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張雅雯 Isa Chang | 10 月 16, 2025 | 人物, 網友都在看, 關於生命的故事
網路讓人彼此凝視,也彼此審判;在他人眼光的反射中,漸漸迷失自己,並將外界的聲音化為內耗與質疑。身為暢銷作家的陳雪與金鐘影后柯佳嬿,她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檢視,連沉默都可能被他者解讀。只是在人們眼中的光環背後,她們也要學會與內心的拉扯共處。互相尊敬的兩人,從開始的緊張,到談話中逐漸產生共鳴、彼此理解並給予安慰,在她們的對話裡,可看見每個人都在努力與自己和解的樣子。 陳雪與柯佳嬿。圖/換邊發球 柯佳嬿提問:身為公眾人物和創作者,外界的看法會讓你內耗嗎?...
by 文蔚然 | 5 月 6, 2025 |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幸福,一定要擁有很多嗎?在崇尚功成名就的亞洲社會,有人選擇在低慾望中,找到安穩的生活。阿維一家三口住在新北金山、一間幾乎沒有任何擺飾的房子。阿維在陶瓷工廠上班,太太阿暶經營手工肥皂品牌,家庭收入在中低標準邊緣的他們,存款常常低於5萬元,但他們卻過得比許多人都滿足。 阿維(右)與阿暶不希望過度追求金錢、導致影響生活。圖/《誰來晚餐》 36歲的阿維,高中時父母離婚,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佳,他差點無法參加高中畢業旅行,幸好老師和同學幫忙湊錢,他才如願成行,高中畢業後,他開始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和父母的關係漸行漸遠。...
by 文蔚然 | 1 月 17, 2025 | 人物, 人物特寫, 台灣角落觀察, 社會
來自捷克的「跑山獸」Petr原本是來台大攻讀博士,卻意外愛上台灣的山林,花了許多時間探索平溪、烏來、南投等台灣各地的高山,開始與妻子創業舉辦越野比賽。疫情期間,因朋友委託協尋山難者,開啟了搜救工作的契機。兩夫妻每天忙得不可開交,Petr也努力推廣山林安全知識。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要有人再失蹤了。 來自捷克的Petr,熱愛台灣的山林。圖/《誰來晚餐》 台灣是群山之島,許多人喜愛登山,而當山難事件發生時,搜救隊便成了失蹤者與家屬唯一的指望。在眾多搜救英雄中,...
by 文蔚然 | 1 月 8, 2025 | 性別, 性別平權了嗎?
鄧涵文小時候就覺得自己是男生,卻被放在錯的身體裡,他想回復「原廠設定」做性別重置手術,18歲出櫃坦白後意外得到爸媽全力支持,爸媽還幫他跟家族長輩溝通。爸媽認為若有更多人能理解跨性別族群,孩子的人生路會更順利;鄧涵文也進一步經營自媒體分享跨性別大小事,擔任同志諮詢熱線志工,不論「他」還是「她」,都是鄧家人最珍愛的寶貝。 鄧涵文(右)與爸媽。圖/《誰來晚餐》 「長胸部和月經這兩件事,是我人生中最崩潰的兩大事件。」...
by 公視數位內容部 | 12 月 31, 2024 | 人物, 關於生命的故事
當青少年想到「轉大人、出社會」總會有壓力湧上心頭,作家吳曉樂與蔡康永深度對談分享「成長」與「轉大人」的經驗,提出對彼此的人生提問。可以選擇不要長大嗎?「當大人」又有那些好處? 吳曉樂與蔡康永。圖/《換邊發球》 編註:以下為《換邊發球》蔡康永X吳曉樂 對談逐字稿。 吳曉樂提問:身為大人的你,覺得成為大人有什麼不錯的事嗎? 吳曉樂(以下簡稱吳):其實有很多青少年跟我說,他們現在會用各種方式來逃避出社會。那是因為我們好像一講到「出社會、變成大人」,我們把這件事情弄得超不吸引人的。...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