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陀耶王朝(Anachak Ayutthaya)統治泰國超過四個世紀,被視為泰國歷史的全盛時期,採行階級式分封制度(薩迪納制),分為統治者、貴族、臣民以及奴隸,與不屬於階級中的婆羅門祭司與僧人等身分,影集《天生一對2》就透過女主角穿越時空的戀情,帶領觀眾認識阿瑜陀耶年代的習俗與文化,如階級差異、身分穿著、特色婚禮與水燈節由來。
(本文有部分劇情透露,請謹慎點閱)
阿瑜陀耶王朝(Anachak Ayutthaya)統治泰國超過四個世紀(1351至1767年),被視為泰國歷史的全盛時期,要認識阿瑜陀耶王朝的習俗與文化,可從影集《天生一對2:命中注定》一窺一二。
《天生一對2:命中注定》是《天生一對》續作,但兩部作品由於女主角設定方式不同,因此碰到的文化差異狀況也有所不同,以第一部《天生一對》來說,女主角卡蘇蘭是在現代社會因為車禍死亡之後,以靈魂穿越方式混到阿瑜陀耶那萊大帝年代,附身在卡拉閣的身上。而卡拉閣當時已經是「訂婚關係」,因此整部戲劇都能看到那個年代的未婚夫妻關係以及與未來公婆之間的婆媳關係等。
但在《天生一對2:命中注定》戲劇中,女主角普丹是從現代社會以肉身穿越的方法回到阿瑜陀耶王國泰沙王年代,她是一位沒有身份的未婚女性,因此雖然同樣是穿越題材,但因為身份差異的關係,又能再次帶領觀眾認識更多阿瑜陀耶年代的習俗與文化。
階級制度下,平民禁止與貴族相戀
一開始穿越到阿瑜陀耶的普丹,因為來歷不明因此必須將名字掛在貴婆婆家,而貴婆婆是主角一家的臣民,因此普丹也就等於是主角家的臣民。阿瑜陀耶王國年代採行階級式分封制度(薩迪納制),從上而下分別是統治者、貴族、臣民以及奴隸,另外還有不屬於階級當中的婆羅門祭司與僧人,其觀念來自印度婆羅門教與佛教的思想,認為人世間的階級來自累世的福份,不同階級有不同的責任與道德規範,而主角一家在戲劇中是婆羅門祭司家族,是貴族階級之一,並擁有封地與臣民。
因此即便男主角理德喜歡普丹,但普丹仍然因為平民身份,被認為是在高攀理德少爺。直到後來普丹與卡拉閣相遇,確認兩人是親戚關係之後,普丹才因為與貴族是親戚而獲得一定程度的地位提升。
當身為平民的普丹被泰沙王看上,進入皇宮準備獻身泰沙王時,也能看到,普丹穿著華麗泰服並在臉上擦上白色粉末,其原因就是來自平民身份。這個傳統源自素可泰王國時代立泰王所寫的經典《帕鑾三界》,該經典提到:平民百姓如果要獻身給天神化身的國王時,必須把臉跟身體都擦成白色,如同天界的仙女膚色,才能有資格服侍國王。
泰國「水燈節文化」:向神明祈求寬恕,也提醒人民防範大水
「水燈節」是許多人對泰國節慶的第一印象,這麼浪漫的節慶源自於素可泰王國年代,傳說泰國七大帝之首蘭甘亨大帝的當時的王妃之一:諾帕瑪王妃,在河中放水燈被蘭甘亨大帝看到,因此留下這個浪漫的習俗。
在戲劇中,普丹被邀請去參加扮演諾帕瑪王妃的活動,而她表示諾帕瑪王妃只是傳說人物,現實中並不存在,但其實這段也是在反諷自己,因為飾演普丹的貝拉,其實就真的曾經受廠商邀約在水燈節時扮演諾帕瑪王妃。
穿越時空的普丹,在劇中也跟理德一起度過甜蜜的水燈節,屬於貴族階級的水燈節儀式,水燈相當大一個。同時劇中也有展示皇室的水燈節儀式,因為水燈節是來自婆羅門教的儀式之一,屬於泰國皇家十二月份儀式的一種。
在泰國其他周邊受印度文化影響的國家,都將「水燈節」稱為「排燈節」,因為這天是要慶祝印度史詩《羅摩衍納》男主角羅摩王子打敗大魔王羅波納,象徵正義戰勝邪惡,不過唯獨泰國的版本跟周邊不同,這也是泰國將印度文化在地化的其中一項,雖然故事改編,但是儀式仍然照樣進行。
該儀式於阿瑜陀耶王城最古老的普泰莎萬寺舉行,這座寺廟興建於阿瑜陀耶王國開國君王烏通王(U Thong)年代,算是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同時戲劇當中也可以看到煙火,那是有著華人背景的貿易大臣,透過以暹羅國名義跟清朝朝貢貿易所獲得的煙火,由當時的康熙皇帝所賜與,象徵清朝與阿瑜陀耶的友好。
皇家點燈儀式第一步就是「上油儀式」,負責儀式的婆羅門祭司會拿牛油給國王,讓國王塗在燈籠內,然後用繩子慢慢將燈籠拉到柱子的最高點。而放水燈儀式,則是將原本掛在柱子上的燈籠取下,然後用葉子製作底盤,最後點燃燈籠內的蠟燭放入水中,祈求水神的寬恕與祝福,雖然看起來跟現代泰國水燈節儀式相近,但並非同一種儀式。
皇家點燈儀式與放水燈儀式主要是為了向水神、大地女神以及阿瑜陀耶歷朝歷代君王祈求寬恕,通常是在農曆十二月期的月圓與漲潮的日子舉辦,這個儀式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提醒阿瑜陀耶南方的人民,有來自北方的大水即將往南流動,需要小心提防。
由於泰國境內河流以南北向為主,每當北方受到暴雨侵襲時,就會發生淹水狀況,就像2024年10月初清邁地區就發生嚴重的淹水,但最終所有的水都會透過河流往南邊移動,因此放水燈實際上也是一種傳達淹水警報的概念。
另一個現代人對水燈節的印象是放天燈,這部分在阿瑜陀耶王國統治的範圍並不存在,實際上放天燈是屬於泰國北方蘭納王國的文化,而在阿瑜陀耶王國年代,蘭納王國是屬於臣屬阿瑜陀耶王國的獨立國家,雙方的文化至今仍有許多的差異。
阿瑜陀耶的特色婚禮:用檳榔招待賓客、闖關與守房習俗
最後一個相當具有特色的劇情是結婚儀式,在戲劇中理德的好朋友喜歡上自己的妹妹,最終相愛的兩人順利結為夫妻,因此可以看到阿瑜陀耶年代的結婚儀式。跟現代泰國中部的儀式相同之處在於,新郎需要帶著自己的親友前往新娘家迎娶,手上要拿著檳榔禮盤,這個文化是當時阿瑜陀耶王國受到印度文化影響,貴族與高官都會用檳榔子招待客人,還有各種祭拜儀式上也會使用檳榔,甚至在《天生一對》第一部當中也可以看到大臣們要去拜見那萊大帝時,手上也會拿裝著檳榔的金色盤子。主要是因為檳榔可以去除嘴巴異味,可以避免剛剛吃完的重口味食物影響到與談者,對於需要交談的場合而言相當重要。
而在進入女方家中之前,同樣有類似現代中部迎娶的「金門與銀門」,這是一種新郎闖關的概念,通過關卡還要給關主一點賞金表達謝意,而關主通常是由家中尚未出嫁的女子或者新娘的未婚女性友人擔任,這點跟現代泰國中部儀式相同。
而在新郎前往女方家迎娶時,新郎家中也有一個「臥床守房習俗」,這是因為古代娶親可能需要長途跋涉,花費兩三天時間前往女方家中,為了避免佈置精美且有貴重物品的新人房遭竊,因此男方的親友需留下至少一位負責躺在新人床上守護新人房。
除了上述談到的文化以外,這部戲劇當中還有相當多展現阿瑜陀耶王國年代文化的劇情橋段,真的是認識阿瑜陀耶王國文化的最佳教材。
【延伸推薦】
影集|《天生一對2:命中注定》:全新第2季浪漫上架。醉心考古的女孩卡蘇蘭,因車禍意外穿越到幾百年前,靈魂進入壞姑娘卡拉閣的身體,與阿瑜陀耶王朝的外交使臣德特展開一場浪漫冒險。
影集|《愛的辛香料》:19世紀的泰國,一對姊妹進入宮廷御膳房學習料理。姊姊萬德活潑外向,妹妹安諾溫柔賢淑。她們努力生活,創造美味料理,也抓住愛人的心。
文章|朱拉隆功大帝設置泰國史上最大御膳房,美食成為暹羅航向現代化的文化象徵
文章|從以手抓食到刀叉禮儀,泰國飲食文化演變反映出對文明開化的想望
作者:洪銘謙
責任編輯:陳珊珊
核稿編輯:李羏
出刊日:2024.12.05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博士
台灣泰國交流協會創會秘書長暨現任理事
儒泰文教編輯長
關鍵評論網專欄作家
簡歷:台灣第一位泰國學專家及第一位受大學聘任的台籍泰文教師,擅長以白話方式解說泰國學,希望讓台灣人能更加認識與了解泰國,以促進台灣與泰國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