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尚名模到戰地攝影師,李米勒走出鏡頭的超現實愛情與傳奇人生

李米勒(Lee Miller),一個擁有天使臉孔、登上《VOUGE》時尚雜誌的名模,卻甘願走出鏡頭外,扛起相機記錄地獄戰場。曼雷(Man Ray),曾與畢卡索一同舉辦聯展的「超現實主義攝影之父」,他們的愛情浪漫且狂野,相差17歲的兩人,相戀4年卻情牽一生。

李米勒(Lee Miller),一個擁有天使臉孔、登上《VOUGE》時尚雜誌的名模,卻甘願走出鏡頭外,扛起相機記錄地獄戰場。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Lee Miller),一個擁有天使臉孔、登上《VOUGE》時尚雜誌的名模,卻甘願走出鏡頭外,扛起相機記錄地獄戰場。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本文有部分藝術裸露照片,未成年請由家長陪同點閱)

1926年,19歲的李米勒(Lee Miller)在紐約市區街頭漫步時,一輛卡車突然朝她駛來,千鈞一髮之際,有人抓住她的手救了她一命,這個人名叫康泰納仕,是時尚界極負盛名的《VOUGE》雜誌董事,康泰納仕(Condé Nast)注意到她宛若古典雕像的絕美顏值,延攬她成為模特兒,一年後,李米勒登上《VOUGE》封面,戴著一頂鍾型帽直視鏡頭,象徵理想的現代女性。

李米勒登上《VOUGE》封面,戴著一頂鍾型帽直視鏡頭,象徵理想的現代女性。圖/Photographs by Lee Miller used in this book are © Copyright Lee Miller Archives, 1985 and 2021 Thames & Hudson Ltd, London
李米勒登上《VOUGE》封面,戴著一頂鍾型帽直視鏡頭,象徵理想的現代女性。圖/Photographs by Lee Miller used in this book are © Copyright Lee Miller Archives, 1985 and 2021 Thames & Hudson Ltd, London

從紐約遠赴巴黎 ,模特兒李米勒與攝影師曼雷的相遇

李米勒在紐約長大,她的父親是工程師,同時也是業餘攝影玩家,她從小在父親的鏡頭下長大,習慣受到矚目,眼神充滿自信。李米勒10歲時目睹兒時玩伴在她面前溺水身亡,讓她性格大變,沾染了叛逆和黑暗,她說:「我看上去像個天使,但我其實是個惡魔。」

李米勒童年照。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童年照。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獨立、有想法的她,並不甘於只在鏡頭前受人擺布,她也想成為那個用鏡頭說故事、按下快門的藝術家,在擔任職業模特兒一段時間後,李米勒遠離家鄉,來到巴黎,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她想向當代最具話題的攝影師曼雷學習攝影。

李米勒是時尚模特兒,但她更想成為用鏡頭說故事、按下快門的藝術家。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是時尚模特兒,但她更想成為用鏡頭說故事、按下快門的藝術家。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曼雷同樣出身於紐約,來到巴黎已經五年,他喜歡這城市的刺激律動、藝術氣息,以及美女如雲。曼雷的本名叫做伊曼紐爾魯尼斯基(Emmanuel Radnitzky),他的父母是從俄國移民紐約的猶太人。曼雷從很小的時候就對性議題非常著迷,青少年就開始畫人體雕像素描,透過繪畫探索女性身體,之後更進一步畫真人模特兒。在攝影開始風行後,他發現透過掌鏡更能展現自我,於是他踏上了攝影之路。

攝影師曼雷。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攝影師曼雷。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來到巴黎後,曼雷與一位模特兒琪琪同居,琪琪完美的曲線帶給他豐沛靈感,他將琪琪的背部化身提琴,拍下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攝影作品《安格爾的小提琴》(Le Violon d’Ingres),這張創作於1924年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在2022年以1240萬美元售出,創下拍賣史上最昂貴的照片紀錄。

曼雷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攝影作品《安格爾的小提琴》(Le Violon d'Ingres)。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曼雷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攝影作品《安格爾的小提琴》(Le Violon d’Ingres)。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曼雷與琪琪相戀6年後分手,曼雷陷入了低潮,打算離開巴黎,到法國南部去渡假散心。

相遇咖啡館,催生超現實主義「達達運動」

1929年7月的某個下午,李米勒來到曼雷在巴黎的工作室,裡面的人告訴她,曼雷到外地渡假了。為了平復失望的情緒,李米勒去了最近的咖啡館,和服務生聊天時,她提到自己要找曼雷,他是她來到巴黎的主要原因,就在這一刻,曼雷走進了咖啡館。

李米勒立刻跑到曼雷面前,說:「我是你的新學生。」曼雷回答:「我不收學生,我正要離開巴黎去渡假。」李米勒想也不想,堅定的說:「我知道,而且我要跟你一起去。」

李米勒跟著曼雷登上開往法國南部的火車,從此她成為他的徒弟、模特兒和愛人。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跟著曼雷登上開往法國南部的火車,從此她成為他的徒弟、模特兒和愛人。那時曼雷已經37歲,李米勒正值20芳華,美麗青春的李米勒為曼雷帶來無窮的靈感,李米勒也被曼雷的風趣、才華和赤子之心迷得神魂顛倒。他們喜歡去遊樂園約會,拍下許多逗趣嬉鬧的照片,見證兩人親密的感情。

李米勒跟曼雷喜歡去遊樂園約會,拍下許多逗趣嬉鬧的照片,見證兩人親密的感情。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跟曼雷喜歡去遊樂園約會,拍下許多逗趣嬉鬧的照片,見證兩人親密的感情。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一天,李米勒在暗房沖洗照片,她被疑似老鼠的異物驚嚇,開燈查看後又馬上把燈關上,造成底片曝光過度,曼雷立刻把底片泡在定影液裡,試圖補救,意外發現了「中途曝光」(Solarization)這種出乎意料的顯影技巧。照片中黑色變白色、光暈瀰漫,激發出曼雷的新靈感,成為他的專屬利器。一時之間,曼雷聲名大噪,幾乎全巴黎的名人都想找他拍照。

曼雷的「中途曝光」(Solarization)顯影技巧。照片中黑色變白色、光暈瀰漫。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左:曼雷的攝影作品;右:李米勒的攝影作品,看得出兩人的靈感雷同、一同創作。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左:曼雷的攝影作品;右:李米勒的攝影作品,看得出兩人的靈感雷同、一同創作。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登上創作顛峰的曼雷,腦海裡充滿各種點子,他與許多超現實主義者,包括:保羅艾呂亞(Paul Éluard),達利(Salvador Dalí)和崔斯坦(Trsitan Tzara),以及他的老朋友杜象(Marcel Duchamp),合力推動「達達運動」(法語:Dada或dadaïsme),讓藝術擺脫所有美學和道德約束,在奇特幻想中自由衍生、隨機行事而不設限。這份對自由的嚮往不只展露於藝術創作,也體現在他們的生活和愛情中。

對自由的嚮往不只展露於藝術創作,也體現在他們的生活和愛情中。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對自由的嚮往不只展露於藝術創作,也體現在他們的生活和愛情中。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作品登上《VOUGE》,從鏡頭前的模特兒變成自由攝影師

李米勒學得很快,她極具天份、大膽剪裁照片,隨意翻轉,創造出驚喜的效果。這對戀人的作品經常源自同一個靈感,他們透過照片作品「放閃」,她也踏出暗房,漫步在巴黎街頭,肩上背著相機,做出有自己風格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攝影把她從鏡頭裡解放出來,帶給她自由。在他們相識一年後,李米勒實現了抱負,在《VOUGE》雜誌發表她的第一張攝影作品。

李米勒在《VOUGE》雜誌發表她的第一張攝影作品。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在《VOUGE》雜誌發表她的第一張攝影作品。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而在生活中,李米勒也實行了她導師的準則—自由的戀愛,但是,年過四十的曼雷卻不若往常灑脫,他擔心小情人投入其他男人的懷抱、率性放任的越軌行為,會削弱她對自己的感情,而他對她的依賴卻是越來越深。

李米勒的攝影作品,用籠中鳥來隱喻自己渴望自由的心境。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的攝影作品,用籠中鳥來隱喻自己渴望自由的心境。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如同大多數的愛情,在猜疑、忌妒生根後,兩個人開始衝突不斷,1932年,他們結束了4年的愛情,李米勒回到美國,但她的臉孔仍縈繞在曼雷的腦海中,尤其是她的嘴唇。每天早上起床,曼雷都會拿起畫筆,描繪愛人的嘴唇,他花了兩年時間,完成著名畫作「天文臺時間—戀人」(Observatory Time – The Lovers, 1936)。

曼雷與著名畫作「天文臺時間—戀人」(Observatory Time - The Lovers, 1936)合影。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曼雷與著名畫作「天文臺時間—戀人」(Observatory Time – The Lovers, 1936)合影。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深入戰地拍攝集中營,在希特勒浴缸赤裸拍照

1939年,戰爭爆發,猶太裔的曼雷面臨生命危險,決定回到美國避難。同一時間,李米勒從美國跨越大海,來到歐洲,擔任《VOUGE》雜誌的戰地記者,拿起相機報導這場戰爭。

李米勒的戰地記者證。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的戰地記者證。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發現集中營時,她是在場少數的女攝影師,她也和攝影大師大衛謝爾曼(David E. Scherman)合作,在希特勒的浴缸赤裸身子拍照,象徵洗去戰爭的汙穢和恐懼。從戰地回來,李米勒陷入創傷症候群,陷入了抑鬱。1947年,她和英國畫家兼攝影師羅蘭潘洛斯結婚,生下一個兒子,漸漸放棄了攝影。

李米勒拍攝集中營。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拍攝集中營。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在希特勒的浴缸赤裸身子拍照,象徵洗去戰爭的汙穢和恐懼。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李米勒在希特勒的浴缸赤裸身子拍照,象徵洗去戰爭的汙穢和恐懼。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曼雷一直住在美國,和杜象等志氣相投的朋友一起籌辦畫展,但他最好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他和李米勒一直透過書信往返,昔日激情已昇華為朋友和家人的關心。

1974年,曼雷在給李米勒的最後一封信中說,「我受困於狹小的休養所,我沒辦法走路,醫師試遍每一種藥物,幾乎都會讓我過敏,只有我所愛的不會讓我過敏,那就是妳,我愛妳。」

曼雷與李米勒的愛情浪漫且狂野,相差17歲的兩人,相戀4年卻情牽一生。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曼雷與李米勒的愛情浪漫且狂野,相差17歲的兩人,相戀4年卻情牽一生。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1976年11月,曼雷在巴黎過世,李米勒在8個月後去世。李米勒過世後,她的兒子將她拍攝的6萬張底片公諸於世,對世界而言,李米勒不只是上個世紀的第一名模,也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

【延伸推薦】

節目|《藝術家與他的情人》:藝術家的愛情故事跟一般人不同嗎?愛情和藝術創作會起什麼樣的化學作用?本系列紀錄片挑選了八對藝術家,帶大家一窺藝術家最私密的關係,繼而更了解他們的創作。

影集|《世界名畫的故事》:走一趟時光旅行,介紹10幅西洋藝術史上知名畫作,這些圖像創作的過程、畫家的人生以及他們生活的時代,將一一重現螢光幕前。

文章|新墨西哥沙漠召喚歐姬芙、花東黏住李屏宜,透視藝術家與土地的情感連結

文章|畫家與詩人的跨時空對談,吳俞萱:這是歐姬芙與我的荒野追尋

文章|因車禍不孕、丈夫又外遇親妹妹,畫家芙烈達卡羅用詩意和鮮明色彩表達痛苦人生

文章|《戴圍巾的珍妮.赫布特尼》不只是情人的繆思女神,還是被遺忘的藝術家

文章|藍騎士康丁斯基靠藝術聯覺作畫,能聽見色彩、看到聲音,百幅作品被情人深藏地窖

文章|克林姆的金色之《吻》,用黃金表現沉浸式的愛慾生死

文章|不辦婚禮不冠夫姓,藝術家歐姬芙用孤獨換來創作的高度

作者:文蔚然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10.04

資深媒體人,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喜歡觀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期望能透過用書寫將正向力量匯聚筆尖,豐富讀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