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加拿大原住民女孩拒絕起立唱國歌,修改「土地宣言」讓族群相互和解

加拿大原住民女孩拒絕起立唱國歌,修改「土地宣言」讓族群相互和解

試想在台灣小學裡,周一早上升旗典禮時,有原住民學童不開口唱國歌,沒立正站好、還坐在地上,你會怎麼看?在加拿大的15歲的原住民族Miyawata就拒絕唱頌加拿大國歌,她無法認同國歌,因為在加拿大歷史中,原住民族群經歷許多不公義。Miyawata與同學勇於表達意見,學校也願意邀請她們修改空泛又有錯誤的「土地宣言」,用原住民認同的名稱來稱呼所有族群,強調承認真相、加強教育、走向和解的彌補方式。 Miyawata是原住民Nēhiyawak族。圖/《拒絕起立的女孩》...
《奇蹟花園》打破新舊好壞的二元論,四原則看見舊物新價值實踐永續教育

《奇蹟花園》打破新舊好壞的二元論,四原則看見舊物新價值實踐永續教育

「新」與「舊」,並不對應著「好」與「壞」,新的物品可能為我們帶來「獲得」的喜悅,或是對於生活多樣性的興奮與期待;而舊物所代表的,可能是時間堆疊成的安全感,或是過往美好時光的見證。物品的價值,從來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我們「怎麼看它」而改變。如果能「看多一點、想深一點」,讓孩子參與其中,不只幫助他們了解資源的價值,更能培養觀察、創造與換位思考的能力。 女孩本想丟掉一顆舊球,卻展開了意外的冒險旅程。圖/《奇蹟花園》...
插畫家波屎:與自己的不完美共存,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內在

插畫家波屎:與自己的不完美共存,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內在

我們都想成為他人期望或自我期許的模樣,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狀態,但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就像《想和你跳支舞》的小男孩因為鞋子破洞感到自卑,不敢邀萬人迷女孩去舞會。但若我們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著一次次前進的過程,會有不同的人生經歷與改變,而「幸福」也是在懂得接受不完美之後,所產生的感動。 小男孩想邀心儀的女孩去舞會,但鞋子破洞讓他自慚形穢。圖/《想和你跳支舞》 編按:本文討論涉及《想和你跳支舞》劇情,請斟酌閱讀。 我們喜歡看兒童電影,因為它能夠將我們從複雜的人格帶回到最單純、純潔的一面。...
當孩子怕黑、怕鬼?讓「想像力」成為孩子面對恐懼的「超能力」

當孩子怕黑、怕鬼?讓「想像力」成為孩子面對恐懼的「超能力」

我從小就常被笑是「膽小鬼」,我會想像黑暗角落有怪物竄出、遊樂園海盜船螺絲鬆脫……當我成為心理師後,發現這些「害怕」仍在孩子們腦海中放映著。一位幼兒園孩子非常害怕半夜醒來的漆黑,他想像會有一隻怪物跳出來嚇人,我跟他練習用想像力來吹氣灌出一顆氣球,最後氣球就帶著怪物一起飛走。想像力的確會讓孩子帶來恐懼,但也能成為他們解決難題的重要能力。 孩子腦中的小劇場,常有許多因想像力豐富而生的恐懼。圖/《怕怕怎麼辦》...
當孩子說:「妳不要愛我,因為我也不會愛妳!」請尊重孩子抗拒的勇氣

當孩子說:「妳不要愛我,因為我也不會愛妳!」請尊重孩子抗拒的勇氣

當小孩問媽媽:「為什麼做決定的總是妳?」這句在動畫片《小小蜘蛛出門去》開頭的提問,尖銳地刺了我一下,我想起我兒子四歲的時候,忿忿地說:「妳不要愛我,因為我也不會愛妳。」聽到這句話,我轉身去收拾房間,順便收拾我的眼淚。我丈夫立刻召開「三方會談」,要我和兒子圍坐,別放棄溝通。因為衝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結構底下「以愛之名」實行的脅迫和宰制。 當孩子察覺大人的期待,會選擇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劇照/《小小蜘蛛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