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月經貧窮」只發免費衛生棉夠嗎?真正的「窮」,是知識與想像的匱乏

今年婦女節當天,立委與環團呼籲限用一次性生理用品惹議。從各種討論中,我們發現國人對於月經認識的淺薄。台灣女性是否有足夠知識與機會,自由選擇衛生棉、棉條、吸血內褲與月亮杯等生理用品?

每年三月八日婦女節都會有各種女性議題受到關注與討論,沒想到今年竟然聚焦於女性生理用品,有趣的是,立委與環團所關注的方向是一次性生理用品造成的環保問題,雖然原意是推動環保生理用品的使用,但力道用錯地方,討論方向也歪了。

身為環保生理用品的愛好者,我一直身體力行,不只在家裡使用月亮杯,連帶著孩子去公園、到校園演講,我都會隨身帶著水瓶,走進廁所使用、清洗月亮杯,但即使使用上已經非常順手,當我走進整個公園、捷運站裡唯一一間多功能廁所時,我還是非常緊張,深怕耽誤到下一位使用者。如果不能增加多功能廁所的建置,實在很難說服女性捨棄一次性生理用品。

「月經貧窮」兩面向:經濟的貧窮、知識的貧窮

從這次的討論,我們也可以發現國人對於月經認識的淺薄,因為不了解月經、不明白多元生理用品使用上的限制與條件,所以將這個議題貿然扣上了「不環保」的大帽子,卻忽視了「月經貧窮」必須先被看到且討論。

長期推動性別教育的周雅淳曾撰文指出,「月經貧窮」在台灣有兩個面向:一是確實有一群人因為經濟等因素,無法取得能夠妥善處理月經的用品,二是由於長期缺乏適當的資源投入及知識輸入,台灣社會不管在性別教育、青春期發展、月經與生育、青春期後的生理用品教育等,都處於一種「貧窮狀態」。
我們可以看到在某些縣市的生理用品發放政策,似乎想超越經濟貧窮面向,因此捨棄社會福利通路,改為對特定年齡層全面發放;但這個本意甚佳的政策,卻因為僅指定拋棄式衛生棉╱護墊為可供選擇的產品,仍然凸顯了第二點的知識缺乏狀態。

月經知識的貧窮,恐造成終生反覆感染

我想討論的是,台灣的女孩是不是能得到足夠的知識與機會,自由選擇這些生理用品?

以北市府與超商合作發送生理用品的方案來說,為什麼棉條不能成為國中女孩的選擇之一?以生理用品內置型跟外用型的功能差異來論,在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使用衛生棉,是許多女性的惡夢,更別說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較高,很多女性「被迫」終其一生反覆感染,但若她們曾有機會接觸、學習、使用、替換成內置型產品,就會有改善可能。

回過頭來,「月經貧窮」探討的深層問題應該是,為什麼台灣女性使用衛生棉比例高達95%?其他國家青少女自在選擇各種功能的棉條時,台灣女性願意使用嗎?

性教育與月經教育,不分性別都應學習

回溯國小的性教育,有確實教孩子不分性別都應該認識性器官、知道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了嗎?每個孩子都認識市面上能買到的衛生棉、棉條、吸血內褲與月亮杯了嗎?還是我們至今仍認為,這些事情女孩學習就好(而且還僅花一堂課時間就草草結束),男孩只要在幫在女友經痛時送上一杯熱巧克力(或紅豆湯),去藥妝店買包衛生棉,當個暖男就值得誇讚?

其實一個接受月經教育的男孩,以正常尊重的方式,對待月經來潮的女性,不取笑、不拿「你生氣是因為月經來?」羞辱女性,就是最適宜的態度。

月經教育:去除談「性」的恐懼,迎戰社會汙名

「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推動全面性兒童性教育、月經教育,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任何性別的孩子,都能去除陰道置入生理用品的恐懼或批評;學習到其實沒有「處女膜」、只有「陰道冠」;知道正常經血通常少於80c.c.(不是單片衛生棉、而是整個生理期的流量);只要選擇合適的生理用品,就可以解決一覺醒來「血流成河」的問題;可以安心去游泳、也能泡溫泉;跑步時也不用感受到「翅膀在摩擦大腿內側」。在2022年,女性是可以不受限制做任何事的,這才是真正去迎戰「月經貧窮」。

經濟上的貧困,可以靠社福來支持,但如果窮的是知識與想像,那就要靠學習與文化進步來改變。

例如國高中的性教育,應該包括懷孕與避孕教育,國小即將進入青春期的中高年級學生,要認識性器官與身體發育,認識多元生理用品。即便是低年級與幼兒園的孩子,現在也有非常多優良的性教育童書出版,適合家長與孩子共讀,或是教師製作教學教案。

簡單來說,全面性推動性教育、性平教育,是我們需要大力借助政府之力的地方。

月經教育:打破遮遮掩掩、從拒絕用「大姨媽」代稱月經開始

除此之外,我們要打破整個社會對於性和月經的遮遮掩掩,最簡單的作法,就是拒絕各種對月經的代稱開始,大姨媽沒有上門、好朋友也沒來玩,只有月經來了,而我們有權選擇多元生理用品、有權了解各種用品的優缺點及混搭技法,也不需要再於購買任何生理用品時被店員詢問:「請問需要一個紙袋裝嗎?」彷彿月經來了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某些網友(特別是男性)認為倡議生理用品該免稅的「月經貧窮」是假議題,應該也要有「刮鬍貧窮」「保險套貧窮」。這種說法忽略了一件事,你可以選擇不刮鬍子,也可以選擇幫鬍子作造型,但女性從月經來潮的那天起,就必須處理這不知道哪一天來、也不知道哪一天會漏的月經約莫四百次週期。

更重要的是,女性需要不斷花費金錢來購買生理用品、試錯、用自己的皮膚來體驗過敏或紅腫,即便目前有吸血內褲、月亮杯等選擇,但我們的月經教育沒跟上、選擇有限,所以「月經貧窮」還沒辦法是個假議題,而是真正目前困住許多女性的生理難題。

【延伸推薦】
文章|臺灣會有人窮到買不起衛生棉?「月經貧窮」與「月經教育」是什麼?
文章|限用衛生棉?問題不是限用或鼓勵,而是那些已綑綁在女性身體上的桎梏與污名
紀錄片|《尋找乳房》採訪近三十位女性,以群像訪問內容穿插於片中各個段落,隱性地談論「生、老、病」的身體與生命歷程,透過她們的對話,看見不同的女性身體經驗,如同女性間的悄悄話、對話,呈現陰性與流動的調性。

作者:諶淑婷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4.6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台灣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理事、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推動性平教育的講師,是一狗兩兒兩貓的媽媽,也是寫書、寫繪本的作家。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被友善對待,所以願意以一己之力,讓每個孩子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學會友善對待彼此、善待自己,這個世界就能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