠薪、職災與保險給付?是否能協助遭霸凌暴力對待的女性移工?移工們並沒有期待享受特權,僅希望受到平等對待,不讓慘痛遭遇成為因移工身份而獨有的不幸。 示意圖...
by 陳秀蓮 | 3 月 25, 2024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移工入台工作後,若離開雇主處連續三日無法取得聯繫,雇主須通報移工失聯,這些人就是大家俗稱的「逃跑外勞」,又稱「失聯」或「失聯移工」。人不會無緣無故逃跑,「逃跑」代表後面有壓迫來源及危險,移工選擇逃離的,就是移工制度長期以來的剝削及控制。 移工逃跑真的造成台灣社會問題嗎?圖/《九槍》...
by 王惀宇 | 3 月 7, 2024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阮國非案後,警界似乎很難學到什麼教訓,因為至今仍有許多現職員警未曾看過阮案現場畫面,只能以訛傳訛;警界針對阮案製作了「案例教材」,提及「應注意比例原則」與「加強員警執勤安全訓練」等結論,流於重複敘述法規文字,沒有進一步分析案件事實,也未關注警察體制的組織編用、教育訓練、執勤觀念等核心問題。 阮國非。圖/《九槍》 《九槍》這部電影,我一共看了三次。第一次看時,我難以形容心中所感受到的震撼。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事件影像,身為一個資深員警,還協助警察學校的教學工作,我很訝異自己居然是在一部民間拍攝的電影才能看到這起案件的發生經過。...
by 唐墨 | 9 月 12, 2023 | 台灣史上的人事物, 台灣角落觀察, 歷史, 社會
發生在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是熱門劇集「八尺門的辯護人」故事原型,也是公視戲劇《自由人》的取材來源。鄒族青年湯英伸誤入求職陷阱,遭到洗衣店老闆高工時高勞力的壓榨,還被苛扣薪資與身分證,酒後談判不成,湯英伸盛怒下殺害了老闆夫婦與他們的二歲女兒,成為台灣最年輕的死刑犯。湯案引發社會各界向時任總統蔣經國請願,希望補償原住民族受到的剝削打壓與歧視。 人間雜誌曾報導湯英伸救援行動始末。影片:《獨立特派員》...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