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騎士康丁斯基靠藝術聯覺作畫,能聽見色彩、看到聲音,百幅作品被情人深藏地窖

在德國慕尼黑最美的鄉村,有位女子在這裡度過了平淡的一生,她是德國表現主義領袖、前衛的女性藝術家—加布莉爾.明特(Gabriele Münter),在她住家的地窖中,收藏著數百件藝術品,其中有90幅傑作出自她的舊情人—同為藝術家的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加布莉爾矢志守護這些畫作,如同守護她的愛情、青春,和尊嚴。

藝術家情侶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藝術家情侶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原本在莫斯科擔任經濟學研究助理,但他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在初見法國藝術家莫內的「乾草堆」系列畫作後,康丁斯基下定決心要成為畫家,30歲那年,他前往德國學畫,他的太太安雅也支持他的決定,跟著他一起到德國展開新生活。

1899年,康丁斯基嘗試創作以色彩為先,母題次之的印象派繪畫,他寫下:「從事科學研究不曾給過我這樣的體驗、這種內心張力和創造力,我以前總覺得心裡很空虛,現在當了藝術家,生活過得幸福無比。」

瓦西里.康丁斯基的作品,風格近似印象派繪畫。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瓦西里.康丁斯基的作品,風格近似印象派繪畫。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在慕尼黑認識了一群藝術家,共同創辦了「方陣」協會兼藝術學校(Phalanx Art Group),矢志推廣各種形式的藝術,幾年後,「方陣」來了一位特別的學生,是時年24歲的加布莉爾,她對擅長雕塑、也教裸體畫的康丁斯基感到崇拜不已。

身兼藝術知音與人生導師,外遇加上師生戀淪為悲劇的開始

在加布莉爾小時候,她的父親和哥哥就過世了,來到「方陣」的前幾年,她也失去了母親,畫畫讓加布莉爾找到了心靈寄託,她用畫筆把她心愛的人留在畫中。

藝術家加布莉爾.明特用畫筆將心愛的人留在畫中。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藝術家加布莉爾.明特用畫筆將心愛的人留在畫中。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1902年夏天,加布莉爾在暑假跟著老師去到巴伐利亞移地教學,她發現老師既專制又嚴格,會把他不認可的色彩顏料丟在地上,但加布莉爾對他言聽計從,老師不喜歡的顏料,她就不用。加布莉爾的生命中一直缺乏一個守護者,在巴伐利亞的夏天,加布莉爾找到了人生導師、藝術上的知音,現在,也是她心目中最重要的男人。

兩人的戀情很快就被康丁斯基的太太發現,心碎的安雅黯然離開。如同每一個外遇的男人慣用的手法一樣,康丁斯基答應加布莉爾一定會和太太離婚,加布莉爾也希望這個男人能成為自己的丈夫。

藝術家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藝術家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周遊列國梳理繪畫邏輯,旅居巴黎開創繽紛馬賽克作品

在巴伐利亞、遠離塵囂的小天地,兩位藝術家互相為對方作畫,加布莉爾運用康丁斯基教她的調色刀技巧,採用她導師最喜歡的顏色,第一次創作油畫,完成一幅風景寫生。

加布莉爾.明特在瓦西里.康丁斯基指導下,創作的風景寫生。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加布莉爾.明特在瓦西里.康丁斯基指導下,創作的風景寫生。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然而,回到慕尼黑之後,現實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對妻子的愧疚讓康丁斯基瀕臨崩潰邊緣,陷入深沉的低潮中。他想逃跑,於是鼓起勇氣遠走高飛,花了兩年時間到柏林、布魯塞爾、米蘭、突尼斯周遊列國,加布莉爾一直陪伴他左右。1906年,他們定居在巴黎,康丁斯基運用從前研究員的科學訓練,設法在繪畫裡爬梳出邏輯,寫下了一本藝術創作教科書,名為「藝術中的精神」,他在書裡說:「出自內心的需求,從靈魂湧現的一切,都是美的。」

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旅居巴黎。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旅居巴黎。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這段旅居巴黎的時期,康丁斯基創造出許多知名畫作,如:《情侶騎馬》(Riding Couple),他以黑色為背景,製造繽紛的彩色場景,風格類似馬賽克,作品中傳達出對祖國俄羅斯充滿鄉愁的呼喚。來到巴黎的第二年,加布莉爾也在獨立藝術家沙龍舉辦生平首場畫展,初嚐成功滋味。

瓦西里.康丁斯基的作品《情侶騎馬》(Riding Couple)。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瓦西里.康丁斯基的作品《情侶騎馬》(Riding Couple)。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慕尼黑鄉居激發創作靈感,「共感覺症」能看到聲音、聽見顏色

1909年,他們回到慕尼黑,與一群藝術家共同成立「新藝術家協會」(Neue Künstlervereinigung München),旨在和後印象派運動做切割,追求形式淨化、更直接的藝術表現。在慕尼黑南方的穆瑙小村莊,加布莉爾迷上了那裡的景色,她買下了兩人的夢想住宅,畫作形式也更上一層樓。

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在慕尼黑南方的穆瑙小村莊。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加布莉爾.明特與瓦西里.康丁斯基在慕尼黑南方的穆瑙小村莊。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鄉村是他們靈感的來源,大自然的週期則是生活節奏,新環境激發了兩位藝術家澎湃的創作欲,兩人並肩創作,這對戀人的畫作基礎極為相似,甚至融為一體。在愛情的滋潤下,加布莉爾開創出自己的風格,她向自然取師,恣意發揮想像力,去感受事物的內涵,創造出最佳作品。

鄉村生活是靈感的泉源、大自然週期是生活的節奏。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鄉村生活是靈感的泉源、大自然週期是生活的節奏。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也進入一段產量噴發期,他所罹患的神經失調「共感覺症」(又稱聯覺),讓他不自主地把感覺混淆,他會看到聲音、聽見顏色,因此他轉而致力於抽象、表現的繪畫形式,盡可能讓色彩在畫布上強烈爆發出來,呈現主題的張力。

康丁斯基擅長讓色彩在畫布上強烈爆發出來,呈現主題的張力。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擅長讓色彩在畫布上強烈爆發出來,呈現主題的張力。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獨特前衛的畫風,讓他在藝術界能見度大幅飆升,同時間,他也終於正式和妻子離婚換回自由身,然而,他卻沒有要娶加布莉爾的意思。加布莉爾因此陷入憂鬱,她的畫作色調陰暗、靈感枯竭,她對創作和生活都失去了熱情。於是,她離開穆瑙,暫住他方,留下康丁斯基和女僕獨居在她的房子裡。

創立藝術「藍騎士」,奠定德國表現主義精神

1911年12月,康丁斯基連同其他藝術家發起「藍騎士運動」(Der Blaue Reiter),站在表現主義的最前線,幾位藝術家致力於捕捉顏色的象徵意涵,透過直覺的手法表現繪畫對象,「藍騎士運動」籌辦了兩場展覽,並於1912年出版「藍騎士年鑑」,這位俄國藝術家透過實驗抽象藝術,在藝術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藍騎士年鑑。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藍騎士年鑑。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但是沒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德國對俄國宣戰,康丁斯基只好匆匆忙忙地逃離德國,把畫作留在穆瑙。加布莉爾放不下情人,一路陪伴他從德國經瑞士,去到莫斯科,在莫斯科邊境,兩人分開,康丁斯基答應加布莉爾,他會回來娶她。

康丁斯基答應加布莉爾會回來娶她,但從未實現承諾。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答應加布莉爾會回來娶她,但從未實現承諾。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她寫給他的信石沉大海,康丁斯基音訊全無、人間蒸發。直到六年後,加布莉爾才終於託人找到康丁斯基,他還活著,住在莫斯科,但已經結婚三年,還生了一個兒子,他的妻子是一位18歲的俄國姑娘。

康丁斯基娶了18歲的俄國年輕妻子,兩人還育有一子。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娶了18歲的俄國年輕妻子,兩人還育有一子。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百幅作品深藏地窖,法院認證作為男方始亂終棄的精神賠償

對康丁斯基徹底死心後,加布莉爾的畫風有了明顯的轉變,她轉向關注自身棲居狀態,筆下的女性無論是在哪個狀態下,皆展露了女性的從容和獨立。

康丁斯基要求加布莉爾歸還他戰前留在慕尼黑近一百幅畫作,但加布莉爾拒絕歸還,1921年,兩位昔日戀人對簿公堂,加布莉爾勝訴,法院認證這些畫作是男方對女方始亂終棄的精神賠償,兩人此生不復相見。

加布莉爾把康丁斯基的百幅作品深藏地窖。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加布莉爾把康丁斯基的百幅作品深藏地窖。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在二戰時期,納粹把「藍騎士」成員的現代畫視為墮落的藝術,加布莉爾因此把這批畫藏在穆瑙住家的地窖中,一藏就藏了數十年。到了1950年代,加布莉爾成為銜接戰後和戰前前衛時代的代表性藝術家,每年至少在德國博物館和藝術畫廊舉辦一場展覽,並獲得政府頒發的「繪畫文化獎」和「金質勳章」。

康丁斯基的藝術作品。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康丁斯基的藝術作品。圖/《藝術家與他的情人》

1957年,為了慶祝80歲大壽,加布莉爾把部分收藏捐給慕尼黑市,她自己和舊情人的畫作得以重見天日。加布莉爾花了大半生保存這些畫作,一部分是為了報復舊情人,但更多是為了愛,她認為這些藝術傑作,應該要被世人看見。

【延伸推薦】

節目|《藝術家與他的情人》:藝術家的愛情故事跟一般人不同嗎?愛情和藝術創作會起什麼樣的化學作用?本系列紀錄片挑選了八對藝術家,帶大家一窺藝術家最私密的關係,繼而更了解他們的創作。

影集|《世界名畫的故事》:走一趟時光旅行,介紹10幅西洋藝術史上知名畫作,這些圖像創作的過程、畫家的人生以及他們生活的時代,將一一重現螢光幕前。

文章|因車禍不孕、丈夫又外遇親妹妹,畫家芙烈達卡羅用詩意和鮮明色彩表達痛苦人生

文章|《戴圍巾的珍妮.赫布特尼》不只是情人的繆思女神,還是被遺忘的藝術家

作者:文蔚然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12.27

資深媒體人,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喜歡觀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期望能透過用書寫將正向力量匯聚筆尖,豐富讀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