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錫杰用拍攝的減法,表現出風景的真意

台灣當代攝影大師柯錫杰的拍攝方式不講求「紀實」,而是把自己的感覺還原成視覺上衝擊感受的「心象」,他拍名人如三毛的肖像,也都呈現出鮮活神韻,而這些體悟都是柯錫杰下過苦工和人生經驗的累積。

柯錫杰作品《女王石》。圖片授權自潔錫杰影像工作室,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攝影究竟是為了記錄事實而存在,或是另一種藝術呈現的形式?柯錫杰用自己的攝影作品,給出了答案。1990年代,他的作品不斷在世界各地展出。並在1994年,成為第一位在美國紐約著名藝廊Hammer Gallery以攝影作品展出的攝影家。

把攝影帶進廣告界,拓展廣告設計的可能

「我從來沒做過其他事情,每天醒來就是攝影;攝影對我而言就是生活。」台灣當代攝影大師柯錫杰在1956年接觸攝影之後,便將它當作人生的一部分,猶如呼吸一樣。

柯錫杰在台鹼公司上班期間,公司替他搭建暗房、還給他一部萊卡與羅萊相機,便於他摸索攝影技巧,替公司拍攝商品,並且將拍攝的作品送去日本參賽,多次獲得入選。資深廣告媒體人賴東明提到此事,不由得盛讚柯錫杰是台灣廣告攝影第一人:「他把攝影帶進廣告界來,讓廣告的設計表現更豐富、更有想像力。」

柯錫杰把商品拍攝當作藝術創作一樣佈局,利用強烈的顏色對比、明確的畫面設計與張力表現,將欲想傳達的理念與富含美感的畫面設計拍成作品,好好的交付給閱聽人感受,這不是會按快門就有能力達成的境界。攝影家莊明景提到:「他的思維速度是非常快的…他的思維模式都是專業性的做法。」同時他也認為,「柯錫杰就是有辦法從工作中找到自己自由創作的空間,將兩者揉合成他的商業作品,這種基礎是一般獨立創作人比較少的經驗」。

攝影設計家侯平治認為,柯錫杰的作品不論景色或人物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他是用自己的敏銳度與人性去拍到的。因此他的作品很有人性化。就算是廣告作品,藝術成分還是蠻重的。」想要做到上述的內涵,柯錫杰認為創作者必須要能找到自己的創作觀點、眼光與美感,柯錫杰也提到從事廣告創作的核心理念:「我們是賣觀念,不是按快門而已。不是廣告公司給了稿就拍,若我覺得不好,我會建議怎麼拍。」這是柯錫杰對廣告商案的創作態度。

圖/《文化容顏:光影·捕手-柯錫杰》

拍三毛等名人肖像,抓住那「最精細」的神韻

民國六十年代的作品,柯錫杰嘗試拍攝大量黑白照片,例如「月世界」這組作品拍攝時使用「拷貝片」,以非常過度曝光的手法拍攝,之後再用很淡的藥水沖洗底片,「因為它那個灰色的地方,怎麼拍都弱弱的,可是我發現攝影可以用種種反差,把這個地方變成一種『心象』。」他強調這樣的拍攝方式不講求「紀實」,而是把自己感覺到的「還原」成視覺上的衝擊感受。在此之後,柯錫杰的作品便在這個概念上嘗試與創作。「風景對我的意義,是把它從視覺上去改變。大自然按照普通的方法拍,只是風景片。但經過自己的一種看法去美化,就不一樣。」

「他的作品比當時其他人拍的風景照、沙龍照完全不同;表現出了地貌的本質,加上光影與放大的效果,讓我們覺得風景上的直接震撼力更大。」攝影家莊明景認為柯錫杰的表現手法,打破當時台灣傳統拍攝公式化的窠臼,注入新的影響。舞蹈家黃忠良覺得他能拍得那麼好是因為「他一看就了解該怎麼表現,他一剎那就找到最重要的關鍵。我們在國外常常說是concentrate(凝聚),就是在最精細的地方發展出來。」

柯錫杰作品《白衣》攝於突尼西亞。圖片授權自潔錫杰影像工作室,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柯錫杰作品《新詩》攝於台南。圖片授權自潔錫杰影像工作室,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柯錫杰總能抓住那「最精細」的地方,替名人拍攝的肖象照尤其凸顯被攝者的個人特色。例如作家三毛的那張凝視遠方的作品,便顯現出了三毛遺世獨立又浪漫的性格。其次,舞蹈家林懷民、作家高行健、音樂家李泰祥、畫家莊喆,雕塑家楊英風等名人,皆在他的鏡頭裡展現「真我」。

柯錫杰拍攝的三毛。圖片授權自潔錫杰影像工作室,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靈魂伴侶樊潔兮:「他讓我最多,唯一不讓的是他的藝術」

「柯錫杰在他的每一張片裡都要傳遞某一種訊息,讓你去猜、去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要傳遞自然之美與人性的溫馨。」資深廣告媒體人賴東明認為這是他照片質感的來源。只是這些體悟得來不易,那是下過苦工和人生經驗的累積;1959年柯錫杰聯繫上在東京生活的哥哥,辦理探親後便開啟日本留學生涯。「在日本讀書的兩年,給我很大的啟發。」當時三十歲的柯錫杰在「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學習期間校長帶著他去看美術館、攝影展、芭蕾舞表演,還介紹日本頂尖的攝影家給他認識,「這兩年我收穫很多。」

柯錫杰生命中除了攝影還有另一個靈感繆思:舞蹈家樊潔兮。她是柯錫杰的靈魂伴侶,對他的人生也有深刻影響;只是一開始兩人的感情並未被看好。當年兩人決定結婚後自行去公證也沒有宣布,因此當身邊親友得知此事,都對樊潔兮說「奉勸你要把離婚證書先簽好」。樊潔兮回憶,「可見要跟他這個人生活一輩子是不容易的。」確實兩個藝術家碰在一起,頭一、兩年磨蹭好一段時間,好在柯錫杰總是寵著樊潔兮,「怎樣子都是他讓我最多,唯一不讓的是他的藝術。」因此,柯錫杰拍了好多的樊潔兮,站著、舞著,凝視遠方或打扮成各式各樣的人物;以他的眼光記錄下來。

樊潔兮與柯錫杰。圖/《文化容顏:光影·捕手-柯錫杰》

年紀漸長之後,柯錫杰對攝影和生活又產生了不同的感受:「不用到很遠的地方或是有異國情調的場面;就是生活裡面一點點東西,台灣一個很小的角落,都可以看見它的可愛。」

然而這樣的柯錫杰假如不拍照該做什麼呢?他說:「寫詩吧!」又是一個需要深掘自我風格的藝術;果然是他—柯錫杰。

【延伸推薦】
紀錄片|《文化容顏:光影·捕手-柯錫杰》:在柯錫杰抽象且簡潔的畫面中,攝影跳脫了單純影像紀錄的本質,化身成為一種「意境」。柯錫杰是光、影、色的傑出捕手,他為台灣攝影界建立起寬廣的美學視野。
文章|肖像與遺像僅有一線之隔,攝影師李毓琪從鏡頭中看見生死。

文字整理:方嵐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3.04.12

從主流媒體出逃,但仍然在字海裡浮沈,書寫他人的故事與經營各類專題報導。喜歡和人聊天,喜歡聽故事,更愛把聽到的故事寫成故事。現在還喜歡起捻花惹草,期待有生之年寫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