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成分難複製,親餵有助嬰幼兒發展降低育兒壓力

身為專業醫護人員的陳昭惠深知哺乳的重要性,但三十多年前當她生第一個孩子時,因為緊張及壓力,誤以為自己奶水不足而改瓶餵配方奶,最終信心全無的提早離乳。其實母乳有許多奧秘及難以複製性,透過紀錄片《神奇的母乳》,幫助母親及家人獲取正確的資訊,讓生命有一個健康的開始。

陳昭惠醫師推廣母乳哺育超過三十年。圖/陳昭惠醫師提供

三十多年前當我們開始鼓勵媽媽及家人要餵寶寶母乳時,常有哺乳媽媽抱怨家中長輩「又不是買不起配方奶,為什麼要餵母乳?」要不就是說「配方奶不是添加了一些很好的營養素,看起來又濃稠,媽媽的奶水有時看起來較稀水,會有營養嗎?」甚至連我自己的經驗也是一樣,雖然知道餵母奶很重要,但也會餵完母奶再加配方奶,因為當時以為給孩子配方奶才是最好的。但其實不用三十年,大概每隔幾年就會發現,配方奶又得再度修正它的配方了。

配方奶之所以會隔一段時間,就號稱添加某種新的營養素,是因為研究又發現,母乳中某些營養素對嬰兒的成長及發展有正向的影響,因此廠商試著在產品中加入類似成分,大肆宣傳且提升產品售價。然而每個媽媽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如DHA、寡糖、益生菌等會因很多因素而有所不同,且嬰兒都可正常成長發展。配方奶公司在產品中加入某一些特定成分,對於嬰兒健康的長期影響仍無定論。到底要加多少量,加多少種仍都是未知數,因此哺乳是最適當的餵食方式。當我們需要使用配方奶時,經過政府食品衛生署通過的嬰兒配方大都可滿足嬰兒成長的需求,最貴的廠牌不見得是最適合寶寶的,請與專業醫療人員討論再做選擇。

母乳難以複製的特異性,提供嬰幼兒保護力

配方奶同種廠牌每一罐的成分組成都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嬰兒的成長而有所變動,例如初乳的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值高達90:10,提供新生兒非常重要的抗感染因子及抗體。隨著寶寶自己免疫系統的發展,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比值會逐漸相近。

母乳中還有抗癌作用的特殊蛋白質,且已有實際臨床使用的報告發表。母乳還有還有幹細胞、各種調節人體免疫發展的因子、及抗體等。即使到一兩歲之後,母乳中仍維持有相當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對幼兒有保護作用。

這些細緻的變化以及生物活性,都是很難用人工複製的。母乳的外觀在每一餐的前後就可能有差別,也可能隨著媽媽飲食的改變而有味道以及顏色的變化,讓寶寶有豐富的味覺經驗,這就更神奇了!

圖/紀錄片《神氣的母乳》

產前教育與正向生產經驗,能有效幫助哺乳

當我到產後護理之家詢問新手家長寶寶喝奶的狀況時,有一半以上的機會是聽到媽媽將奶水擠出來,然後固定三或四個小時用奶瓶餵食。也有些媽媽是親餵,或不少是和瓶餵混合,只有少數的媽媽完全餵食寶寶配方奶,因為近年來哺乳知識的普及,大家都知道母乳中有很多配方奶仍無法複製的營養成分。
但擠出奶,然後再瓶餵,之後還要洗奶瓶、消毒奶瓶,其實很不容易!為什麼不直接餵呢?爸爸媽媽搶著說出很多原因:寶寶不肯直接吸乳房、寶寶吸不出來、乳房會痛、可以由別人餵奶自己才能休息、可以知道寶寶喝多少、可以定時定量、之後要上班……等等。

哺乳是生產後的一個自然過程,雖然是一種本能,但是因為種種醫療、媽媽寶寶、家庭和工作的因素,反而讓這種本能無法完全展現。我們親身經驗都發現,如果媽媽及家人在產前就接受到完整的生產教育,有足夠生心理準備,生產的經驗相對比較正向,產後也比較有能力可以盡快開始並持續哺乳。

親餵有助奶水分泌,瓶餵恐影響寶寶食慾控制增加肥胖風險

三十多年前的我,即使已經接受過三年的兒科訓練,也知道哺乳對寶寶是很必要的,但是仍有著寶寶應該四個小時喝一次奶的刻板印象。因此當我嘗試完全只直接哺乳,但寶寶卻兩三個小時,甚至偶而一兩個小時就要喝奶時,我馬上認定是自己的奶水不足。當下立刻決定,將奶水擠出來瓶餵,以確定寶寶喝到多少奶水。然而,一方面因自己的緊張以及壓力,另一方面是擠奶的次數不夠頻繁,加上擠奶器的效果不如寶寶直接的吸吮,都讓我的奶水量自然的逐漸減少,最終信心全無的提早離乳。

現在我們知道,原來寶寶一開始吃的量不多,頭幾個月少量多餐,一天喝八到十二次是常見的現象。而且寶寶的睡眠週期不長,且淺睡期佔了一半的睡眠週期的,頭幾個月不分日月常醒來也是正常現象,甚至可以避免嬰兒睡太熟而有嬰兒猝死症的發生。

親餵時,奶水的成分會逐漸變化,前面止渴、中間主菜、後面甜點 ; 母乳中的脂肪濃度隨著乳房中的奶水被移出後而逐漸增加,讓嬰兒有飽足感,而後自己滿足地鬆開。瓶餵時,奶瓶中不論是擠出來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成分濃度都是一致的,再加上餵食的人,常常看到還有一些奶水未喝完,即使寶寶已經吃飽了,還是會用各種轉動奶瓶的方式勉強寶寶喝完,或者是因為奶嘴流速過快,寶寶肚子飽了,但吸吮口慾還未滿足,而又多喝了奶。研究已發現瓶餵的寶寶相對地日後食慾控制發展比較差,這和以後的肥胖可能有相關。所以當我們需要瓶餵時,需注意觀察寶寶的飢餓以及飽足行為暗示,回應性地餵食,以降低前述的風險。

親餵有助降低育兒壓力。圖/紀錄片《神氣的母乳》

母乳日夜功效不同,親餵哺乳能降低育兒壓力

研究還發現,清晨時,人體血液中的糖皮質激素含量最高,能夠幫助醒腦。到了晚上,人體分泌的褪黑素會增加,有助於睡眠。頭幾週的嬰兒體內這些日夜週期的荷爾蒙分泌仍不成熟。而母乳中的這些成分也有同樣的日夜差別,有助於親餵嬰兒經由母乳發展日夜週期的生理時鐘。如果需要擠出奶水餵食時,建議標註奶水為日間或夜間奶,並依擠奶的時間使用。

順利親餵的過程中,媽媽體內會分泌愛的賀爾蒙(催產素)讓媽媽放鬆,降低壓力。肌膚接觸的過程中,寶寶體內的催產素也會上升,穩定其情緒。不少家人支持哺乳的上班媽媽告訴我,每一天晚上,當她下班後可以直接親餵寶寶時,是她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

因此高度建議所有哺乳的媽媽能夠學會親餵,以享受哺乳過程的愉悅,這需要醫療院所及產後護理之家的醫療專業人員協助,更需要周圍家人的支持。需要瓶餵的家庭,則需學會回應式餵食,在頭幾個月也不建議刻板的定時定量。多肌膚接觸,滿足親子間的親密需求。

圖/紀錄片《神氣的母乳》

哺乳是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更多人力和資源支持

在紀錄片《神奇的母乳》影片最後,一位醫師提到因為母乳是如此必要又難以複製性,希望能有更多的母乳庫讓更多的嬰兒喝到母乳。我個人覺得,更重要的應該是有更多的人力及資源,實際支持及協助想要哺乳的母親。因為終究,還是自己的母乳最適合自己當時的嬰兒所需。

除了母乳本身特有的營養考量,能夠順利地親自哺乳,也有助於親子關係建立,更能讓母親放鬆,同時有助於嬰兒顏面齒列的發展。母親及家人需要從孕期就得到正確的資訊,清楚產後自己身體可能會有的變化,以及新生兒的正常行為 ; 生產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協助得以溫柔生產,以減少產後的疲憊 ; 產後醫療機構、產後護理之家,及家中能得到足夠實際的哺乳協助 ; 有足夠長及有薪的育嬰假:工作場所及公共場所中的鼓勵及支持等等,都會影響其哺乳的順利及持續性。

當無法親自哺乳時,也需要支持及協助適當的回應式瓶餵。期待所有的嬰兒及家庭都能在獲得最正確的資訊及有效的協助下,做出最合適自己家庭當下的餵食選擇及養育嬰幼兒,讓生命有一個健康的開始。

【延伸推薦】

紀錄片|《神奇的母乳》:母乳在新生兒照護中屬於「藥物」,對於早產兒的存活非常關鍵。最新實驗結果顯示,成人的疾病可能也可用母乳治療。

文章|母乳是活的,配方奶的黃金標準來自於母奶

文章|早產寶寶更需要哺乳,神奇的母乳是營養也是良藥

作者:陳昭惠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4.20

陳昭惠醫師

陳昭惠醫師     

臺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中心 特約醫師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榮譽理事長

陳昭惠醫師是一位新生兒神經學專家,堅信並實踐以家庭為中心的新生兒發展性照護。她參與哺乳講師訓練、支持網絡建立、和母嬰親善醫院醫院等計畫以支持和促進母乳哺育,並倡議對所有母嬰的全人照護,不論其餵食方式。

她是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第一任理事長及榮譽理事長。三年前從台中榮民總醫院退休後,她仍參與該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門診,並在新生兒病房和產後護理之家持續與年輕醫師及新手家長分享醫療照護和育兒相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