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黃嘉俊與孩子野營去!戶外探險只有安全規範,沒有標準答案
城市小女孩跟爸爸一起去親子露營,該如何適應環境?曾以《一首搖滾上月球》入圍金馬獎的紀錄片導演黃嘉俊認為,小孩的可塑性很大,「你不告訴他泥土很髒,他就不會覺得髒。」
慰安婦阿嬤不喝豆漿,因為會想起男人的體液—同黨劇團邱安忱爬梳台韓歷史創作舞台劇
「生活上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都會把慰安婦阿嬤帶回過去,越想逃越發現逃不了。」同黨劇團邱安忱爬梳台韓慰安婦歷史,重現在舞台劇《燃燒的蝴蝶》中,希望用藝術對抗時間帶來的遺忘,希望透過#Me Too先行者的故事,讓大眾意識到性別人權議題的重要性。
母乳成分難複製,親餵有助嬰幼兒發展降低育兒壓力
身為專業醫護人員的陳昭惠深知哺乳的重要性,但三十多年前當她生第一個孩子時,因為緊張及壓力,誤以為自己奶水不足而改瓶餵配方奶,最終信心全無的提早離乳。其實母乳有許多奧秘及難以複製性,透過紀錄片《神奇的母...
一封求婚的情書,開啟心智障礙生阿貴的澎湖吉貝返鄉之旅
阿貴是一位住在屏東伯大尼之家的院生,在離開故鄉澎湖吉貝十年後,這個夏天伯大尼的老師要帶他回到家鄉探親。阿貴寫了一封情書,因為在他的異想世界裡,他要回澎湖向小學喜歡的女生提親,這是一趟想像與真實混淆的奇...
食農教育,讓孩子探索食物與添加物的世界
過去我都購買現成餐點當孩子的早餐,後來我赫然發現每天吃進許多非必要添加物,決定啟動「自煮」模式。慢慢地我抓回對食物的感覺,家人也跟著改變,在餐桌上會討論食物里程、農業文化跟土地的故事。 示意照片...
柯錫杰用拍攝的減法,表現出風景的真意
台灣當代攝影大師柯錫杰的拍攝方式不講求「紀實」,而是把自己的感覺還原成視覺上衝擊感受的「心象」,他拍名人如三毛的肖像,也都呈現出鮮活神韻,而這些體悟都是柯錫杰下過苦工和人生經驗的累積。
張孟逸接掌「薪傳」歌仔戲,台前幕後自在切換多重角色
張孟逸是「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演出總監,2018年從恩師「人間國寶」廖瓊枝女士手中接下團長重任後,開啟了台上台下都是戲的甘苦人生。穿梭於團長、演員、老師、妻子、母親等各種角色轉換中,展現人生如戲的無限和...
公民不服從對嗎?檢察官:法規並非不可動搖的真理
關愛之家楊婕妤用「以工代賑」方式,提供失聯移工工作機會,又可以邊照顧小孩,卻造成違法聘僱的違法事實;有民眾在大湖公園划船被開罰,主張「公民不服從」拒繳罰款。如果為了達成公理正義的目標、進行非暴力的違法行為,會有哪些權衡的標準?
25歲當選汐止湖興里里長,郭書成的青年參政路
25歲當選汐止湖興里里長,郭書成的青年參政路
我是愛穿女裝的偽娘,也是丈夫跟兩個孩子的爸爸
國中時期我的腦海突然有個聲音說:「我是個女孩子!」但我一直隱藏著,直到出社會後有次尾牙,同事拱我戴假髮穿旗袍,才正式開啟了我的女裝不歸路。老婆、小孩都知道我喜歡女裝,他們不支持也不反對,他們選擇包容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