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創館館長方力行導讀《群》,人類文明智慧應服務海洋而非掠奪毀滅

2004年出版的《群》描寫「具有意識」海洋的反撲,令人膽戰心驚。近年來人類對海洋資源的掠奪有增無減,每年漁業平均捕撈1600億條魚、養殖漁業潛在細菌病毒溫床危機、全球暖化造成生物演化速度無法適應……種種生態浩劫需人類改變根本心態,建設不能只是滿足人的需求,應積極加入其他生物因應環境變化的共融設計。

《群》影集改編自同名書籍,描寫海洋有意識地反撲人類世界。圖/《群》
《群》影集改編自同名書籍,描寫海洋有意識地反撲人類世界。圖/《群》

編按:本文討論涉及《群》劇情,請斟酌閱讀。

《群》小說是2004年問世的,這20年中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金融風暴、地緣政治、社媒當道,財富兩極……,加上方興未艾的人工智慧(AI)和深偽資訊,幾乎沒有人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不過有一件事的變化幾乎是可以「確定的」:海洋會愈來愈大,陸地會愈來愈小!

我們準備好了嗎?

2004年《群》描寫物種的深度學習模式,極似今日爆紅的AI

《群》這本書雖然是20年前出版的,但描寫的是更早的,1950年到2000年這段時間快速發生,人類對海洋貪婪而且毫無節制的掠奪,以及將它當做無限涵容的汙染物和垃圾棄置場所造成的浩劫。不同於一般的科幻故事,書中所引用的數據,都真實而精確,所發展的情節,都是根據堅實的科學知識和理論,唯一虛構的,擁有時間記憶,群體智慧,且能透過工具(含影響其他的生物)具體執行任務、使命必達的單細胞組合型物種「yrr」。

乍看之下「yrr」像無中生有,可是創造它背後所運用的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與累積觀念,和20年後(2023年)突然爆紅的AI原理是如此的相似,以致在寫這篇文章時,令我心驚膽顫!如果人類不深自反省和檢討,書中所言「具有意識」海洋的反撲,真的有可能發生嗎?

21世紀以後,看起來台灣的民眾更親近和關心海洋了,潛水的人愈來愈多,屏東小琉球和基隆潮境公園的親海遊客迭創新高,單一海洋生物的保育議題常成為社會爭論的焦點,珊瑚和鯨豚變成全民寵物……,可是這個是社會自以為愈來愈瞭解、親近、保護海洋後,海洋真正的狀態和命運嗎?

《群》警示人類的作為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生態浩劫。圖/《群》
《群》警示人類的作為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生態浩劫。圖/《群》

人類每年捕撈約1600億條魚,大型海洋生物要吃什麼?

或許大家不知道,幾十年來更進步的科學技術,如衛星遙測,無人機搜尋(以前是用船載直升機),更快更有效率的船隻、聲納、網具,反而讓更多的魚類被人類捕撈了!每年約9千萬到一億噸,如果以每條魚平均一台斤(0.6公斤)來算的話,就殺死了1600億條魚!現今海洋中90%以上有商業價值的魚類族群量,都已經被人類抓走了!那剩下的,我們自以為在努力保育的大型生物,鯨魚、海豹、企鵝、海鳥……要吃什麼?

如果用水產養殖來取代自然捕撈會不會更好?未必!因為食物鏈轉換效率的關係,現今每養出一公斤的食用魚,就會消耗2~5公斤從自然界中捕捉的魚,還不如直接食用牠來的節省,這也正是推廣「海鮮保育食譜」的原因之一。

養殖漁業發達可能造成的另一個潛在危機,也間接的在《群》這本書中點了出來。海洋中最多的生命個體是細菌,以細菌為食的是病毒,它的數量更多,只是在沒有感染宿主前,是沒有生命活動的。

科學研究顯示,海洋裡每一秒中發生病毒感染細菌的數量是10的23次方,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都伴隨著「基因嵌入」和「轉移」,這也正是前述書中虛構物種「yrr」影響其他生物的方法,而全世界快速發展的淺海網箱魚類養殖區,由於大量的投放飼料、排泄物和魚病等汙染,早已成為「海洋培養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及進入人類社會的大門」。

這會發生什麼事?想想陸地上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的新冠、SARS、禽流感病毒是怎樣來的?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就心知肚明了。只是一個是發生在陸地上,一個正在海洋中快速的醞釀而已。

全球暖化海水升溫,用過時的認知難以拯救海洋生物

不過真正會引發海洋天翻地覆變化的,則是人類一手造成的「全球暖化」。快速升溫的海水使得生物的演化速度根本來不及適應,只能含恨以終。無法移動的就地陣亡,就像一次又一次發生的全球珊瑚白化,以及失去家園,跟著消失的豐富珊瑚礁生物;能夠隨著海流移動的可能會隨著溫度線的轉移向南、北極逃亡,但是那裡有適合的棲息地?適當的食物?以及足夠的空間嗎?

更進一步的科學研究指出,全球暖化會造成海洋中缺氧層的擴大,表層及底層洋流的改變,營養鹽交換及生物子代傳播分布的停滯……,整個海洋和其中的生命會完全不一樣了。而這是我們現今社會普遍對海洋「過時」的認知、保育、以及管理方法能夠改變或拯救的嗎?

或許我們還有機會,但是要從下面幾個心態上根本改變才行:

1、 生態保育不會是再回到「從前的樣子」:1990年前的保育觀念是根植於幾百年穩定的環境條件,只要保護的好,生態就可重回以往的榮景。但過去的20年地球環境變化有多快?就算所有生物的活動能夠做到百分之百的沒有人為干擾(譬如設定「絕對保護區」),你覺得生態能「恢復從前的狀態」嗎?

2、 演化趕不上變化:現有的生態是千萬種生物的基因經過億萬年演化所形成的,而今的科學知識清楚的指出物種演化速率無法趕上氣候變遷的速率,除非能快速、大量的產生突變的基因及後代,在自然狀態下,大概只有單細胞生物(細菌、變形蟲、病毒……和yrr!)可以做到。

3、 健康的生態系本來就是處在「動態平衡」的狀況下:有進有出,有生有死,而不是只保護我們「喜歡或關注的生物」長命百歲就夠的。因此傳統保育特定物種的觀念要儘快升級到維護整個系統的運作,才能面對快速的環境變化,還不一定會成功!

4、 最重要的是,人類在為自己做各項建設時,應同時為其他生物在全球暖化下需要的生存條件做服務:用白話文講,就是未來建設的目標及規劃設計方案將不再只是滿足人的需求,而應積極的加入其他生物為因應環境變化的相關需求與設計。

能做到這些,或許才剛剛是理想中人類和海洋和諧共處的「起始點」;瞭解海洋只是人類進入海洋的基本功課,親近海洋到目前為止只為海洋生物帶來更多壓力與傷害,利用海洋只是掠奪其中的資源,建設海洋(水利工程、港口、堤防、海上風電)從頭到尾的目的是為人類服務,保護海洋多是滿足人們對關注生物的同情心,而在人類現代化過程中造成的全球暖化,卻是海洋無可避免的殺手。我們真正有愈來愈和海洋和諧共處嗎?還是一樣是以「人」為中心另一種自我滿足?

這個問題最終的可能解方,《群》在20年前也指點了方向:「我們能放棄自然這巨大網絡的哪一部分而繼續生存,誰能告訴我?」,人類從頭到尾也不過是演化的物種之一,和其他生命共享世界,並不是唯我獨尊的萬物之靈,因此累積和擁有的「智能」應該是來服務海洋,甚至地球上其他物種,而不是來掠奪甚至消滅牠們的。

或許人類文明發展的概念和方法可以「進入另一個演化層次」的時間到了,不管在道德、法律和作法上,都加上其他生物的「共同需求」為目標,從根本上走向海洋,甚至地球「萬壽無疆」的永續之道。為了自己、子孫和其他生命的明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完《群》的影集

「當海洋擁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竟是殺人……」《群The Swarm》

【延伸推薦】

影集|《群 The Swarm》:因世界各地傳出的海洋異常事件,如海洋生物發狂、入侵陸地等詭異災難,更甚至引起嚴重的海底崩移、海嘯等問題,導致人類生命逐漸陷入危險,迫使科學家們不得不聯手解決這些駭人事件。

文章|小一學穿救生衣、小二學浮潛……打開墾丁國小老師的獨門海洋課程

文章|六步驟實踐海洋親子共學:建立習慣的迴圈、創造海洋記憶點

文章|「擔心」不該成為對孩子的限制,在自然中累積經驗提升體能與自信

作者:方力行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4.02.06

方力行(照片攝影/劉美玲)

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

台灣大學理學士,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哲學博士,曾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主任、首任館長、環保團體義工、理監事、理事長散文作家、廣播人(行在水中)、科普影集主持人(大愛發現、海洋之窗等),國際企業顧問等。

偏好游泳、滑水、帆船、潛水、飛行傘、高空彈跳等戶外運動。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文化獎章,行政院功績獎章等國內、外研究與教育獎項。

(照片攝影/劉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