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第一次過年,公婆與我娘家家人,一起到「第三地」吃年夜飯,讓過年的壓力減到最低。
常聽已婚女同事分享,每到了過年時刻就會湧起一股哀愁,因為不能跟娘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還要等到大年初二才能回家。相較之下,我真的非常幸運,因為我的公婆想法開放,對於除夕過年的方式沒有根深蒂固的執念,過年也不需要拘泥拜拜的傳統儀式,一切隨性自然,對我們晚輩來說,真的是減少了很多壓力。
過年是一個放假的節日,不是壓力的來源
先生家的人口組成單純,只有公婆與兒子共三人。在我與先生還在交往的階段,他就曾經在除夕夜到我家一起,跟我爸媽一起圍爐慶祝。而那年除夕夜,他爸媽則如同往常,與住在鄰近的好友一起吃飯團圓,大家各自開開心心過好年。對公婆來說,過年就是一個放假的節日,大家開心輕鬆度過就好,他們不會規定兒子一定要在哪裡、跟誰過年,只要大家歡喜,不需要伴隨過多的壓力或情緒。
孩子出生之後,白天公婆會幫我們帶小孩,晚上下班接小孩,婆婆也都會特別烹煮我喜歡吃的料理。與公婆相處就像跟朋友一樣,雖然公婆還是會有長輩的一些傳統觀念,但是比例相對少很多,我跟他們相處是放鬆愉快的。
過年新方法:在「第三地」吃年夜飯
結婚之後,由於我自己的家庭、娘家、與婆家距離都非常近,彼此家人也都相處融洽、關係密切,結婚之後的第一個除夕夜,我們成功嘗試了一種新模式:邀集公婆與我的父母親與娘家家人,一起到「第三地」吃年夜飯。
所謂的「第三地」,就是直接向飯店或餐廳預訂團圓桌菜,除夕當天大家各自移動到該地集合,開開心心的用餐後,再各自解散。在「第三地」是非常必要的重點,因為大家都不需要負擔準備年菜與做菜的壓力,唯一的壓力可能就是只有我這個「發起人」,在訂桌時會有選擇障礙的小掙扎吧!每年到了差不多該訂桌的時間,我就會開始蒐集餐廳資訊、詢問大家的意見,多數家人都合群隨我安排,真的是非常幸運。
別讓儀式與壓力 淹沒了過年最重要的意義
結婚到現在五年,每年我們都是用這樣的方式一起湊滿一桌十多人圍爐,最大的好處是家中人口單純的婆家,也能一起享受團圓的氣氛;而我也不會缺席娘家的團圓飯,大家都能聚在一起,輕輕鬆鬆吃頓飯、聊天互動,畢竟,這才是過年最重要的意義吧!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又有新方式:選擇不在外面的餐廳吃飯,而是在我家開伙、公婆來團聚;用完餐之後,我們到娘家再吃一頓。婆婆對此安排也非常開心,已經在構想要做甚麼拿手好菜來大展身手一下。
沒有人規定過年一定要怎麼過,能有如此彈性的過節方式,很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就是長輩的態度與想法。雖然這樣的過年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家庭,但我的確很幸運擁有如此開明的家人與長輩,讓過年充滿歡樂與期待,而不是焦慮與壓力。
【延伸推薦】
文章|過年即地獄,回夫家比上班還累
文章|過年即開戰,硬著頭皮也要團的圓!
作者:TingYu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1.25
職業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