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恐懼感與生俱來,用三步驟培養孩子面對未知的勇氣

改編自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Frank Schätzing)代表作《群》(The swarm)影集,把小說中讓人心生畏懼的海洋災難,轉化為壯闊而絢麗的海中畫面,透過視覺的衝擊,更能讓人直接感受到恐懼不安。海洋生物是否具有攻擊性?大自然是不是正在對人類反撲?《群》讓人反思,人類與大自然之間,過去到現在的相處演變,而對於未知的恐懼,又該如何面對?

改編自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Frank Schätzing)代表作《群》(The swarm)影集。劇照/《群》(The swarm)
改編自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Frank Schätzing)代表作《群》(The swarm)影集。劇照/《群》(The swarm)

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陸續出現啟人疑竇的反常事件,鯨魚無端摧毀船隻、龍蝦噴出液體讓人嘔吐身亡、冰蟲長出牙齒往冰層下鑽、大量蚌類附在貨櫃船上影響前行⋯⋯,海洋生物同時變化,令人感到不安。

同樣地,人類與己身的「不安」要如何相處,在《群》影集中也如影隨形。影集中數位主角先後失去的摯愛,有人親身目睹大虎鯨咬著女友卻無力挽救、有人喊不回駕車遠去最終被海嘯吞噬的男友、有人聽到了女性友人死前的最後錄音、有人看到了好友沉沒前最後的影片。面對突發事件的壓力與悲慟,內心自然衍生出「悲傷」的情緒與「恐懼」的感覺,人們要如何與這樣的不安感自處以及面對呢?

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陸續出現啟人疑竇的反常事件。劇照/《群》(The swarm)
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陸續出現啟人疑竇的反常事件。劇照/《群》(The swarm)

恐懼感天生就有,大腦前額葉控管發展25歲才成熟

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從感覺到害怕、進而辨識出威脅,能夠迅速反應,也才有機會生存下去。而面對失去所產生的悲傷感,也是從小就具備的,生理上天生就有這樣的情緒反應,但理性上又明瞭必需要克制,其中關鍵的調節機制,和大腦前額葉有關。

前額葉負責控制行為、衝動與情感調節,幼童與青少年由於前額葉尚未發育成熟,面對恐懼或害怕時,表現會更為強烈、也更難自我調整。然而,大腦前額葉的發展是整個腦部中最慢的,要到成年(甚至有研究指出需要到25歲)才會發育成熟。因此,孩童表現出的「恐懼感」,需要更多的時間理解與陪伴。

以國小一、二年級、大約7到9歲的孩童為例,他們最會擔心「不見」。舉凡自己走路迷路的「不見」,或是離開父母進入學校時家人的「不在」,即便時間短暫都會讓孩童感到恐懼擔心。意即在孩童還沒有辦法靠自己評估「機率」的時候,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擔憂強度,去煩惱各樣可能無法預知「消失點」的災難。比如說,生活中的疾病會讓孩童擔心家人「死亡」,而車禍或是各種意外事故,不論機率高低也會讓孩童感到恐懼害怕,甚至自動焦慮到無法克制。

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劇照/《群》(The swarm)
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劇照/《群》(The swarm)

透過練習與恐懼感共存,培養孩童面對未知的勇氣

孩童的這種恐懼感,不是害怕看牙醫那種「感覺痛」,身體上的預期感受容易辨識也較好共感,心理上的焦慮反而更需要引導與同理。面對孩子心中對「消失」的恐懼與擔心,以情境題「若是爸爸媽媽不見了,我該怎麼辦?」為例,家長有幾個方法可以嘗試:

方法一: 確認「我都在」

孩童對於未知「消失」的感覺過於恐怖,需要安撫也需要陪伴。此時,需要反覆向孩童確認:我都在。有時是在視野所及之處,告訴孩子我就在你的身旁;有時是心理上的陪伴,讓孩子知道我正在聽。同時,需要練習的是,讓孩子知道就算父母不在旁邊,也還是在遠處支持你。像是在公園時,孩童可以練習去不遠處玩一玩再回來,看到父母的回應後再挑戰去更遠的地方玩;如果孩童因為有狗靠近而感到害怕,此時家人的作法就是陪伴著,讓孩子安心後一同走過去。透過這些生活上的練習,有助於「我都在」的訊號反覆加強。

方法二: 將害怕「正常化」

恐懼是人人都有的感覺、害怕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不一定要消除孩童生活中的所有擔憂,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如何應對恐懼,將害怕「正常化」。《群》中某位船長提到:「這種小船碰上這麼大的鯨魚,他們沒有選擇,只能反擊。用鉤鐮、槳,拿到什麼就用什麼。」換句話說,恐懼之後會自然伴隨強烈的行為反應,將反應正常化,告訴孩子大人也同樣會感到害怕,更有機會了解孩童恐懼背後的原因。

方法三:共同描述「恐懼是什麼?」

恐懼的當下,並不適合直接問「你在害怕什麼?」這時候大部分的人無法好好思考,也無法具體釐清害怕的真正原因。可能先等待幾個小時、或是幾天過後,當孩童恢復到情緒較為穩定時,才是討論真正不安與恐懼原因的時機。

鼓勵孩童把把當時的害怕描述出來:讓你感到不安的是什麼?害怕會讓人聯想到什麼?試著把它說出來、寫出來、或是畫出來。特別需要留意的是,在過程中不適合帶著取笑或輕忽的態度,要先讓孩童感覺到重視與信任,不怕誠實描述後會被訕笑或責罵,才有進一步討論「這個害怕是不是有點太多了」的機會。

《群》影集中的主角們,有著超乎的理智與情緒控管。劇照/《群》(The swarm)
《群》影集中的主角們,有著超乎的理智與情緒控管。劇照/《群》(The swarm)

《群》影集中的主角們,有著超乎的理智與情緒控管,能接受旁人的安慰而快速振作,重回崗位且冷靜面對難題。但脫離劇情後,作為一般人,光是要把對於未知的不安與害怕好好說出來,可能都有困難,特別是孩童因為前額葉發育尚未完全,當恐懼感一產生,更需要家人付出耐心與時間好好處理及陪伴,恐懼往往是對未知的想像,與其期待戰勝恐懼,或許藉此建立親子溝通與信任感,更能賦予孩子面對未知的勇氣。

【延伸推薦】
影集|《群》:因世界各地傳出的海洋異常事件,如海洋生物發狂、入侵陸地等詭異災難,更甚至引起嚴重的海底崩移、海嘯等問題,導致人類生命逐漸陷入危險,迫使科學家們不得不聯手解決這些駭人事件。

文章|海生館創館館長方力行導讀《群》,人類文明智慧應服務海洋而非掠奪毀滅

文章|《綠色星球》也有魷魚遊戲,植物擬人化開拓生命視野

文章|「擔心」不該成為對孩子的限制,在自然中累積經驗提升體能與自信

作者:廖泊喬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02.21

廖泊喬

雲林虎尾人,臺灣大學醫學系畢,為精神科專科醫師、成癮專科醫師,目前在醫院服務。著有《古人解憂療鬱帖》、《文豪酒癮診斷書》。臉書:喬喬看癮科學;Instagram:addiction_ch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