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與遺像僅有一線之隔,攝影師李毓琪從鏡頭中看見生死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拍攝的人物肖像變成了遺像,印象最深的是我屏東潮州的阿嬤,那是我拍攝的第一張成為遺像的照片。「攝影」變成選擇記憶一個人的方式,透過鏡頭來看見生與死、也記錄每個生命奮鬥過後所成就的「勳章」。

圖/《勳章》

攝影師的共感經驗,從狩獵反轉為一同流淚

在過去,我曾以為攝影是最具攻擊性的媒介之一,攝影師和被攝者間總存在著一種狩獵與被獵的關係。

但隨著拍攝的人越來越多,看見越來越多的被攝者在我的鏡頭前流淚,我才發現攝影已經帶著我們到達了一處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所在,我們彼此靜默,在昏暗的環境中久久地凝視與等待,繞過言語,抵達了彼此未曾到過的地方,人的複雜性也在此揭露了出來。

當他們在我面前哭泣,我所能做的只是一起流淚,突如其來的共感參雜了彼此的故事和感知,就像一個沒有道理的開關,一下開、一下關。

透過作品觀照自我,見證藝術家靈魂的棲地

任何的言語都顯得太過蒼白,有什麼樣的言語可以去重述那些抽象的情緒和過去的記憶呢?言語只能試圖無限地接近,因此我們有了攝影、繪畫、音樂等各種不同的媒介來傳遞那些言語無法傳遞的事物。

我曾在美國紐約的MOCA美術館看見一件雕塑作品,當下我的眼眶泛紅,久久地思考這樣忽然湧現的情緒究竟為何而來,才發現作品即是藝術家靈魂最後棲息的地方,即便跨越了百年、跨越了地域、人種,它仍舊可以有效地「溝通」,無需透過文字,就這麼直面地迎了上來,像是一記重拳,直直地打在身上,那樣結實、那樣深刻。

而人身上仍舊保有了許多無法被量化和釐清的部分,在講求效率的現代社會,這個部分顯得太過多餘和無效,導致我們很少地去觀照這一部分的自我,它所蘊含的能量和啟示也許能為我們顯現更多的道路與風景。

去年(2022年)完成了與十位女性癌友的拍攝計畫《勳章》後,我又再一次地見證了這些神秘的時刻。

《勳章》
圖/《勳章》

與十位癌友共舞,領悟笑中帶淚的生命故事

哭完後,他裝上蝴蝶的翅膀,露出身上因癌症而留下長長的疤痕,笑容燦爛。

「你剛剛在哭什麼?」

「我也不知道我在哭什麼。」

那如此接近死亡,也如此接近存活的笑容,疲憊的臉卻奮力地展開那不和諧的笑容,展示著她的意志與不斷蛻變的自我,此刻的他就是一隻鮮豔斑斕的蝴蝶,那樣易逝,蘊含著過去曾經黑暗的夜晚和每一口新鮮的空氣。

看著那樣的笑容,和我拍攝所謂的「抗癌鬥士」,起初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大家總是好像打了雞血一樣,如此地正向與樂觀,直到近日身旁一位友人因癌的離世,我才逐漸明白了這個道理。在那期間無論是患者或是身旁的親友,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與巨大的愛,那是活下去的慾望、對周遭世界的依戀與所有付出的加總。

從生者的悲痛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逝者在世時等量的希望,它是極其具象的生命表現,那看似不合常理的樂觀,只有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才得以顯露,這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他們用自身的旅途,用最原始的生存慾望來告訴我們生命是珍貴且稀有的,因為它的有限性與不可複製性而顯得殘酷。

《幼小者》。圖/李毓琪提供

隨手拍的潮州阿嬤照片,成為記憶中最後的美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拍攝的人物肖像變成了遺像,親友們會開始詢問我有沒有誰誰誰的照片。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屏東的潮州阿嬤,那是我拍攝的第一張成為遺像的照片。在一個暖冬的春節,阿嬤坐在籐編的座椅裡,看著我們拿著橘黃色水管一邊洗菜一邊聊天,我拿著相機蹲在他面前拍了一張,我從沒想過這麼隨意的一下快門會成為阿嬤最後在靈堂的照片,背景從藍綠色生鏽的鐵門修成了藍白色的漸層,大家都很喜歡那張相片,有一點仰角的關係,似乎也拉開了另一個維度的距離,阿嬤淡淡地笑著,從天上看著我們。

這是我第一次在攝影裡看見了生死,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從檔案裡看見了生死。

我從硬碟裡成千上萬的照片中,找出了最後那一張供在靈堂的照片。那不盡然符合阿嬤所有的性格與喜怒,但卻足夠美好地成為他留在後輩心中的樣貌,這是我們選擇記憶一個人的方式,是從生命的有限性中所析出的美好。

李毓琪在工作室挑選攝影展照片。圖/《勳章》

在硬碟裡的那些面孔,最終總有一天都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我似乎透過了攝影開始更多地預習了這個自然的規律,那一張張曾在觀景窗中的臉,那一格格一起旅行、吃飯的記憶,最終我也將消失在這台電腦前。

而那就是我們,是我們一起走過的路。

【延伸推薦】

紀錄片|《勳章》:這是一個關於傷疤的故事,特別是女性癌友在與病魔搏鬥後,刻劃在身體上的印記。每一道疤痕都有故事,也都是刻骨銘心的生命經驗。癌細胞消失了,身體康復了,疤痕還在;身體的傷口結痂了,心的癒合往往才正要開始。因著一場攝影計畫,一位女性攝影家透過她的鏡頭,帶領觀眾逐一認識被攝入鏡的四位女性癌友,走入她們內心幽微的角落。這也是一個紀錄者與創作者、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以及女人與女人之間,相互探索、學習與成長的過程。

文章|40歲懷孕卻發現卵巢癌,何如瑄學會如何跟兒子談論死亡 (黎詩彥)

作者:李毓琪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2.17

攝影師李毓琪

世新大學廣電系畢業。
2013-2020旅居北京從事藝術創作,現工作、生活於台北。
作品主要關注人的精神層面與感知狀態。
攝影成為主客體間的交流手段,探索人之意識,發覺人內在未知及陌生狀態。
同時透過錄像、聲音等不同的媒介觀察社會與個體作用下相互養成的型態,嘗試理解人內在組成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