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N腦神經科學研究:好好躺平有助潛能發展

近年來,「內捲」和「躺平」這兩個中國用語常常成為討論的焦點。前者指的是過度的競爭,而後者則意味著退出競爭。然而,有趣的是,儘管這兩個詞語看似截然相反,但它們所描述的情境卻有著相似之處。在電影《陽光普照》中,主角哥哥阿豪因為課業競爭而走上了不歸路。而在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觀眾也能看到孩子們在激烈的家庭與教育環境中,做出內捲或躺平的抉擇。同樣地,2022年的韓劇《我的出走日記》的故事開端,便是從三個姐弟希望逃離原先瀕臨極限的生活而啟程。

DMN腦神經科學研究:讓孩子好好發呆有助潛能發展。圖/示意圖
DMN腦神經科學研究:讓孩子好好發呆有助潛能發展。圖/示意圖

「內捲」這個詞源自英語的「involution」,也可翻譯為「過密化」。它的由來可以追溯到農業社會中長期投入大量勞動力耕種,但因科技無法突破,導致產量無法有顯著增長的情況。因此,這個詞主要用來描述在有限的資源下,人人都在過度競爭,卻未能提高產出和所得的情況,因此每個人都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而「躺平」是近年來流行的詞彙,通過生動的肢體「躺下」行為來形容對抗外在壓力的消極態度,近乎放棄為了社會或家人的期望而努力奮鬥。這與2022年牛津選出的年度詞彙「哥布林模式」(Goblin mode)有著相似之處,形容隨心所欲地做自己,不在乎外在社會期望或規範的行為模式。

過度競爭下的內捲與躺平,是孩子表現的一體兩面

為什麼會說「內捲」與「躺平」是一體兩面呢?拿手機來做譬喻,「內捲」模式就像是手機上同時開了許多視窗與app,佔據大量記憶體、也相當耗能,雖說看似能多工處理好幾件事情,然而,負荷量增大,卻沒有反應在成果或效率上,就像孩子壓力提高,卻不一定有期待的成效;更麻煩的是,一段時間之後,手機過熱,螢幕突然沒畫面、按鈕都沒有反應,這就像進入「躺平」模式,孩子整個看起來就像是「當機」停下了。

此時,孩子的「躺平」,不是真正的休息或放鬆,常常是另一類的求救訊號:「我累了、我快累壞了。」

由於壓力與內分泌系統密切相關,因此在過度競爭時的各種巨大壓力,長期下來將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不僅身體較難調適、心理可能也會帶著滿滿無法改變的無力與無助感。除此之外,從腦部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會很好奇,孩子要怎麼放鬆?有什麼方式放鬆?那個與放鬆相關而運作的腦部系統「DMN」,什麼時候才能展開工作?

過度競爭下的內捲與躺平,是孩子表現的一體兩面。圖/示意圖
過度競爭下的內捲與躺平,是孩子表現的一體兩面。圖/示意圖

腦部科學研究顯示「發呆有理」,DMN能產生暗能量激發創造力

DMN(Default Mode Network),中文翻譯為「預設模式網路」。使用default(預設值)這個詞,就像是電腦剛開機時的原始設定狀態。而DMN特別的地方,就是大腦在如同原始設定狀態般的閒置期間,腦部DMN的訊號與活動反而更為增加。原來,腦部不是只有在做事時奮力工作,當我們正在發呆時,腦部雖然處於鬆狀態,但其實依然賣力工作!

二十多年來的腦科學研究,拼出一個和過往不同的腦部想像。過去我們會直覺地認為人們在休息時,大腦內的神經就像是電器一樣,處於關閉的狀態。但從更精細的影像中會發現,即使當人們看似想都不想、閒置不動的狀態,大腦也在忙碌地處理各種資訊。而這種「預設模式」的活動,所需的能量遠高於人們通常意識到的,比如說我們在進行某一個活動,有超過一半的能量耗費,來自於預設模式,有學者甚至稱之為「暗能量」,意指看不到也找不到,但是就存在在那裡的狀態。

更深入的分析發現,在人們放空、閒置、發呆、甚至做白日夢時,DMN更為活躍,也就是當人們在放鬆休息時,大腦仍忙碌地進行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而這些看似紊亂的能量,來自於原本預設的模式,而這些紛亂的神經碰撞與想法組成,和各樣「創造力」有關,也可能與「潛能」相關。

DMN(Default Mode Network),中文翻譯為「預設模式網路」,人們放空、閒置、發呆、甚至做白日夢時,DMN更為活躍。圖/示意圖
DMN(Default Mode Network),中文翻譯為「預設模式網路」,人們放空、閒置、發呆、甚至做白日夢時,DMN更為活躍。圖/示意圖

靈光乍現源自於思想的自由流動,好好放空對學習更具意義

人們在白天所吸收的資訊,會在休息時轉化成更持久的狀態,除了來自於記憶的鞏固,也來自於DMN的活動。「喔,對耶!」當我們靈光乍現、突然領悟的時刻,常常不是最認真或最專心的時候。大家可能常常有一夜睡眠或午休小睡醒來之際,突然就想到什麼苦思許久想不到的答案;在自在洗澡、或許加上大聲唱歌的某個片刻,突然就解決了另一個難題。

這些珍貴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來自於思維想法更為自由流動的狀態,由於「預設模式網路」的神經運作需要較高的能量,因此這些能量的消耗,對長期發展而言是有意義的。從這個角度切入思考,一個人若能好好放空、好好做白日夢,讓想法「自由自在地冒出流動」,反而更有機會不自覺地達到原本設定的目標,讓學習更具意義!

孩子們在發呆、在休息、或在睡覺時,先不要去打擾他們,因為他正在運作他的DMN。圖/示意圖
孩子們在發呆、在休息、或在睡覺時,先不要去打擾他們,因為他正在運作他的DMN。圖/示意圖

要全然避免內捲與躺平並不容易,但或許,下次父母看到孩子們正在發呆、在休息、或在睡覺時,先不要去打擾他們,也可以試著很平常心地對自己說:「放下心來,他正在運作他的DMN!」

【延伸推薦】
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書中深刻描述了家庭中因追逐分數的考試制度而扭曲的親子關係,以及單一的成功價值觀忽略了個體差異性的高壓社會。

紀錄片|《補習班的門口 》:2015年,在柯塔有24個學生因為承受不了補習過度的壓力、沮喪和寂寞而自殺。本片嘗試了解柯塔這些補習班裡的真實情況,這些16,17歲的孩子是如何應付周而復始的家庭、同儕和考試壓力。是什麼使他們崩潰,又是什麼成就了他們。

紀錄片|《童年的點點滴滴》:位於挪威奧斯陸郊區的極光華德福兒園,一群一到七歲的小朋友依靠天性在遊戲與自然中成長

文章|最棒的「競爭力」:不是急著幼時學注音背單字,而是保持探索之心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文章|《神奇柑仔店》用零食許個願:以新視角來看待煩惱,重拾勇氣與盼望

文章|當爸媽變成老師,「自學」不全是快樂學習,也會面臨挫折、情緒與親子衝突

作者:廖泊喬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03.13

廖泊喬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目前在醫院服務。著有《古人解憂療鬱帖》、《文豪酒癮診斷書》。臉書:喬喬看癮科學;Instagram:addiction_ch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