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慰安婦阿嬤不喝豆漿,因為會想起男人的體液—同黨劇團邱安忱爬梳台韓歷史創作舞台劇

慰安婦阿嬤不喝豆漿,因為會想起男人的體液—同黨劇團邱安忱爬梳台韓歷史創作舞台劇

「生活上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都會把慰安婦阿嬤帶回過去,越想逃越發現逃不了。」同黨劇團邱安忱爬梳台韓慰安婦歷史,重現在舞台劇《燃燒的蝴蝶》中,希望用藝術對抗時間帶來的遺忘。 韓國多處設有慰安婦銅像「和平少女像」,以紀念戰爭的痕跡和暴力,此為首爾梨泰院的一處和平少女像。攝影/吳珮如 「當這些日本軍人在欺負她的時候,她看到自己像是變成一隻蝴蝶,她好想飛離窗戶、飛過海洋、飛回臺灣,飛到自己的家鄉,可是她沒有辦法……。」 舞台劇《燃燒的蝴蝶》,用偶戲、影戲重現慰安婦在南洋的夢靨,但蝴蝶破翅,真正回到家鄉的她們早已無法負傷飛行。...
生活在多重歧視下的同志移工,用帥T與GAY的選美活動展現多元真實

生活在多重歧視下的同志移工,用帥T與GAY的選美活動展現多元真實

導演陳素香拍攝同志移工抗爭紀錄片《T婆工廠》近20年後,同志移工在台灣仍面臨勞動、被剝削或傷害的境況,但也逐漸自成社群、舉辦帥T與GAY的選美活動,融入台灣同志運動的場景中。 圖/《T婆工廠》 《T婆工廠》紀錄片拍攝於2004至2005年間,2010年才完成後製放映。距離影片中那些T與婆遭逢的非人待遇,愛情的甜蜜與悲傷故事的發生,已經接近二十年。...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校園霸凌讓人沒有上廁所的權利,葉永鋕母親:「你們要爭取人權!」

校園中還有多少沉默的葉永鋕,我們不得而知,但葉永鋕的離去,實實在在用生命讓大眾窺見校園中的性別歧視與霸凌有多嚴重。 圖/《萬年青的眼淚》 12月的季節,南台灣的屏東還是一貫的晴朗暖和,這裡是一個名叫建興的小村落,來到葉家大門口,這間擺放著聖誕紅的民宅,外觀看來就如同許多台灣農家一樣單純樸實,曾經有個名叫葉永鋕的男孩,在這邊度過了15年的人生歲月,但22年前的一場悲劇事件,徹底顛覆了這戶人家的平靜生活。...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她們是移工、是守護愛人的女同志,更是勞資爭議的抗爭前鋒。

2004年,上百名菲律賓女性移工,因老闆掏空資產落跑,開始進行集體抗爭。導演陳素香拍攝《T婆工廠》記錄她們以史無前例的勇氣,挑戰台灣移工政策,為了工作抗爭、為了同志愛人勇往直前。 圖/《T婆工廠》 2004年底,位在新北三重生產電腦主機板、介面板等零組件的「飛盟國際電子公司」,因老闆掏空資產轉往中國,員工面臨關廠的命運。其中一百多名來自菲律賓的女性移工,因三個月沒拿到薪水無法生活,憂心忡忡來到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求助。...