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也有正面意義:停下來欣賞自己的努力,用「自我疼惜」取代「自我憎惡」

「躺平主義」來自中國網路流行語,意指「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無欲無求的處世態度。」「躺平」只是冰山一角的表層行為,許多躺平者都反映出對於現實環境的無力感受,就如《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的房仲主角,在現實壓力下做出了逃避行為。但躺平其實有正面意義,先不急著貶低自己,在躺平過程中稍事喘息並重新思考未來方向,欣賞自己的努力,練習走向「自我疼惜」的路徑再出發。

許多人都曾有過想躺平逃避的念頭。圖/《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
許多人都曾有過想躺平逃避的念頭。圖/《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

某次會談時,個案說:「有時候想找個地方躲一下,什麼都不用想。」,不假思索地,我也回了他:「我也這樣想過。」是啊,我想在這個世代,許多人或許都跟我們一樣,有過想要「躺平」的念頭。

「躺平主義」來自於中國的網路流行用語,指的是「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躺平』,無欲無求」的處世態度,「躺平」被視為年輕族群對現實環境失望的反動行為。

躺平,是冰山表層的行為層次,行為底下有各式各樣的可能,每個躺平行為下面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但許多躺平者都反映出對於現實環境的無力感受。

生而為人,我們都有被認可、有價值的內在渴望,依循著這些內在渴望,我們會期待自己的付出不會一無所獲,甚至能從中獲得意義感;然而,當巨大的階級差異導致努力不再成為自我價值感的有效來源,也就是:「無論怎麼努力,我仍然感受不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憤怒、不平甚至恐懼的感受因應而生,不安逐漸擴大變成了無力乃至無望,於是許多人選擇用逃避的方式面對,而躺平某種角度也是對於現實生活的逃避。

「躺平」只是冰山一角,源於「真實我」與「理想我」差太多

當提到躺平是種逃避行為,很多人心裡可能會有評價,或許也會把躺平或逃避連結到一些負向的標籤上,在這裡,我先邀請大家把任何評價和標籤放在括號裡,我們好好來好奇躺平的本質。

我們每個人初生時都有一個「真實我(原初的自己)」,隨著長大歷程裡經歷原生家庭的教育、社會文化的薰陶,以及生命歷程中遭遇過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我們乘載了各式各樣來自他人的期待,這些期待逐漸形成了一個「理想我(成為這樣的人才是夠好的)」,然而,由於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的期待,因此展現在外的就會是「現實我(我們此時此刻的樣子)」。

每當越在意現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就會陷入「自我憎惡」的循環中:部分能應付環境中期待的人,總覺得好像還不夠,因此就不斷重複著再挑戰更難關卡的歷程;有些則經由學習意識到理想我是從過去經驗而來的,開始控訴過往經驗的人事物造就現在的困境;又有一群人,因現實我與理想我間差距過大,陷入無望的低潮中,展現出對環境無作為的消極抵抗,於是選擇了躺平。

心理諮商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跟陷入無力感的個案介紹另一個路徑,這個路徑稱作「自我疼惜」,以躺平為例:在每一次躺平時,我們先好好地呼吸去感受自己的生命力,不急著給自己任何評價,單純好好地去好奇、覺察自己的躺平底下有著什麼樣的感受、想法、期待和內在需求;探索結束後,承認自己有時就會有躺平的想要與行為,更重要地,去接納自己的躺平作為一個選擇,沒有對或錯;這時候,你慢慢可以撐開一個空間去看到躺平這個選擇所帶來的獲得(例如: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從事自己喜歡做的……等)和代價(例如:有些真正想要的事就此被擱置),思考自己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與選擇。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為這個探索與發現的歷程好好地欣賞一下自己的努力。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思考躺平的正向意義:躺平,其實不等同於放棄,就猶如一句老話「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若將躺平作為漫長努力路程中的發呆亭,在那裡我們可以稍事喘息並重新思考未來前進的方向,那麼躺平這個歷程其實也充滿了意義。

逃避不可恥,知道自己真心想要什麼更重要

《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中,男主角彥哲在生活的壓力下選擇逃離身分,佯裝成一個剛買房子的屋主後,跟援交的小冬在空蕩蕩的房子裡玩起了沒有現實壓力的家家酒,直到小冬做出了抱娃娃的動作時才讓他被拉回現實,結束了這段關係並回到自己的家中。

《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講述房仲主角與援交女孩的短暫交會。圖/《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
《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講述房仲主角與援交女孩的短暫交會。圖/《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

猶如平行宇宙一般,如果彥哲在這個行為後,不斷評價、指責自己,那生活的壓力加上自我質疑會讓他更掉入「失敗者」的腳本中,想要再次逃離的想法就會不斷出現,或許未來每當壓力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再次用各種不同方式重複「躺(逃)平(跑)」劇情。

但若在這個事件後,彥哲可以好好地沉澱,停下來好奇從這逃跑的一天自己內在發生了些什麼震盪、不去評價而是正視並接受自己為那一天做了某個選擇,重新省視這個選擇帶來的獲得與代價後思考自己真實的想要,他也能從這次的經驗中有不少的看見,也能更自由地進行自己的選擇而不會覺得是受控於現實的壓力而趴下。

在這個版本的宇宙中,我想回到本片最後一個句子作結,因為那對我來說是個珍貴又充滿能量的語句—「我相信,明天…會更好」。

【延伸推薦】

短片|《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豔陽高照的早晨,房仲業務彥哲感到壓迫無處可逃,只能躲進賣不出去的新房。面對空洞的白牆,他與外送女孩意外展開了對家庭與未來的美好想像。

文章|DMN腦神經科學研究:好好躺平有助潛能發展

作者:趙奕霽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10.14

趙奕霽(泰坦)臨床心理師

趙奕霽(泰坦)臨床心理師

謐境心理治療所所長/馬大元診所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一個喜歡murmur、關注性別平等、社會現象與壓迫議題的I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