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直腦男,手作人魏榮明的浪漫全給了家具

魏榮明原本從事兒童美術教學,36歲那年,他接觸到手作家具,毅然在沒有手藝、沒有人脈、沒有經濟基礎的前提下,中年轉業、全時投入。20年來他為近千戶人家量身打造溫潤質樸、充滿情感的手作家具,對魏榮明來說,手作人的創作魂就是「對內探觸,向外實現。」

手作家具品牌創辦人魏榮明 。圖/魏榮明提供

「有一種人,叫做手作人。」

「年輕時花了很多時間向內心探索,想找出自己這輩子最想幹什麼。因為我覺得,如果工作是此生最長時間投入的連續性作為,那麼最好的驅動力是由內心自發性湧現的,等同個人的生命價值實現。」

經過多年的自我研究和多方摸索,魏榮明探觸到了內心由衷的驅動力,居然是以老木料為素材的創作型家具,確認此動力後,內在積累的創作能量即如油田噴發般,展現在一件件家具作品的創作上。雖然在投入家具創作時是沒有任何木工底子的,作出來的成品以現在眼光來看不夠成熟,但喜悅的熱情卻滿溢在當時的每一件作品中。天天沉浸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和環境裡,他說:「哪裏還有比這更快樂的人生選項呢?」

有一種人,叫做手作人 。圖/魏榮明提供

與其形容他為「家具職人」,魏榮明自認為「創作者」。他認為職人重視技能的細節實踐,而創作者則是在美學設計、自我感動、素材應用等的綜和項目中,盡最大的手作能耐,把自己的性格特質以家具型態重新演繹,製作出有感於心的作品。

魏榮明悠遊於素材之間的混搭,將各式自然屬性材料活潑運用,如鐵件、竹、麻布、土牆等素材,營造一眼入心的美學感動;隨著年紀與歷練,他的作品中透露著內蘊的力道,把家具的獨特樸拙美感更飽和地體現出來。

「職人著重於每個製程細節是否精準到位,而我在意的是我做的家具有沒有美感的觸動,滿足業主的情感期待。」

浪漫都耗在家具上,太太的包容就是給予創作空間

手作家具製程繁瑣耗時,每個環節都要製作到位才能進行下個步驟,是屬小眾市場。魏榮明回想創業頭一年,有時窮到連三千塊的房租都付不出來。記得有回一邊打磨家具一邊掉淚,還自憐辛酸怎麼這麼認真長時間工作了還是沒錢,但手上進度依舊不能停,現在回想是好笑又心疼,也很欣慰當時自己的傻勁和不放棄,才能累積出現在的成績和成就。

「即使前一天自憐於缺錢酸楚,隔天家具完成送件時,面對客戶又是一臉的燦爛得意,創作的喜悅讓我暫時逃避了賺錢的難題。」

初創業時,扣掉材料、製程管銷、廠租、運費後,所得工資無幾。圖/魏榮明提供

作家具跟組裝模型很像,而且這模型的素材都要親手裁切打磨,魏榮明形容自己就像個迷上組裝模型的孩子,為了組裝模型可以投入到沒有時間感,到非常餓了才不得不停下手上工作去用餐,即使吃飯也是構想著等會接續作業的細節和步驟。

此外,太太的包容和陪伴更是支持他鍾情家具創作的一大支柱,他會把面對客戶的軟弱、面對財務的無力感和太太傾訴,即使太太認為他的某些業務擴張的想法不切實際,還是會讓他任性地去嘗試;在他心情低谷時知道不要打擾他,留給他一些獨自面對和自我療癒的空間。

「本來我太太嫁給我時對我是有一些浪漫期待的,後來在婚姻生活中慢慢發現我的浪漫都耗在家具工作上了,初始她蠻失落的,但不斷感受跟見識到我對家具全心投入的熱誠跟成績時,也讓她欣慰了起來。對她來說,我就是個在愛情關係裡的直腦男,有滿滿的善意和責任感,但就是少了浪漫那根筋。她愛我的方式,就是陪著我,讓我自由盡興地泡在家具創作的情懷裡。」

老木門改裝的茶桌。圖/魏榮明提供

忘不了女主人的眼淚,家具可以感動也可以讓人傷心

豐沛的創作能量、樸雅拙趣的家具特色,魏榮明漸漸走出了自己的風格路線,也曾受託製作總統會見大提琴家馬友友的座椅,讓魏榮明終於迎來了家具職涯中的高光時刻,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

「每一件作品,我都希望能照顧到客人的美感期待,及對居家環境的融入感,這是我特別在意的重點。」

從事家具工作以來,魏榮明常得到客人的感謝與好評,而其中有件令他難忘的經驗,卻是一位女主人的眼淚。「那不是感動的眼淚,那是傷心。」魏榮明回憶道,他曾為一對夫妻訂製大型書架,作品完成後送到客人府上,客人非常喜歡,沒想到卻因當初測量的尺寸有誤,只好載回重新再做一套。

第二套書架送到後,女主人看見成品,細細打量後露出失望的表情,難過得說不出話,轉身默默地走回廚房掉淚,因為她覺得第二套書架沒有先前那套特有的美感。

「我那時驚訝地發現,原來我的作品在客人心中是有著那麼重的份量,我做的家具可以讓客人開心,也會讓客人如此傷心。」

永安海螺館裡的船型長座椅。圖/魏榮明提供

長期大量地為不同家庭、不同需求、不同款式的家具個別製作,讓魏榮明不知不覺間練就了關於家具設計的靈活應變能耐與對空間情境感受的敏銳度,從整體空間美感到家具細節表現,從光影氣氛到軟裝擺設,再到魏榮明獨鍾的土牆情懷,一種自帶侘寂美學語彙的本土家具情境風格,在十幾年的經營淬鍊中逐步成熟。

走過經營上的挫敗,回歸平凡的創作者

台灣家具市場正處於混沌多樣的發展階段,多數家具業者仍在市場中摸索著下一步前進的方向,夢想與現實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魏榮明表示,他也有過江山夢,自信於自家家具的原創性,想帶著年輕團隊一起打造本土家具品牌,展現手作家具美學的魅力,成為台灣家具界的雲門舞集。在擴張時期,公司人事規模曾高達28人,這以手作工房的規格來說是相當大膽而有企圖的壯舉。但由於管理不易、資金不足,即使月營業額到2百萬仍只攤平薪資管銷成本,擴張經營四年半後,魏榮明決定返回工作室型態繼續客製家具的既有業務,徹底放下了市場品牌的江山夢。

他說:「雖然在經營上挫敗,但在人生體驗上是個太寶貴的歷程,讓我從市場大夢中覺醒,重回到人生的序列,不再欲求以風光的事業成就來肯定自身的存在感,安適於一個能接納平凡自我的創作者。」

手作家具在Wabi Sabi(侘寂)的現代住宅空間。圖/魏榮明提供

「如何藉由家具與情境更深層地表達自己的美學感觸?如何營造出讓人愉悅舒緩的空間氛圍?」魏榮明總是熱衷於如此自我對話,總是對下一件作品有著期許。

一個一心求美、投注情感於作品的「創作人」,必然對自己雙手打造出來的作品感到怦然心動。在每一個游於藝的專業領域裡,在其角落處,在作品細節中,都有手作人的風骨,默默迴盪著。

【延伸推薦】
節目|《我在工場拍拍手》:《我在工場拍拍手》節目,走訪全台16個工“場”,包括:飛機維修廠、遊艇製造廠、酪農場、螺絲廠、麵包廠、伐木場、米酒廠、玻璃工廠、家具工廠…等等,彰顯產品製造的細節美學、以及職人們追求精進的態度,將生硬的產業題材提煉出溫柔的故事。本節目透過多視角鏡頭的敘事手法,讓觀眾身歷其境走入工廠,彷彿經歷了工業美學和人文紀實相結合的旅行,本節目每個單元,皆拍下每位職人的雙手,為這些撐起台灣重要產業的幕後英雄們喝采。

文章|台大碩士轉行青農,任永旭:夢想之路需要任性也要韌性

文章|連續15天24小時製茶,龜毛性格讓白俊育成就一杯好茶

文章|機務員需耐高溫且不畏風雨,賴志豪:享受破關打怪的成就感

文章|進口木材可能有害環境,伐樹師黃爾偉:讓國產木走入生活

作者:黎詩彥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6.02

黎詩彥

政大廣電系畢業。專職作家,斜槓新聞採訪、廣告文案等媒體工作。著有《一切從信心開始》、《親愛的老公》、《你在黑夜中閃耀》、《我那不完美卻幸福的單親旅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