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桃猿賴胤豪享受關鍵時刻登板,想當讓所有人都安心的守護神

樂天桃猿投手賴胤豪以20歲的年齡,在2025年中華職棒季後挑戰賽初試啼聲就留下亮眼2.1局後援無失分的好成績,用實力證明是可以期待的潛力股。在高中時期與進入職棒之後,賴胤豪都習慣以牛棚投手的身份出賽,坦言在關鍵時刻登板會更加興奮,希望未來能正式當一個為後段局數而生的男人。

賴胤豪。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賴胤豪。圖片提供/樂天桃猿球團

雙頰的圓弧線讓20歲的賴胤豪看起來稚氣未脫,但只要踏上投手丘,他便展露成熟氣息,條理分明地完成當下被賦予的工作,在2024年成為首位一軍生涯初登板,就收穫救援成功的高中畢業投手後,2025年他更寫下42場例行賽登板紀錄,41.1局投球只有12責失分,防禦率2.61,為自己開拓樂天桃猿牛棚的一席之地。

與富邦悍將王念好交情深,一起選秀進入中職

「不能說我逐漸適應這環境,因為一軍就是生存戰。」賴胤豪的這些話,說明他如何戰戰兢兢換來一個穩定的賽季,每一次上場機會,都帶著做足準備的自己應戰,「其實我不在乎成績,只想把該做的做好。」有別於別人眼中的大幅進步,他卻自評還可以,甚至直接點明對體力不是很滿意,在球季尾段開始感覺到疲勞感。

賴胤豪畢業自北科附工,是同屆富邦悍將選秀狀元王念好的高中兼國中同學,兩人一同從臺東北上桃園為青棒時期打拚,而後又一起挑戰中華職棒上榜,現在只要比賽當日剛好對戰到,都會在賽前互相問候一番,好交情不言而喻。

「他高中時有找我討論,在猶豫要不要旅外,我說那是你夢想,所以要自己決定,打玉山盃時他確定要中職選秀,我就跟他說『好,跟你一起選』,我本來還不知道要不要讀大學,他給我建議才想說出來選看看。」原來賴胤豪能披上樂天桃猿球衣,王念好也是推手之一。

事實上賴胤豪就連投手這位置,也難逃王念好的參與,原來國中還兼任捕手的他,在升上北科附工後,被要求只能擇一守備位置,一想到自己打擊和王念好在內的其他國中隊友相比,實在是自殺棒,所以決定讓投手丘從此成為安身立命的地方。

就讀泰源國中接受魔鬼訓練,已故總教練王國慶像第二個爸爸

阿美族的賴胤豪來自臺東都歷部落,這是一個位於海岸山脈腳下的純樸地域,兒時就讀的信義國小距離海岸線只有500公尺,每年級只有1班而且不到10位學生,屬於超級迷你小校,對於棒球這樣的多人團體運動來說,幾乎是找了全校的男同學才能湊齊一隊。

信義國小從日治時期就一直延續棒球隊經營,小時候好動調皮的賴胤豪自然被招生入隊,「原本我是去消耗體力,沒想到會打到現在。」開心好玩的少棒時光在來到泰源國中後出現180度的轉變,這支臺東青少棒勁旅以治軍嚴謹聞名,全隊住在幽谷深處的學校,彷彿與世隔絕般專注精進球技,那時他才理解原來打棒球需要歷經那麼多苦。

「泰源真的很嚴格,不像跟國小一樣玩票性質,我是國二有練起來,身體強度提升了,才決定繼續下去。」外號「阿ㄅㄧ ㄤˋ」的總教練王國慶是賴胤豪當時最敬畏的人物,訓練和日常生活他都有高度要求,雖然化身魔鬼班長的形象,卻是很多泰源人心目中的第二位爸爸,「他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講話很毒,但是會煮很多好吃的東西給我們。」每週數日王教練都會開車載著學生們,花兩小時往返市區就醫的回憶,也同樣讓他印象深刻,進入職棒後的第一年還特地回去探望,只不過再隔年(2025年)就收到王國慶突然因病離世的消息。

球速變快引球探注意,選秀第三輪指名獲樂天桃猿青睞

在王國慶的引薦下到北科附工繼續棒球路,賴胤豪沒有讓他失望,高一就在一軍先發輪值當中,成為隊上的重點培養對象,後來在總教練林建男的安排下,參加校外的投捕訓練營,讓這位偏鄉出身的小將得以見世面,「真的是開拓視野後,才知道如何精進自己,高二球速拉上來投到146公里,發現原來我有潛力,是開竅和突破的重要一年。」

但賴胤豪卻是到高三才覺得距離職棒門檻不遠,而且還先克服了傷勢,「高二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肩膀有出現症狀,有段時間都在防護室復健,可能因為做得認真,高三上學期回來後變壯了,球速也變更快,還有球探來問我要選秀嗎?」

2023年中職選秀以第三輪指名之姿獲得樂天桃猿青睞,賴胤豪很快在一年後迎來一軍處女秀,並飆出了150公里的新極速,兌現了火球男的期待值,雖然這個賽季沒有再刷新球速,但這也給了他下一季的明確目標,「明年試看看能不能到153公里吧,我才20歲,身體強度還不夠,可以再練壯一點。」

期許自己未來能跟前輩朱承洋一樣,當個所有人都安心的守護神,賴胤豪認為目前在心態方面成長最多,不過其餘方面還有許多開發空間,「進來之後遇到遇到一些的挑戰,包含如何從二軍爬上來、如何在一軍生存,都歷經了,如果問我目前為止進度滿意嗎?是可以接受,但應該再更好。」知道高中投手在職棒養成的不容易,賴胤豪把握討教機會聽取學長們和教練團建議,他知道做一個懂得思考並做出改變的選手,才有不斷進化的可能。

【延伸推薦】

文章|U18台灣隊長王念好:棒球是高失敗率的運動,找出原因再突破才是成長

文章|樂天桃猿投手黃子鵬每年開季都把自己當新人,走得長久穩定才是贏家

文章|拆彈專家莊昕諺「骰到6」的秘密,用極品滑球與曲球拚出一席之地

作者:吳敏欣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期:2025.10.20

吳敏欣

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UDN TV和聯合報體育記者,長期追蹤國際和本土運動賽事,主要負責項目為棒球,從少棒到職棒都有涉略,認為每個層級都有它的魅力,希望能將比賽看不到的故事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