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活的,配方奶的黃金標準來自於母奶

我在孕前切除了乳房中2公分大小的纖維腺瘤,這也是我從一懷孕就決定要哺餵母奶的原因,透過孩子的吸吮能讓乳房組織更加成熟分化,降低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機率。從新手媽媽到成為母乳庫的捐乳者,一路走來實實在在體會了母乳的種種好處,這也是紀錄片《神奇的母乳》想告訴我們的事。

王怡靜與兩個寶貝。圖/王怡靜提供

如果,有一個育兒工具能讓寶寶身體健康、大腦靈活、情緒穩定且作息規律,我相信幾乎所有媽媽都會為了寶寶奮力一博取得之。那個神奇的育兒工具,正是母奶!尤其對極度早產兒而言,母奶更是至關存活的關鍵,是藥物般的存在。

「寶寶對於營養、安全感、被摟抱撫摸、尋找妳的目光等等的主要需求,都在餵奶的這個崇高時刻滿足了。」(註)

寶寶對於營養、安全感、被摟抱撫摸、尋找妳的目光等等的主要需求,都在餵奶時刻被滿足。圖/紀錄片《神奇的母乳》

雖然「母奶的好」在這個世代應該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了,但為何談到母奶時,卻仍讓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直接將哺餵母乳與犧牲、偉大、辛苦、無法休息等劃上等號,甚至自嘲是一頭乳牛?也有許多媽媽,因為職場上的種種不得已,產後直接退掉身體自然分泌的母奶,改讓寶寶喝配方奶並趕緊外包出去,以杜絕之後可能發生的種種銜接問題。

我們身為哺乳類動物,理當出生後就是喝自己媽媽分泌的乳汁。但在工業革命的歷史洪流與食品產業無所不在的各式行銷手法,我們竟然連最自然的事情都需要推廣,整個哺乳過程都需要重新學習!?在這樣大環境的現實下,新手父母們真的有機會能平等地權衡所有利弊後,順利做出最合適的選擇嗎?

母乳是活的,成分有助健全孩子的免疫系統

《王后傘下》裡睿智又大器的王后說:「本來王世子就絕非天生,而是打磨出來的。」我覺得很有道理,面對困難時確實偶爾需要點運氣,但努力是絕對少不了的。以母奶來說,寶寶要有吸吮(媽媽用手或擠乳器擠出母奶亦同),大腦才會啟動產能。可惜的是,常常在母乳支持聚會上聽到準媽媽們表示「有奶就餵,沒奶就餵配方」。然而隨著科學對於母奶成份的發現,配方奶每隔幾年就會有新的添加物,說到底,配方奶的黃金標準就是母奶。

紀錄片《神奇的母乳》中研究顯示,相較於配方奶,在顯微鏡下你將發現,只有母乳是活的。母奶裡頭有非常多的活性物質與免疫因子,其中的糖分子更是腸道菌叢能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母乳寡糖也是當今配方奶及營養品廠商致力研究人造複製的黃金目標,畢竟便秘和成人腸胃病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商機無限。更有趣的是,倘若母親的飲食越多元,奶水味道也將越豐富,寶寶含下的每一口母奶都是一場滿漢大餐的美食饗宴。只可惜配方奶在這方面卻是嚴重限制嬰兒的感官經驗。

母乳是活的。圖/紀錄片《神奇的母乳》

除此之外,早上的母乳含有提神物質,傍晚的母乳則含有鎮定催眠物質。大腦需要時間發展出規律睡眠(紀錄片《零到一歲》裡有大數據顯示平均是八個月),寶寶也能搭配母乳中的特殊成份,逐漸養成日夜作息以及減少各種腸胃不適的發生機率。

更神奇的是,母奶的成份會隨著孩子的年齡與個別不同的需求而量身訂做。例如:居住在熱帶地區的母親,其母乳中含水分較多的前乳產量更充裕。寶寶出生的最初第1~5天,乳房產生少量初乳,用來建立免疫系統。接著第6~15天的母奶是過渡乳,含有更多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後繼續進化為成熟乳,免疫球蛋白IgA在寶寶一歲後會再次激升,持續給寶貝們的免疫系統滿滿支援。

哺乳能降低罹癌機率,孩子染疫時的不適靠親餵安撫

台灣母乳協會的高雄志工云瑛曾打趣地說:「寶寶喝母奶是早上提神用、飯前開胃用、飯後可以助消化、傍晚/睡前還能助眠。平常就算沒喝肚子餓,也可以當作是喝『止嘴乾(台語)』,基本上就是免費無限暢飲啦!」這對新生兒而言是多麼滿足的事情,所以政府才會特別保障育嬰留職津貼六個月六成薪(自2021年7月起再多20%補助),鼓勵媽媽們至少能餵好餵滿這六個月,畢竟之後隨著副食品的加入,寶寶對於奶量的需求將會日漸減少。

母乳不只對寶寶好,親自哺餵母乳的媽媽,罹患乳癌或卵巢癌的機率較低,也比較不易罹患產後糖尿病。這也是我從懷孕開始就決定一定要哺餵母奶的原因。我在孕前切除了乳房中2公分大小的纖維腺瘤,感謝孩子們的吸吮讓我的乳房組織更加成熟分化,大幅降低持續追蹤所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以及整體的醫療資源。

近幾年讓世界各國人心惶惶的COVID-19疫情,也讓我對母乳的好處有更深的體會。我和我的兩個寶貝早早在接種新冠疫苗之前就染疫,但因著我對母奶的認識,也感謝自己欣然接受母奶進入我的生活,除了即時給孩子們由我的身體自然產生的抗體之外,更給予他們什麼都無法取代的全然安撫與安全感。我和孩子們的身體不適及高燒靠藥物Acetaminophen舒緩,三人關在小小公寓裡整整14天的相互陪伴支持,就由親餵母奶來做連結。再加上外送平台和親友相繼供給物資,我們應該算是相對愉快地平安度過吧。滿滿的感恩與幸福,是一段可以說一輩子的特殊回憶。

親餵哺乳能給孩子全然安撫與安全感。圖/王怡靜提供

建構母乳庫防天災人禍,透過捐乳來守護孩子

身處太平盛世且醫療科技日益發達的當今,或許哺餵嬰幼兒時選擇母奶或配方奶並無立即的顯著差異。然而,就在今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生規模7.8的大地震讓當地面目全非,其中有一則特別振奮人心的救援消息:『土耳其1.5歲女嬰受困56小時幸運生還,全靠懷孕媽媽的母乳支持!』是的,孕期若無不適,是可以持續哺乳的。在沒水沒電沒食物且受困在瓦礫推中將近三天的時間,如果不是媽媽還有母奶,小女嬰有辦法維持最基本的營養需求嗎?

回顧台灣,2016年2月6日發生規模6.6的大地震,導致台南17層樓高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一對受傷的母子分別被送往不同醫院,媽媽無法即時給在台南成大醫院的幼兒哺乳,加上地震影響南北交通,進而有了第二座母乳庫設在南部的發想,並於2018年正式在成大醫院開幕營運,主要服務台灣南部及東部的早產兒。我很榮幸地在2020年生了二寶後也加入捐乳媽媽的行列,成大母乳庫給母奶媽媽非常溫暖的支持,同時協助排除集奶時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希望能有更多媽媽共襄盛舉,一同守護更多的早產兒和特殊需求寶寶們。

成大母乳庫資訊。圖/王怡靜提供

全母乳哺育目標,需要家庭和社會環境共同支持

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目標在2025年,全球六個月以下全母乳哺育率至少能達到50%。在台灣,六個月以下全母乳哺育率在2004年為24%,於2012年拉高至49.6%為目前高峰,2020年則下降為37.9%。

任重而道遠,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絕對值得用心栽培與投資!希望科學研究能早日發現更多母乳的神秘成份並加以運用來造福更多人,如:紀錄片《神奇的母乳》中紀載,能殺死癌細胞的母奶複合物-哈姆雷特。也期許所有的產婦家庭,在懷孕生產前就得以獲得相對充足且平衡的支援與知識,才能有助於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而聰明的老闆更應該支持員工餵母奶,因為孩子身體健康、生病恢復快,父母員工請假的時間自然減少,達到Work-Life Integration共贏的狀態。

註:本文節錄自 Dr.Kevin Nugent,《寶寶正在跟你說話》(Your Baby Is Speaking To You),2022。

【延伸推薦】

紀錄片|《神奇的母乳》:母乳在新生兒照護中屬於「藥物」,對於早產兒的存活非常關鍵。最新實驗結果顯示,成人的疾病可能也可用母乳治療。

文章|母乳成分難複製,親餵有助嬰幼兒發展降低育兒壓力

文章|早產寶寶更需要哺乳,神奇的母乳是營養也是良藥

作者:王怡靜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4.27

台灣母乳協會理事王怡靜

台灣母乳協會理事。因為興趣唸了英語系,因為寵物念了獸醫系。原本是仇孩界的第一把交椅,沒想到溫柔生產後整個母愛大爆發,現為兩個孩子的媽,積極在地方關注兒童福利與權益。因為孩子而重新定義了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