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幾百年前,臺灣就有同步口譯了?!看台灣經歷多國殖民統治的美麗與哀愁

過去數百年間,臺灣島上有來自世界的人種,為了跨越語言的阻礙,就得要有中介人,也就是所謂的通譯(「通事」、「舌人」)去學習雙方面的語言,當溝通的橋樑。有時候通譯還會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扮演頗具影響力的角色。

戲劇《斯卡羅》以南臺灣瑯嶠地區為背景。圖/《斯卡羅》

我們常說臺灣是個「多元文化社會」,這是因為過去數百年間,臺灣島上曾經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個不同角落的人群,因此融入了各種各樣的文化要素。然而,當所有這些人群遇見彼此的時候,總會發生一個實際的難題,就是必須跨越語言的阻礙。這種時候,就得要有人去學習兩方面的語言,充當溝通的橋樑。這樣的中介人,也就是所謂的通譯(interpreter,或者是史籍上的「通事」、「舌人」等種種不同的稱謂)。

回顧臺灣史,懂得兩種、甚至是多種語言的通譯,一直以來都相當活躍。這樣的人物,有時還會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扮演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角色。

通譯角色地位高 歷史上具影響力

比如我們知道:十七世紀中期,海上梟雄鄭成功把對抗大清國的反攻基地搬到了臺灣來。這個決定,主要是因為有個名叫何斌的漢人,從荷蘭治下的臺灣島跑過來向鄭成功提出建議,還把地圖等等的軍事情報展示在他面前。若不是因為何斌出謀劃策,後來的臺灣史會不會出現所謂的「鄭氏治臺」時期,恐怕就很難說了吧。

何斌是什麼來歷呢?這人原先就是在臺灣擔任通譯,幫助荷蘭人與漢人群體溝通各種事情。實際上,荷治時代的臺灣,像何斌這樣的通譯多不勝數,而且其中許多人的社經地位都相當不錯。

歷史課本說過:將近四百年前,荷蘭人在臺南沿海蓋了「熱蘭遮城」。但比較少有人記得的是,他們也在城堡附近興建了「大員市鎮」(亦即後文提到的「熱蘭遮市」)。這個小鎮的居民,除了荷蘭人以外,大多數都是漢人。

有趣的是,根據前些年在阿姆斯特丹被找出來的「熱蘭遮市地籍表」,大員市鎮裡有許多房屋與土地,都登記在漢人的名下。而歷史學者發現:這些名字多半都是在海外活動的漢人(當時稱為「唐人」)。他們很可能都像何斌那樣,是熟諳不同語言的通譯!

實際上,在歐洲的探險船隊來到亞洲東部之前,從中國南方出發的商船,早已往來於海外各地,四處進行商品交易。許多參與在這些海洋貿易活動裡面的漢人,學會了異國的語言,便成了早期的通譯。

後來,歐洲殖民者也雇用這些通譯,在東亞地區繼續擴展他們的商業版圖,荷蘭人亦不例外。據說,住在大員市鎮裡的通譯群體,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講葡語、西語,另外也有人能使用日文。在那時的臺灣,無論你想要跟哪一國的陌生人打交道,先來找這些通譯就對啦!

傳教士學習原民語言 成溝通橋梁

我們可以想見:同一時期以北臺灣為據點的西班牙人,一定也有許多通譯為他們的商業目的服務。不過,除了貿易場合之外,歐洲人必須溝通的對象,還包括臺灣島上的原住民。

歷史課本也曾提到:荷蘭時代的一些傳教士,會主動地去學習原民語言,甚至編譯字典。他們經常在統治者與原住民村社之間,扮演溝通橋梁。

有些時候,原住民也會反過來掌握歐洲人的語言,擔任通譯角色。比如我們知道:北臺灣的基馬武里社(Kimauri)曾經有個通曉西語的原住民,他擁有一個非常洋派的名字,名為Theodore Hermano(被譯為丟哆囉。現代學者推測,這可能是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的時候,由神父為他起的名號)。1640年代,當荷蘭人前往佔領北臺灣的時候,Theodore Hermano也曾以通譯的身份,為他們提供服務。

台灣語言環境多元複雜 洋原客閩土生囝眾聲交響

當然,除了早期的荷蘭、西班牙等歐洲殖民者以外,每個來到臺灣的移民群體在逐漸擴大生活範圍後,多半也會與原住民產生接觸,而通譯也一直是這個歷史過程當中很必要的存在。

不過,在清代的臺灣,由漢人出任的通事,常常扮演著幫助漢人侵奪原民土地的幫兇,甚至是主謀。有些通事還會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在官府面前搬弄是非,在部落裡頭作威作福,也難怪清代文人筆下的通事,經常顯露出討人厭的嘴臉。

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平地部落被迫漢化的程度日深,有些會說漢語的原住民也開始被任命為通事,如同Theodore Hermano的事例那樣,與統治者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漢人與原住民群體的接觸往來日益頻繁,通婚的情況也逐漸普遍。特別在原、漢混居的一些地方社會裡,這兩群人共同生育的後代(所謂「土生囝」)也更容易掌握父母雙方的語言。

有時候,這些「土生囝」會生長在相當複雜的語言環境裡。比如清代中期以降,由斯卡羅人統治的南臺灣瑯嶠地區,同時存在著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與「土生囝」群體──想像一下所有這些人的日常溝通,一定是眾聲交響的熱鬧景象吧!

語言學習力強 為求生存與適應

篇幅的關係,這篇文章差不多要告一段落了。而在我們未能述及的最近一百多年裡,臺灣陸續經歷了開港通商、日本殖民、國府遷移、美軍進駐、新住民的融入……等種種的歷史變動。每當新的一批異國面孔,遇見島上的既有住民,新舊人群之間,總需要跨越語言的先天障礙,才能展開進一步的接觸與互動。

這些互動的過程,有時充滿了灰暗色彩。在一些特定的時代情境裡,人們被迫放棄既有的語言,學習新的說話方式(比如戰後臺灣文學史上所謂「跨越語言的一代」),只為了求得生存與適應。

從這個角度來看,歷史上「臺灣人」(如果我們更廣義一點地理解這個詞彙)的語言學習,由於應和著殖民、商業全球化等等的大勢變遷,其實頗有一些無奈與哀愁的成分。

然而,超越語言的藩籬,有時還是能夠成就一些和解共生、族群共榮的美麗故事。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多元文化社會」──這個詞彙,其實更像是在揭示一種未完成的理想。若是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不同人群,果真能夠聽見彼此的聲音,同情地理解彼此的境遇和想法,那或許才是最值得令人驕傲的「語言天賦」吧!

【延伸推薦】
紀錄片|《社頂的孩子》
戲劇|《斯卡羅》

作者:Emery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1.10.7

Emery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曾從事撰稿、採訪、編輯、研究、節目企劃等工作。一個老記不住事的說故事者,喜歡看電影,同時喜歡在電影鏡頭裡外翻揀有趣的歷史題材,再回到文獻裡頭去找故事。現階段作品主要發表在「故事StoryStudio」,偶爾也在其他媒體平台撰寫各種不同主題的歷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