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張國威:別在意高度與名氣,也別滿足於既有路線

張國威是專業技術攀登登山家,卻常自稱是戶外專業打雜甚至魯蛇,因為從登山嚮導、野外調查人員、揹工、高山廚師、溯溪攀岩教練等他都做過。對他來說,攀登是一種日常,是確認自我存在價值的媒介,海外攀登的門檻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期望能有更多的人走出臺灣。

登山家張國威。《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劇照/攝影Katie Chen
登山家張國威。《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劇照/攝影Katie Chen

時常有人會認為我們攀爬國外冰雪岩壁的路線或在臺灣高山攀岩很厲害,佩服我們冒險挑戰極限,有勇氣追求夢想等。

但我個人其實很不喜歡冒險、夢想、勇氣這些字眼,有種刻意強調自己做的事多了不起,一般人難以達成一樣。拍攝《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時導演也有問到一樣的問題,但對我們來說,攀登不是什麼宏大的夢想,是日常慣例,是確認自我存在價值的媒介而已。

攀登時強迫自己面對內心的脆弱面,是最真切感受自己活著的時刻! 圖/陳璿帆
攀登時強迫自己面對內心的脆弱面,是最真切感受自己活著的時刻! 圖/陳璿帆

除非你是要用商業登山的方式或是志在刷八千米高峰資歷,不然出國攀登真的花不了什麼錢,不會是什麼必須放棄一切才能完成的夢想。也不用多大的勇氣和挑戰,你最需要勇氣的那一刻大概就是刷下那張機票時、最大的挑戰大概是請長假,剩下的就是你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在訓練與學習登山這件事上而已。

最高的山不見得最難爬,慎選登頂路線才是關鍵

在古早年代,能當臺灣第一個上八千高峰、7頂峰或其他七六五四千公尺知名高山,是真的還能說點什麼,畢竟是突破了當下的框架到海外遠征,帶回來新的東西。

但過了幾十年都已經2023了,還在吹噓著去海外遠征、臺灣首登台灣第一之類的,一些國外三四十年前就已經完成的紀錄就有點可悲,表示根本沒有在進步啊!突破了個人舒適圈也許值得讚賞,但把故事寫得過度聳動,什麼生死交關、命懸一線、艱苦卓絕之類的,就有點太過時。充其量只是藉著資訊不對稱在炒作行銷。

我其實一直到8年前才開始海外攀登,更早之前我從來沒想像過自己會出國登山。因為印象中海外遠征就是一定要很危險,而且要花非常多錢,沒有贊助一般人根本不可能達成。還好後來遇到貴人,邀我去攀登北美最高峰的迪納莉峰,幫助我突破了這刻板印象。

經過這次遠征經驗我才發現,原來出國攀登並不總是需要很多經費,跟多大困難的。最高的山不見得是最難的,而一座山其實又有分好幾條不同登頂路線,一般臺灣人會去爬的那些世界知名高山,通常都是選擇已經完整開發的傳統路線。資訊相當充足,風險相對較低,甚至連基本攀登技術都不需要會,只要會在雪地走路就可以去爬了。只是因為中文的資訊極少,才會讓人覺得好像很厲害。在這些資訊完整的傳統路線攀登,如果有那種冒險、驚險、危險的感覺,就表示準備不足,身體和心理素質都太弱啊!

比起追求山的高度,張國威更喜歡難度取向的技術攀登路線。  圖/方翔
比起追求山的高度,張國威更喜歡難度取向的技術攀登路線。  圖/方翔

意識到自己的弱小,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強者

因此在分享時,我一直以來想表達的觀點都是:如果越多人覺得我們很強、很厲害,就代表整體戶外界的視野有多小、多弱。你會發現戶外界很多明明看起來蠻厲害的人,卻老愛自稱魯蛇、廢魯、肥魯之類的,不是在裝低調,是真的見識越多越覺得自己弱爆。實際出國爬過、看過,經驗累積夠多之後,你才會發現相比之下整個臺灣的登山體系,包括制度、觀念、裝備或經驗有多弱。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無知階段是最可怕的,會自以為自己很強。隨著經驗成長,才會了解原來需要學習的還很多,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弱小,而這便是真正變強的開始。希望大家不要把我們想得多厲害,只要經過學習與訓練誰都能做得到,其實海外攀登的門檻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期望能有更多的人走出臺灣。

攀登的當下是最單純、最快樂的。玉山主峰攀登。 圖/沈紘煬
攀登的當下是最單純、最快樂的。玉山主峰攀登。 圖/沈紘煬

因逃避社會而登山,卻意外成為志業

在這次拍攝中導演問我,是如何能堅持在戶外、攀登這條路?我也不諱言直說,一開始是為了逃避面對社會,逃到最後就莫名變成一生志業了。

我是那種學店畢業,對未來迷惘,不知道能做什麼的標準社會魯蛇。從小到大的教育幾乎沒有教我們去找自己的天命、長處。華人社會的價值觀總是類似,考上一個好大學、畢業後找個好工作,只要這樣問題就會自動解決了一樣。

幸運的是我的父母沒有強求我的成績,也鼓勵我多讀課外書。高中最愛的是《湖邊散記》和《阿拉斯加之死》,大學愛看的是日治時期博物學家的書籍。或許潛移默化影響著我,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至少明確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最愛的是登山,唯一會的技能也是登山,但因為這不是什麼傳統價值觀中會出現的「職業欄」,是抱持著兼差心態在做。

訓練中的張國威。《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劇照/攝影Katie Chen
訓練中的張國威。《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劇照/攝影Katie Chen

戲稱戶外專業打雜,社交邊緣人待在山上最快樂

戶外工作是看天吃飯,常常有一搭沒一搭的,為了能靠山生活,只能多方發展亂槍打鳥。登山嚮導、野外調查人員、揹工、高山廚師、溯溪攀岩教練等都做過,我都稱自己為戶外專業打雜。

雖然戶外工作不穩定,但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盡量試著多看優點,忽略缺點,缺點無法接受就是想辦法改變或離開。我把淡季與因天氣而取消的日子當作自己的自由時間,用來做訓練與學習,每年找個長時間的空檔出國攀岩滑雪登山,想想好像也沒多少工作可以讓你任性的放假一個月以上的吧!久而久之似乎找到了一種生存的方式,就變成了全職工作。

群山之島第一季,詹哥替主角們下了註解:「我觀察這四位主角的共通點是,他們在山下都不快樂。」但我想換個說法,我們這些熱愛戶外的人之所以會奮不顧身的往山裡去,是因為在山上的時間是最快樂的。山上的生活單純無比,吃飯睡覺攀登,好冷好累想回家,每天就這麼簡單。而且登山是種既孤獨但又群體的活動,你可以自由在兩者間不斷變動,非常適合我這種有社交障礙的邊緣人,在山下要面對的苦惱多太多了。

使用地圖與指北針走出傳統路線之外,便能不再被既有觀念限制住。圖 / 張國威提供
使用地圖與指北針走出傳統路線之外,便能不再被既有觀念限制住。圖 / 張國威提供

人生要學會看地圖定位,走出既有框架之外

我很慶幸剛爬山就能接觸到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視野,大學時登山社的指導老師已完成百岳,正在尋找新的挑戰,開始走所謂的探勘路線。靠著地圖與指北針,去走一些在傳統山徑之外的地方,而對行程的不確定,也代表必須擁有很強的登山技術與知識,才能應付多變的狀況。而社團內部也剛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們尋找的,或許是一個未有人去過的綠草如茵谷地、或許是一個荒廢的歷史遺跡、或許就純粹的放逐自我在山溪之間亂闖。

學會看地圖定位這件事其實跟人生滿像的。你必須要先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還有要前往的目標在哪裡,才能確定該怎麼到達。這兩個缺了任一個都只是漫無目的在亂走。不是說亂走就不對,但你可能會迷路,會遇到危險,或許最終繞了一大圈也會找到自己的目的地,當然也可能永遠困住走不出來。

登山家張國威。《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劇照/攝影Katie Chen
登山家張國威。《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劇照/攝影Katie Chen

在一開始登山就能不被既有路徑和百岳的框架綁住,對我影響滿大,不會刻意追求山的高度或名氣,與不滿足於現有路線。這次群山之島2的拍攝等於是強迫我梳理二十年來走過的登山道路,而如果沒有路上這些前輩、導師與同伴, 也不會造就現在的我。未來二十年,期許自己能繼續傳承這種無私的教導精神。

【延伸推薦】
節目|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2:『群山之島』第二季,嚴格說,並非只是第一季的延伸,而是在經歷了第一季之後的一種蛻變。第二季,我們尋覓了呂忠翰、李佳珊、張國威、巫瑪芙、馬詠恩等五位傑出的臺灣登山家,繼續帶領我們看見更核心的山林世界。山,真的把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放大了。

文章|冒險的本質:從尼泊爾登山隊成功登頂K2峰談起

文章|登山的當代意義

文章|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裡,有那些深山傳說?

文章|無氧攀登世界高峰,呂忠翰:臺灣需要會探險的小孩

文章|臺灣溪降先鋒李佳珊:深谷就像壓抑情感的沉積,理解山下世界是最巨大的攀登

文章|高山協作嚮導巫瑪芙:不要害怕開始,揹30公斤也要堅持走下去

文章|獵人歌手馬詠恩:把夢想寫進歌裡,成為一個努力、認真、好好的布農人

作者:張國威
責任編輯:陳逸雯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7.14

張國威,自稱戶外專業打雜,大二開始參加登山社,就從此踏入戶外慘業這條不歸路。

跟戶外有關的工作都做過:登山嚮導、課程講師、溯溪攀岩教練、野外探勘協作、野外調查人員、高山背工與廚師、山屋管理員等。

每年皆會到國外進行攀岩、雪攀、冰攀、越野滑雪等自主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