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台灣當作一個人來報導」: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堅持三十年的執著與韌性

在柯金源的鏡頭下,雪山是台灣的「頭」,中間的血液則是高山涓流至大海的河川,周邊一百多座的島嶼,如同台灣的手,海洋則是如同台灣的腳。三十多年來,他持續摸索、探尋議題來關心台灣環境。

圖/《行者無疆 柯金源》

人稱「柯師傅」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長期關注台灣環境、自然生態、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成長過程中他看著家鄉彰化伸港鄉的海域,從物種豐盛到生機凋零,短短數十年的劇烈變化令人唏噓,這塊海域因而成為他投入環境田野調查的起點。

1986年進入媒體工作,一開始他並未把環境議題作為主戰場,直到1990年楊希颱風造成嘉義東石網寮村海堤潰堤,柯金源看見整個村和村民們長時間泡在海水之中但無官僚聞問的慘狀,使他萌生想要透過鏡頭將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遭受破壞與底層人們生活被迫轉變的全貌記錄下來。

「把台灣當作一個人」,作為紀錄報導的對象

當兵、退伍,對於柯金源那一代男性來說是生命歷程中極為重要的階段;兩年的兵役生活,不僅象徵「成長」也標誌著「自立」,在即將離開群體依附的環境返回現實社會之前令他思考,「那我到底要從事什麼工作呢?…我對攝影實在是很熱愛,就挑了當時的作品寄到全省影展;假如能夠得獎就表示我有這個天分。」結果,《1980大霸尖山—征途》入圍了,「沒想到就這樣走上這條路,一走四十年。」

《行者無疆 柯金源》公視+線上看

柯金源提到,他在1980年代初出茅廬時,便接觸報導攝影,並受當時許多前輩啟發,「在我能夠善用紀錄工具之後,開始思考自己如何可以跟這些前輩一樣,或是找到不同的紀錄對象。」摸索、探尋議題的過程,柯金源確知台灣環境是比較少人長期關注的領域。「我就想把台灣當作一個人,把它人格化。用紀錄報導的方式來記錄它。」於是雪山成了台灣的「頭」,中間的血液則是高山涓流至大海的河川。還有周邊一百多座的島嶼,如同台灣的手。海洋則是如同台灣的腳。

圖/《行者無疆 柯金源》
圖/《行者無疆 柯金源》

依循這個脈絡,記錄台灣成為一件能夠博覽也能細看的事情。「我去拍河流,就像是觀察這個人的血液有沒有暢通或阻塞;或是哪裡長瘤;觀察它哪些部分出現問題?」有了這個紀錄架構,柯金源不只登上台灣高山、潛入周邊深海,踏遍台灣各地,走訪大小離島,連最遠的南沙群島都是他紀錄的範圍。冀盼透過自己的紀錄,能在經濟發展、環境衝擊和生活在此的人們之間尋得彼此的尊嚴,而非相互詆毀或單方毀滅的狀況。

運用異於常人的韌性、執著與觀察力,深挖各種環境問題

「他暈船暈得特別兇,…他只要腳踩上去膠筏就開始吐,非常嚴重。」海洋生態攝影師郭道仁提及早年和柯金源一起工作的回憶,對他嚴重暈船的狀態至今仍難忘懷。「那時候接觸了海洋之後,也許他認為沒人做,或是覺得海洋的議題要探討更多,他就一直往這個方向走。」不過暈船的問題依然並沒有解決,但為了拍攝工作,找到醫生針對他的病徵開藥,每次上船前就吃下六顆不同的藥,為了抑制暈船。「如果你的工作帶給你的痛苦是那麼大的,你為什麼還要持續?台灣我沒有看到第二個這樣的人,沒有。」郭道仁佩服地說道。

柯金源對環境生態變遷的觀察十分敏銳,每當工作展開就是全心投入,只是這樣的工作力道並非每個人都能承受,「你想想看一個助理工作很久,就覺得不是拍完了,怎麼還沒完喔?很容易就有情緒化的東西出來。但他不會。我想這是他異於常人的地方。」

2008年前進南極拍攝,柯金源再次展現他的韌性、執著與觀察力,「南極洲的空氣原本就比其他地方稀薄,現在又在海拔四千多公尺上行走;看見大家臉上的表情,似乎就是無意識跟著嚮導一步步往前。」當文森峰出現在眼前時,柯金源旋即要要求嚮導停下,轉頭對同行的隊員說:「看到了嗎?!文森峰!」原本疲憊無力的同伴們因他這句話振奮起來。

圖/《行者無疆 柯金源》

最高的山、最深的海,他都去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提及柯金源對台灣環境的紀錄只有佩服,「他對台灣的紀錄是相當全面且深入的,最高的山、最深的海,他都去了。對環境行動現場的紀錄也是,只要哪裡有抗議行動,他就衝到現場。很多的價值的判斷,是來自於對土地的深入了解,並不是看書或做學問來的,而是親臨現場、長期觀察與紀錄而來。」

而這些紀錄同時延伸至柯金源進入公視「我們的島」製作團隊,任何具有爭議性的案場,都是柯金源記錄的主題之一;以及讓台灣環境變得更好的議題與行動,也是柯金源目光的焦點。

也因長期關注這些議題,柯金源對於經濟發展、環境與人「如何變好」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像是芳苑火化場就是典型鄰避設施的問題,每個地方出現這種設施都會遇到抗議,政府在擬定這件事的時候,沒有前置規劃跟說明,假如可以事先告知這個進駐之後可以為地方帶來什麼樣的發展;大家在意的空氣污染要如何處理,是否能做到零污染、零排放。把前置規劃說明做好讓當地居民能夠理解,解決他們很在意的問題……。」

柯金源與《我們的島》團隊製作網路節目關心環境變遷。圖/《行者無疆 柯金源》

「五年、十年沒有看到效果,那二十年就有可能啊!」

過去三十年的觀察、累積和分析,讓柯金源看見環境破壞的速度沒有太大改變,但人對於議題的感受和吸收方式卻差異很大,「因此,你傳達的方式要跟著整個時代演進,不然你的環境資訊就沒辦法有效地傳遞到你要訴求的那些人。」

只是長期浸淫在這些看似無可奈何的環境爭議之中,柯金源難道不曾萌生放棄的念頭嗎?「不會,我們只要堅持在做,就會有機會。你如果灰心、放棄了就沒了。五年、十年沒有看到效果,那二十年就有可能啊!」柯金源之所以能夠如此堅持,是因他經常打破自己的思維框架,選用不同的方法達成相同的目的。

這也是為什麼柯金源能從1990年代帶著悲憤的情緒和很強的批判,製作環境專題,卻在經過三十年之後,再次遇上同樣的場景時,已能用不同的心態和方式去詮釋。正如他在拍攝紀錄片遇上不滿意的狀況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不滿意?那再一次!!」

【延伸推薦】
文章|紀錄片《海之岸》結合藝術實踐,走出年輕世代與環境共感的歷程
紀錄片|《行者無疆 柯金源》:紀錄片導演柯金源三十年來堅持以深入田野調查的方式,持續記錄報導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他持續以深刻扎實的影像與社會對話,並保有對底層弱勢的尊重關懷與批判政府財團的勇猛力道。
紀錄片|《神殿》:柯金源導演作品,以獨特觀點,詮釋古老森林美學、生態哲學內涵。影片中植物學家陳玉峰教授用敬畏、讚嘆的視野,演繹植物演化史,以及森林生態系的多樣性與功能,同時以環境倫理的觀點,講述台灣霧林生態系統的奧妙;也映照出人類與山林水土環境的互動關係。

文字整理:方嵐萱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2.11.16

從主流媒體出逃,但仍然在字海裡浮沈,書寫他人的故事與經營各類專題報導。喜歡和人聊天,喜歡聽故事,更愛把聽到的故事寫成故事。現在還喜歡起捻花惹草,期待有生之年寫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