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詩織是第一位公開具名指控遭權勢性侵的日本女性,她對資深記者山口敬之的指控引起日本輿論譁然,即使民事訴訟認定山口敬之性侵之實,網路攻訐謾罵檢討受害者的風向仍沒有停過。但伊藤從未放棄,她出書並拍攝紀錄片《黑箱日記》,呼籲世上性侵倖存者,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說出來,從賦權的過程中找回自己的故事。
2017年5月,日本記者伊藤詩織(Shiori Ito)召開記者會控訴日本TBS電視台前華盛頓分局局長、資深記者山口敬之(Noriyuki Yamaguchi),在2015年4月對她權勢性侵,引起日本輿論一片譁然。
事發當天,根據計程車司機的回憶,山口敬之與伊藤詩織共同上車,伊藤說要在地鐵站下車,卻已明顯神智不清,山口搶話要司機開到東京希爾頓飯店,把已近昏迷的伊藤拖下車,當晚值班的飯店門房後來也挺身為伊藤作證,她當時的確已不省人事。
案發隔天凌晨,「我下腹痛到讓我快喊出來,因此才醒來,但我卻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我嘗試推開被告(山口敬之),但因他力氣太大而失敗,因此十分恐慌。我說我想上廁所,被告才終於讓我坐起身來。我跑進浴室,把門鎖上。我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乳頭正在流血,但我卻因為沒有記憶,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樣,而感到十分恐懼。我告訴自己要冷靜下來,找到衣服。我才一打開浴室的門,他就抓住我上臂,我的臉完全被棉被蓋住,導致無法順利呼吸。我以為我當時會死。被告說,我真的很喜歡你,想盡快帶你去華盛頓,你被錄取了。」此為伊藤詩織的證詞摘要。
伊藤詩織立刻向警方報案,警方以準強制性交嫌疑事件進行調查,最後因為「罪證不足」,作出不起訴的處分。伊藤改對山口提出1100萬日圓的損害賠償民事訴訟,2019年12月,東京地方法院判伊藤詩織勝訴,被告山口必須支付原告330萬日圓。2022年7月,東京高院決議維持二審判決結果,並認定山口敬之性侵之實。
「遇性犯罪若選擇隱忍,對下一代很不負責任」
山口敬之時任TBS華盛頓分局局長,素有「安倍晉三內閣御用記者」稱號,在日本新聞界舉足輕重。伊藤詩織召開記者會前,她的家人包括父母弟妹,都力勸她「別公開露臉」把事情鬧大,否則以後會被貼上標籤,怎麼做人?記者會後,媒體攻訐與網路惡意排山倒海而來,關注她記者會上襯衫第一顆扣子沒扣,明示暗示「行為不檢點」、「有家教的女孩不會碰到這種事」;也有人揣測是伊藤想仙人跳不成、反咬山口進行報復。
伊藤詩織沒有放棄,她開始著手寫書《Black Box》(《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以新聞記者採訪的專業,盡其所能訪談相關人士,包括當初的計程車司機、山口敬之在TBS的同事、日本政府官員,並將過程以性侵倖存者的第一人稱的視角,發展成紀錄長片《黑箱日記》(Black Box Diaries),也是首次有日本導演作品進入奧斯卡最佳紀錄片15強。
伊藤在紀錄片中自述與反省,過程中她將自己抽離,成為一個在追蹤報導案件的記者,似乎才能掩蓋山雨欲來的痛苦。
2017年10月,美國好萊塢數十位女性接連爆出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的真面目,引爆全世界的metoo運動浪潮。人在日本的伊藤詩織,也積極參加各種女性團體組織舉辦的座談會分享經驗。有一位中年女性記者分享:「我在20幾歲時也遇到跟伊藤小姐同樣的事情,但為了職涯發展,我選擇隱忍,這對下一代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日本性侵案件,只有4%被害者報案
在伊藤引起日本社會關注metoo議題之前,日本刑法關於性犯罪的規定已超過一百年沒有隨著時代更新,有許多不合時宜之處,例如日本刑法「強姦罪」被害人僅限於女性,男性如果被性侵,並不算被強姦;合意性行為年齡為十三歲,更是已開發國家中最低。日本議員在質詢時數次抨擊「日本在性犯罪法條方面,根本是未開發國家」。根據日本內閣調查,性侵案件更只有4%的女性被害者向警察機關報案。
2017年起,日本啟動相關修法,將男性也列入性侵被害對象、罪名從「強姦罪」改為「強制性交罪」。2023年6月,日本參議院通過刑法修正案,將合意性行為的年齡由十三歲提高到十六歲。
從25歲奮戰至今,35歲的伊藤詩織打破「完美受害者」的形象,勇敢具名、公開露臉,條理分明地訴說遭遇。過程中,她也曾心灰意冷、差點走上絕路,但挺過幽谷之後,她寫下「經過這一段,我已可以面對他。」
伊藤詩織選擇用文字、聲音與影像說出自己的遭遇,在這段「賦權」(empower)的過程中,她拿回了自己的故事與主動權。對伊藤來說,性侵倖存者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再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找到發聲之道。
【延伸推薦】
節目|《獨立特派員:日本 #MeToo 運動代表,伊藤詩織勇揭性侵真相!》
文章|偶像幻滅?大鼻子情聖傑哈德巴狄厄被控長期性騷性侵工作人員
文章|美國體操傳奇西蒙・拜爾斯與性侵創傷共存,運動員也是人不需永遠堅強
文章|為民進黨上一堂性平課的她,是20年前《玫瑰的戰爭》性騷受害者
作者:陳珊珊
核稿編輯:吳小瑾
出刊日:2024.12.19
觀點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