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桃猿投手黃子鵬每年開季都把自己當新人,走得長久穩定才是贏家

樂天桃猿投手黃子鵬每年開季都把自己當新人,走得長久穩定才是贏家

在火球齊發的職棒圈,中職近年最具代表的低肩側投、樂天桃猿投手黃子鵬,以獨特的出手點讓打者難以掌握,更在2024年世界12強賽中,成為中、南美洲隊伍打者的剋星,證明投球不用一定要剛猛如虎,柔韌也可以是殺手鐧。黃子鵬每年開季都把自己當成新人,和所有投手公平角逐位置,力求自己全方面保持良好條件。 黃子鵬是中職少見的下勾型投手。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大規模斷電怎麼辦?掌握五項停電應變措施,先準備一台收音機吧

大規模斷電怎麼辦?掌握五項停電應變措施,先準備一台收音機吧

當家中突然停電或者出現大規模斷電的緊急狀況,要迅速掌握應該盡速完成的五項緊急應變措施:光源、收音機、簡訊、水源、食物保存。更要特別注意昏暗、看不清楚的情況下煮食,很容易導致火災。 大規模停電時要盡速掌握五項應變措施。圖/《鹹魚小隊》 想像一下,當附近的「變電所」遭到飛彈攻擊,沒有燈光、電視、冷氣的缺電生活該怎麼度過?手機無法充電,接著可能面臨沒有瓦斯、水的困境,連吃飯和上廁所都成問題。...
「空白三年」卻是優勢?中信兄弟陳冠穎快速站穩一軍的「晚成」哲學

「空白三年」卻是優勢?中信兄弟陳冠穎快速站穩一軍的「晚成」哲學

中信兄弟投手陳冠穎畢業自平鎮高中、臺北市立大學,在高中時尚未發光發亮的他,沒有因為失意而放棄棒球,進入大學後球速進度幅度高,又入選U23世界盃中華隊,爭取到一片天,於2024年中職新人選秀會第三輪上榜。陳冠穎比高中同學們慢了三年踏進中華職棒,卻用最快的速度站穩一軍,入隊就成為中信兄弟的牛棚主力。 中信兄弟投手陳冠穎2024年選秀上榜,隔年3月29日就迎來一軍初登板。圖片來源/中信兄弟粉專...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輕判少年犯,是保護還是縱容?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輕判少年犯,是保護還是縱容?

《少年事件處理法》的重要精神是「行政輔導先行、司法處遇為後盾」,讓少年回歸社會是國家最主要的目的。然而社會重大案件發生後,實務審判的量刑結果總是備受社會審視,《公視主題之夜SHOW》討論少年犯罪成因的心理因素、量刑輕重的個別後果,以及社會安全網的疏漏,如何更有效接住這群非行少年? 少年犯罪是否該等同成人量刑?需要考量許多家庭與社會脈絡。圖/《公視主題之夜SHOW》...
除了刑罰之外,配合法律扶助釐清犯罪成因才有機會預防悲劇

除了刑罰之外,配合法律扶助釐清犯罪成因才有機會預防悲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Ⅱ》呈現社會應如何以更深層的理解與同理心面對精神疾病與犯罪議題。本文訪談法律扶助基金會執行長周漢威與專職律師唐玉盈,透過兩位法律專業人士各自在司法實務中的寶貴經驗出發,探討台灣司法體系的現況、備受關注的國民法官制度,以及法律扶助在社會安全網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與惡Ⅱ》呈現國民法官庭審情況。圖/《我們與惡的距離Ⅱ》...
「哲學提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告別盲從與情緒困擾

「哲學提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告別盲從與情緒困擾

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聖十字小學,位在歷史、宗教與政治衝突的社區中,《柏拉圖少年》紀錄校長陪伴一群小男孩學會用哲學面對情緒、仇恨與自我的教育過程,《If I Can Dream》的旋律貫穿全片,貓王唱著夢想與救贖,而這群孩子,也在學會提問的過程中,重新尋回「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校長麥可瑞維將哲學思考帶入學校與學生家庭。圖/《柏拉圖少年》 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阿爾多因地區的聖十字小學(Holy Cross Boys School)這所男校裡,情緒管理與人際衝突成為日常教育的主場。校長凱文・麥可瑞維(Kevin...
中信兄弟投手伍立辰:走出高中觸身球陰影,前進中華職棒生力軍

中信兄弟投手伍立辰:走出高中觸身球陰影,前進中華職棒生力軍

中信兄弟投手生力軍伍立辰在2024年選秀會獲得第二輪指名,該年才從嘉義大學應屆畢業的他,不只2025年以新人之姿直接從一軍開季,還獲得總教練平野惠一盛讚,看到他的潛力而燃起必須妥善栽培的使命感,但其實這樣的一位「隱玉」,原本因高中時一顆觸身球留下心中陰影,打算離開棒球另闢跑道,後來才回心轉意並棄打從投,意外用四年大學期間,打造出王牌身手,闖進想都沒想過的職棒舞台。 伍立辰一出手球速逼近150公里。圖片提供/中信兄弟粉專...
「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有相同審判權力,審判量刑需看見被告的人生困境

「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有相同審判權力,審判量刑需看見被告的人生困境

「國民法官」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讓國民擔任法官,擁有和職業法官相同的審判權力。目前國民法官法所適用的案件為「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者」,也就是殺人、傷害致死、酒駕致死等犯罪類型。國民法官的任務,便是與職業法官一起審理案件,共同討論,並決定被告有罪或無罪;以及如果有罪,如何給予適當的處罰。 示意圖。...
精神醫療的新出路,廖福源:以「社會處方箋」互補個體治療

精神醫療的新出路,廖福源:以「社會處方箋」互補個體治療

《我們與惡的距離Ⅱ》(以下簡稱《與惡Ⅱ》)劇中呈現的精神疾患樣態、照護困境,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不足,都映照著現實中的種種挑戰。社會工作者、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創辦人之一的廖福源,從專業角度解析劇中議題,並探討台灣精神照護的現狀與未來。 妄想性思覺失調患者的背後常有重大的失落與失敗。圖/《我們與惡的距離Ⅱ》 談及《與惡Ⅱ》中的角色呈現,社會工作者、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創辦人廖福源觀察:「以羅自強來看,他是妄想型的思覺失調,但背後有很重大的失落和失敗,例如朋友跑了、投資失敗,他很想要彌補這些東西,然後演變成妄想。」...
加拿大原住民女孩拒絕起立唱國歌,修改「土地宣言」讓族群相互和解

加拿大原住民女孩拒絕起立唱國歌,修改「土地宣言」讓族群相互和解

試想在台灣小學裡,周一早上升旗典禮時,有原住民學童不開口唱國歌,沒立正站好、還坐在地上,你會怎麼看?在加拿大的15歲的原住民族Miyawata就拒絕唱頌加拿大國歌,她無法認同國歌,因為在加拿大歷史中,原住民族群經歷許多不公義。Miyawata與同學勇於表達意見,學校也願意邀請她們修改空泛又有錯誤的「土地宣言」,用原住民認同的名稱來稱呼所有族群,強調承認真相、加強教育、走向和解的彌補方式。 Miyawata是原住民Nēhiyawak族。圖/《拒絕起立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